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计调研:探索创意灵感与提升设计深度

设计调研:探索创意灵感与提升设计深度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研是探索之旅的起点,而设计调研则是基于调查的创造性工作,对于任何设计过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一种刺激感官系统、探索设计灵感的方法。在进行设计调研时考虑物体的结构形式及其构成原理,可为服装结构设计提供参考。针对纹样的设计调研,可以使设计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立意。

设计调研:探索创意灵感与提升设计深度

服装设计师为了寻找新作品的设计切入点,需要在开展设计前不断地搜集相关资料,开拓设计的新方向,挖掘新的灵感。这一阶段便是设计研究,这是一个寻找创意种子、点燃设计火花的过程。

设计调研与市场调研不同,它围绕着设计主题、灵感展开。灵感闪现只有通过调查、视觉发现、创意沟通、质疑、理解和分析才能实现,对于一个设计工作者来说,研究过程可以帮助他进一步丰富想象力,培养工作所需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发现新的灵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摆脱一些巨大的工作压力[1]

(一)设计调研的目的

调研是指通过阅读、参观、观察等方式,从过去或现存事物中寻找新知识的调查研究活动。调研是探索之旅的起点,而设计调研则是基于调查的创造性工作,对于任何设计过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多数情况下,最初的设计冲动是从无意识的发现和突发性的想法中产生的,但是即使进入了设计创作阶段,也只有寻找和补充很多相关的设计素材,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设计研究要做的就是创意理念初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

设计研究为创意提供灵感、信息、创作方向,为系列设计提供故事性。这是一种刺激感官系统、探索设计灵感的方法。通过设计研究,可以发现至今为止没有接触过的信息点,寻找新的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设计调研资料必须能够激发创作灵感并切实可用。

(二)设计调研的分类

设计调研共有三种各有优势的形式,分别为:基础调查、深入调研和实地调查,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帮助设计师寻找新的设计切口。

1.基础调研

基础调研的成果往往反映了设计师在其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是原材料的集合,这些原材料可以来自博物馆艺术品、新兴电子产品、家具设计或历史服饰。设计师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进一步选择、分析和归纳,获取概念、形状、色彩或质地等信息,为设计提供营养。

2.深入调研

深入调研有一定的目的。它是设计工作者收集信息,并努力使他们的设计项目符合趋势的过程。设计师根据一些研究机构提供的趋势预测,对其他设计师收集到的信息和自己获取到的资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了解竞争对手的重点色彩、面料和风格细节。

3.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是市场分析的过程,设计师可以通过走访零售店去获取时尚趋势、设计细节、结构技术、面料使用、消费者行为和销售等方面的实用信息,为设计和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打下基础,有助于设计师考虑下一季的设计。实地调查与市场营销中的市场调研的不同之处在于,实地调查是从设计的角度收集和整理资料。

(三)设计调研的切入点

如何着手进行调研工作呢?面对海量的信息,初学者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把宏观的表象微观化,由表及里,从细节着手,一步一步深入地获取信息。以青花瓷为例,该如何着手进行分析呢?首先观察它的造型,捕捉它的色彩倾向,分析它的纹样构成特点,再了解它的烧制工艺。然后思考这些观察点中都有哪些元素可以用于服装设计以及如何运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借助摄影取景器的原理,突显或削弱整体存在感,或丰富突出局部细节,进一步得到丰富的视觉信息。

从形象角度出发,设计调研可以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造型和结构

造型和结构是物象的存在方式,也是进行设计调研时常规性的切入点。物象的造型和结构对服装设计的廓形和结构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造型是明确的外部边线或者可识别的外观形状,也指以框架形式构成或者支撑物体的方式。造型是调研和设计构思的核心要素。没有造型就没有服装设计中的廓形,造型为设计师提供从平面到立体转换的创意。充分理解框架或部件支撑起造型的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如同人体的骨骼一样,结构有效地支撑起造型。在进行设计调研时考虑物体的结构形式及其构成原理,可为服装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细节

对于细节的关注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针对服装而言,细节可以指服装上的所有东西,从领形、袖型到口袋,从门襟到明线迹,甚至纽扣的排列等,细节在服装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消费者近距离审视服装时,这些细节就成为别具特色的点睛之笔。

针对细节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其来源各异,无论是抽象的或是具象的素材都可以服务于服装的细节设计。例如,水果的造型可以成为童装的口袋造型,包袋的边角设计可以用在大衣口袋上。总之,为了创作出经得起反复推敲的设计,整合不同的细节元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3.色彩

色彩通常是吸引眼球和获得偏好的首要因素,对服装的感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色彩反映了穿着者的性格和品位,传递着装者的文化背景等重要信息。

色彩常常作为设计的起点,并且能够控制作品的基调。五彩斑斓的自然界可以为设计师带来各种各样的色相、明暗和色调的组合,民族传统文化中色彩的搭配技巧,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如油画陶瓷、琉璃等色彩的调和晕染都可以转化为设计中的色彩基调,色彩的灵感来源是无穷无尽的。

4.肌理

肌理是物体表面能够唤起触觉感受的质地。

在服装设计中,各种不同质地的面料搭配组合或面料再处理是设计师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针对肌理所做的设计调研常常为面料的艺术处理赋予灵感,服装的风格及廓形也会被面料的再造方式左右。肌理的灵感来源于世间万物,如风化的岩石、延伸的车辙、贝壳纹理建筑物的材质、有机物形状的图片、电路板的走向、折纸的痕迹等,这些形式各异的表象为面料设计带来灵感。

5.纹样

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又称纹饰或图案。服装中的纹样设计种类丰富,文化内涵丰富,无论是中国的吉祥纹样还是欧洲的织物徽章,都具有特殊的含义。

