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标志、包装及贮存对试验装置的影响》

《标志、包装及贮存对试验装置的影响》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过一年时应及时检查。整个试验装置应予隔热。A2 水侧试验装置通过机组的水量、水参数采用图A4所示装置进行测量。

《标志、包装及贮存对试验装置的影响》

7.1 标志

7.1.1 每台机组应在明显的部位固定标牌,标牌的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标牌上应具有下列内容:

a)制造厂厂名;

b)产品型号和名称;

c)额定电压;

d)额定频率;

e)名义风量、名义供冷量、静压

f)制造年月;

g)产品出厂编号。

7.1.2 机组上应有标明工作情况(如控制开关、旋转方向等)的标记,在适当位置应有电气线路图。

7.1.3 机组应标有商标。

7.2 包装

7.2.1 机组的包装应按JB/T 9065的规定。

7.2.2 包装箱中应随带下列技术文件。

7.2.2.1 产品合格证

7.2.2.2 产品说明书,内容为:

a)产品型号和名称、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性能、特点及用途范围;

b)产品的结构示意图、水阻力曲线图、电器原理及线路图;

c)安装说明和要求;

d)使用说明、维护和保养注意事项。

7.2.2.3 装箱单

7.3 贮存

7.3.1 机组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或栅罩内,并防止产品受磕碰及腐蚀气体的侵蚀。

7.3.2 贮存期限为一年。超过一年时应及时检查。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柜式风机盘管机组的热工性能试验

A1 空气测试装置

通过柜式风机盘管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风量、静压和空气参数采用图A1所示装置进行测量。整个试验装置应予隔热。

图A1

978-7-111-39814-1-Part03-32.jpg表示温度测量仪表。

1)当喷嘴下游无扩散档板时。

A1.1 空气侧系统包括:静压室,混合室,排气室,空气混合装置,空气干、湿球温度取样装置,流量测量喷嘴,静压控制装置以及辅助风机等。静压室的截面尺寸应与被测机组出口尺寸相同,其长度按出口尺寸决定;混合室、排气室的截面尺寸可根据喷嘴安装尺寸的要求决定。

对于直吹型、风管型机组的静压测定室分别如图A2、图A3所示。

图A2

图A3

A1.2 空气侧系统应:

a)便于调节试验所需要的风量,并能满足机组出口所要求的静压值;

b)保证静压室各测压接口之间的压力梯度小于1.2Pa;

c)使温度测量平面的横断面上所测温度之差小于0.6℃;

d)保证空气速度分布的均匀性;

e)从机组出口到风量测量装置之间,应密封。其漏风量应小于被测机组风量的1%;

f)静压室至排气室之间,应有良好的隔热,其漏热量应小于被测机组供冷量的2%。

A2 水侧试验装置

通过机组的水量、水参数采用图A4所示装置进行测量。整个水路装置应隔热。

图A4

注:液体定量计与流量计均可使用或两者同时使用。

A2.1 水侧系统包括:水温测量装置、流量计、液体定量计(应能贮存至少2min的水量)、调节阀、水箱、水泵和秤等。

水(汽)温测量装置示意图如图A5、图A6所示。

水路系统应确保试验时水温及流量的稳定性,且便于调节。

图A5

图A6

A3 蒸汽侧试验装置

通过机组的凝结水量、蒸汽参数采用图A7所示装置进行测量。

图A7

蒸汽侧系统包括:温度测量装置、水银压力计、节流阀、过热加热器、汽水分离器疏水器、过冷器、控制阀及放气阀等。蒸汽侧系统应:

a)保证进入机组的蒸汽具有一定过热度,其过热度为5℃左右;

b)保证蒸汽温度及流量的稳定性,且便于调节。

A4 水(汽)阻力测量装置

A4.1 水阻力测量装置如图A8所示。根据机组盘管连接管的直径,将测压环安装在它的进出水管上,其位置应尽量靠近机组。测压环的示意图如图A9所示。

图A8

图A9

A4.2 蒸汽的压降测量图如图A5所示。在连接压力计的管路中应充满凝结水液柱。

A5 计算方法

A5.1 风量的计算

A5.1.1 通过单个喷嘴的风量按式(A1)计算:

式中:Qmi----风量,m3/s;

An----喷嘴面积,m2;

Δpn----喷嘴喉部的动压或喷嘴前后的静压差,Pa;

Vn----喷嘴处空气的比容,m3/kg(湿空气);

pn----喷嘴处的气压,Pa;

Xn----喷嘴处空气的含湿量,kg/kg(干空气);

