理论教育 鞋饰的历史发展:从草鞋到高跟鞋,中西方鞋履文化比较

鞋饰的历史发展:从草鞋到高跟鞋,中西方鞋履文化比较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鞋子的发展在我国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除了皮鞋,还有一种用芦苇、稻草等植物的叶茎编织而成的草鞋,这是古代原始人类最常见的鞋子。另有平头、圆头鞋为劳动妇女所穿。旗鞋是一种木底高跟鞋,高跟固定在脚心部位,上大下小,高约两寸,状如马蹄的称为马蹄底,如花盆的称为花盆底。图3-58翘头履图3-59云头锦履(二)西方鞋子的发展在西方社会,史料记载最早的鞋履出现于古埃及。

鞋饰的历史发展:从草鞋到高跟鞋,中西方鞋履文化比较

(一)中国鞋子的发展

在我国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人们最初把鞋子作为一种工具是为了防止脚受伤,不让脚接触到沙石地面受到伤害,而发明了鞋子。在原始的采集与狩猎时代,野兽对于人类的作用不仅限于食用,人类学会狩猎后将兽皮剥下来,或将一部分兽皮割成皮条,或将整片的兽皮捆扎在脚上,冬天的鞋子兽皮毛在里,夏天兽毛在外,形成了最原始的“皮鞋”。除了皮鞋,还有一种用芦苇、稻草等植物的叶茎编织而成的草鞋,这是古代原始人类最常见的鞋子(图3-57)。

图3-57 原始兽皮鞋、草鞋、毛皮鞋

奴隶社会时期,舄和屦都是鞋子的古名,但在服装搭配上有所区别。舄是夹层底,也就是两层底的鞋子,全兽皮制作;而屦则是单层底,有皮质和革质两种,分为冬夏穿着。天子、诸侯在吉礼时才穿舄,平时都穿屦,所以舄贵而屦贱。

自春秋时期赵武灵王进行服装改革后,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靴引入中原,靴成为汉族服饰中的一种,并广为官民喜好。封建社会中期,靴的穿用也达到了鼎盛时期。隋唐官服中规定帝王贵臣着乌皮六合靴,以至贵贱通用。唐代时期穿靴颇为流行,凡官吏将帅、文人乐士都有穿靴的喜好。

唐宋时期的女鞋与男子大体相似,但鞋头做成凤头形,为了求美还在鞋上绣花。另有平头、圆头鞋为劳动妇女所穿。南宋时流行翘头履,即前端向上翘起,将前段翘起的鞋头露出裙外,目的是为了避免行走时踩到裙子。翘头履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是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鞋子(图3-58、图3-59)。

封建社会后期,汉族文化受到异族文化的钳制,文化生产有较大的波动。旗鞋就是其中一项服饰变革。旗鞋是一种木底高跟鞋,高跟固定在脚心部位,上大下小,高约两寸,状如马蹄的称为马蹄底,如花盆的称为花盆底。木跟以白布包裹,鞋面加有刺绣、缀珠等饰物,异常华丽。

图3-58 翘头履

图3-59 云头锦履

(二)西方鞋子的发展(www.daowen.com)

在西方社会,史料记载最早的鞋履出现于古埃及。鞋履为埃及人重要的服饰之一,凉鞋鞋底由皮革、纸莎草制成,在鞋底上绑上鞋带,与今天的凉鞋相似,做工精致,为贵族所用。埃及人很珍惜自己的鞋子,为了防止鞋子磨损过快,他们出门时常常提着鞋子,赤脚步行,直到目的地才郑重地穿起来。这种简易的凉鞋是西方最早的鞋子。

12~16世纪出现了哥特式艺术,它以新颖丰富的样式成为中世纪艺术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鞋子受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响,鞋子的前面是尖头并翘起。这种尖头鞋出现在12世纪,在14世纪末达到了高峰,一般鞋尖长达60厘米,最长的有1米左右。鞋尖的长度是用来区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鞋尖部分用鲸须和其他填充物支撑。鞋尖过长不便于行走,只得把鞋尖向上弯曲,再用金属链拴回到膝盖或脚踝处。图3-60为哥特式时期的鞋饰。

欧洲最早的高跟鞋在16世纪由土耳其传入威尼斯,后传入法国、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等。这种鞋底是木质的,鞋面是皮革或漆皮,一般做成无后踵部分的拖鞋状。由于穿在女士的大裙子里,鞋面装饰不多,但鞋底的高度一般为20~25cm,最高时达到30cm,为贵妇穿的高底鞋,也是现代高跟鞋的原型,如图3-61所示。

图3-60 哥特式时期的鞋饰

图3-61 贵妇高底鞋饰

17世纪欧洲出现巴洛克艺术,尖头高跟鞋成为女子的宠物,鞋头向前弯曲,鞋舌高,扣带窄,扣结小,扣带上缀有珠宝,鞋面与饰物多用缎带、织锦、花布等材料做成蝴蝶结状。整体风格高贵奢华。男子鞋主要以长筒靴为主,靴口敞大,有的编有花边或下翻,靴尾装有马刺,靴头有圆、方,高舌,缀上鞋花,在勇猛中也流露出些许女性的柔媚。

洛可可时期的女鞋高跟浅靿,采用缎子和织锦鞋面,造型曲折优雅,鞋尖秀丽,鞋面有刺绣,并有钢制纽扣。男鞋矮腰低跟,贵族仍穿红鞋跟,鞋子为圆头,鞋面较长且鞋内无鞋舌,鞋舌转化成了鞋面的装饰宽带或其他装饰物。很多贵族为了显示身份,将贵重的宝石制成各种各样精美的形状镶嵌在鞋面上,成为典型的路易宫廷鞋。图3-62为洛可可时期的鞋饰。

19世纪,鞋子的形制发生了改变,贵族男士引以为傲的长筒靴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低帮的皮鞋。鞋面不再有过多的饰物,而是采用了皮革的拼接形式,又以变化的系带、穿孔形式达到其装饰的效果。

图3-62 洛可可时期的鞋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