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安全高度与起止高度的关系分析

安全高度与起止高度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全高度是为了避免刀具碰撞工件或夹具而设定的高度,即在主轴方向上的偏移值。起止高度是指在程序开始时,刀具将先到达这一高度,同时在程序结束后,刀具也将退回到这一高度。起止高度大于或等于安全高度,如图1.8.1所示。图1.8.1 起止高度与安全高度示意图在加工过程中,当刀具在两点间移动而不切削时,如果设定为抬刀,刀具将先提高到安全高度平面,再在此平面上移动到下一点,这样虽然延长了加工时间,但比较安全。

安全高度与起止高度的关系分析

安全高度是为了避免刀具碰撞工件或夹具而设定的高度,即在主轴方向上的偏移值。在铣削过程中,如果刀具需要转移位置,将会退到这一高度,然后再进行G00插补到下一个进刀位置。一般情况下这个高度应大于零件的最大高度(即高于零件的最高表面)。起止高度是指在程序开始时,刀具将先到达这一高度,同时在程序结束后,刀具也将退回到这一高度。起止高度大于或等于安全高度,如图1.8.1所示。

刀具从起止高度到接近工件开始切削,需要经过快速进给和慢速下刀两个过程。刀具先以G00快速进给到指定位置,然后慢速下刀到加工位置。如果刀具不是经过先快速再慢速的过程接近工件,而是以G00的速度直接下刀到加工位置,这样就很不安全。因为假使该加工位置在工件内或工件上,在采用垂直下刀方式的情况下,刀具很容易与工件相碰,这在数控加工中是不允许的。即使是在空的位置下刀,如果不采用先快后慢的方式下刀,由于惯性的作用也很难保证下刀所到位置的准确性。但是慢速下刀的距离不宜取得太大,因为此时的速度往往比较慢,太长的慢速下刀距离将影响加工效率

978-7-111-57092-9-Chapter01-25.jpg(www.daowen.com)

图1.8.1 起止高度与安全高度示意图

在加工过程中,当刀具在两点间移动而不切削时,如果设定为抬刀,刀具将先提高到安全高度平面,再在此平面上移动到下一点,这样虽然延长了加工时间,但比较安全。特别是在进行分区加工时,可以防止两区域之间有高于刀具移动路线的部分与刀具碰撞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在进行大面积粗加工时,通常建议使用抬刀,以便在加工时可以暂停,对刀具进行检查;在精加工或局部加工时,通常不使用抬刀以提高加工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