Vn′----在喷嘴前干、湿球温度下,并在标准大气压时空气比容,m3/kg(干空气);(www.daowen.com)

Cd----喷嘴的流量系数。

流量测量喷嘴如图A10所示,若喷嘴直径大于127mm时,则Cd为0.99;若喷嘴直径小于127mm时,则用式(A3)计算Re,再从表A1中查得Cd

式中:Re----雷诺数

vs----喷嘴喉部流速,m/s;

Dn----喷嘴直径,m;

γ----空气运动粘性系数。

图A10

表A1

A5.1.2 当使用一个以上的喷嘴时,总的风量应为各单个喷嘴风量的总和。

A5.1.3 标准状态时的风量按式(A4)计算:由试验测得的风量应换算成标准状态(相当于大气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20℃,密度为1.2kg/m3

时的干空气)时风量:

Qs=Qmi/1.2Vn…………………………………………(A4)

式中:Qs----标准状态下的风量,m3/s。

A5.2 标准状态时的静压按式(A5)计算:

ps=1.2Vnp…………………………………………(A5)

式中:ps----标准状态下的静压,Pa;

p----机组测量的静压,Pa。

A5.3 供冷量的计算

A5.3.1 水侧的供冷量按式(A6)计算:

式中:qw----水侧供冷量,W;

W----供水量,kg/s;

Cpw----水的定压比热,J/(kg·℃);

tw1tw2----进入和离开被测机组的冷水或热水温度,℃;

E----输入被测机组的总功率,W。

A5.3.2 空气侧的供冷量和显热供冷量按式(A7)计算:

式中:qk----空气侧的漏热量,W;

qa----空气侧的供冷量,W;

qs----空气侧的显热供冷量,W;

ΔX----进入和离开机组的含湿量差值,kg/kg(干空气);

ha1ha2----进入和离开被测机组的空气焓值,J/kg;

ta1ta2----进入和离开被测机组的空气干球温度,℃;

Cpa----空气的比热,J/(kg·℃);

ta2′----离开被测机组的空气湿球温度,℃。

A5.4供热量的计算

A5.4.1水侧的供热量按式(A9)计算:

式中:qwh----水侧的供热量,W。

A5.4.2 空气侧的供热量按式(A10)或式(A11)计算:

式中:qah----无加湿系统的空气侧供热量,W;

qah′----带加湿系统的空气侧供热量,W。

A5.4.3 蒸汽侧的供热量按式(A12)计算:

式中:qvh----蒸汽侧的供热量,W;

Wf----蒸汽凝结水量,kg/s;

hv1hv2----进入和离开被测机组的蒸汽焓值,J/kg。

A5.5 漏热量计算

静压室、接收室和混合室的漏热量按式(A13)、式(A14)计算:

供冷量试验:

qk=AkUk(ta3­ta2)……………………………………(A13)

供热量试验:

qk=AkUk(ta2­ta3)……………………………………(A14)

式中:AkUk----漏热常数,W/℃;

ta3----静压室和混合室周围的环境空气干球温度,℃。

A5.6 机组实测供冷量、供热量按式(A15)计算:

qm=(qw+qa)/2……………………………………(A15)

式中:qm----实测供冷、热量,W:

qw----水(蒸汽)侧供冷、热量,W;

qa----空气侧供冷、热量,W。

A5.7 在每次试验中,空气侧及水(蒸汽)侧供冷、热量偏差应在下列极限内:

A5.8 水(蒸汽)压降计算

a)从测压环或取压接口之间水压降的试验测量值减去测压环或取压接口与试验机组盘管之间管道的整个长度上的水压降,这种管道损失须通过试验装置的校准来确定;

b)测得蒸汽压降值,应考虑水柱静压差的影响。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试验装置简图

B1 空气混合装置及扩散板

空气混合装置示意图如图B1所示,系由一系列百叶窗组成,叶片大致成45°角配置,而且只占截面的一半,余下的另一半截面封住,这样使气流倾斜地流过,起混合作用。通常采用两个混合器,一个垂直安置,一个水平安置。

扩散板可用多孔金属板,有40%有效面积的单层板或两层各为65%有效面积的两层板。一层以上多孔板,其板距至少为孔中心距的四倍。

图B1

B2 空气干湿球温度取样装置

B2.1 入口空气取样装置的示意图如图B2所示。

图B2

B2.2 出口空气取样装置的示意图如图B3所示,从取样管抽出的空气应使其在取样点下游侧返回试验装置内。

图B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