针对纹样的设计调研,可以使设计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立意。纹样灵感来源于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建筑、文化盛事、历史服装、纺织品壁画等具有天然纹理或者装饰纹样的参考资料。

6.工艺手法

古往今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艺手法来加工纺织品,这些工艺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珠饰、珠片绣、刺绣、贴绣等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意味较浓;扎染蜡染独具民族特色;磨毛、水洗则是现代感较强的表现手法。这些工艺改变着织物的外观风貌,是实现肌理表现的转换手段,也是实现设计师天马行空创意的媒介。从传统的印染方式到今天的数码印花,工艺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如巴索(Basso)、布鲁克(Brooke)、曼尼什·阿若拉(Manish Arora)和谭燕玉(Vivienne Tam),他们在设计中充分运用数字印花工艺,并将其作为设计特色,成为独特的卖点。

在进行工艺手法的设计调研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表现技巧往往是设计师获得织物加工手法的灵感源头,例如设计师可以从印度莎丽面料中获得珠光宝气的装饰性灵感。

(四)设计调研资料的来源

设计调研的资料来源和素材形式多样,许多不曾被关注的物品或现象都可以成为调研资料的出处。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资料来源进行分析。(www.daowen.com)

1.博物馆与艺术画廊

许多博物馆,如美国纽约的大都市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等都收藏着某段历史时期及当代的服装精品。同时,许多博物馆还开设了收藏时装书籍和刊物的图书馆,这里是获取设计信息最为有效的地方。

当代艺术画廊反映了时下的文化动态,艺术作品往往为服装创作提供一定的启发。例如,在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和让·保罗·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的系列设计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的油画作品对他们的影响。

2.服装史

服装的历史丰富多彩,掌握服装发展的轨迹是非常必要的。历史服装的廓形、结构细节、比例与线条、面料、印花与装饰等,甚至某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理念,都能源源不断地为设计师提供创作灵感。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的许多设计就参考了历史上的服装廓形和印花,她还从反映特定时期服装特色的油画中寻找灵感,尤其是把艺术家华托(Watteau)和他所描绘的妇女形象作为灵感来源。

3.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往往是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物品,它能准确地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风貌,传达当时的社会文化状态。工艺品作为技术和艺术的展现,丰富着社会生活,其造型、色彩、肌理等信息都可以为设计师提供灵感。

4.自然界

自然界是设计师获取调研资料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红浆果到冬青叶,再到番红花的紫红色鳞茎,大自然激发着设计师在色彩、肌理、形状和色调等方面的灵感。只要仔细观察,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就总会有所收获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那些极为逼真的绘画就源于他对动物风景的细致观察,而他在解剖学上的研究使他画出了比例准确的人体图像;他被水的矛盾现象迷住了:它既温又凉,既流动又沉淀,既流走又积聚,既粉碎又创建,既注满又倒空,既快速又静止……通过对水的认真观察,达·芬奇设计了锁和运河,画出了用于开凿水道的机器图纸。

5.建筑

建筑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风格、色彩、廓形、结构、材质、观念等方面的灵感。例如凡尔赛宫既呈现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又传达出当时法国在经济上的成功。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玻璃住宅,是对单纯的几何形式和极简装饰风格的探究,反映出包豪斯所倡导的设计风格。这些典型的建筑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观念上都给服装设计以启发。三宅一生的毕尔巴鄂(Bilbao)条纹包,其表面结构的设计灵感就来自建筑的外框架结构。

6.文化思潮

文化思潮的影响可以席卷各个社会领域。从欣赏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到欣赏另一个国家的民俗文明,都能为设计师带来丰富的灵感,这些灵感可以转化为色彩、面料和服装的造型。设计师也可以从文学中获取灵感,并借用其作为系列设计的故事情节。

7.当代潮流

设计师通过时尚预测机构、社会审美趣味以及来自街头时尚的“升腾效应” 关注当代潮流。这类设计调研反映出设计师对流行资讯的敏感度、对流行的前瞻性以及对设计作品的判断力。运用流行资讯中的某些元素,为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出发点是常用的设计手法。

(五)设计调研资料的整合

1.调研资料的类别

服装设计调研获取信息的方式通常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一手资料指的是设计师把对世间万物的种种观感通过绘画或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备用的参考资料;或者把收集来的真实、有形的物品,如面料、纽扣、拉链组织起来。面料小样可以使设计师对面料的质地、手感和价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纽扣和花边等关键配件也可以作为设计中的重要提示物。

二手资料更加注重从视觉感受和调查入手,而不是简单地收集一些真实存在的东西。书本、杂志、设计期刊和互联网等,可以提供给设计师不能直接看到或听到的信息,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时下最新资讯。

2.整合资料的载体——调研手册

随时记下想法可以让创作过程变得轻松一些。将灵感素材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在运用它们的时候会更有效率,整理编辑素材时可能会产生帮助研究和设计的其他想法。随时留意、观察、思考身边的事物,记录下最能激发自己创造力的部分,这就是调研手册存在的价值。

用绘画、拼贴等方式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的手稿图册便是调研手册,也是服装设计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好资料。调研手册是一个非常私人和个性的空间,记录了设计者认识的发展过程和兴趣所在。例如对人、物的印象,人们的生存状态,人体姿势,面料和服装细节的特点,颜色和环境等。它强调理性思维与形象表达相结合,对设计信息有效地过滤、存储,是脑、眼、手全程参与的连续过程。经过多年积累,调研手册可以成为丰富的资料库、设计灵感的储存器,为设计师开启深入思考的大门。

设计师不仅可以用调研手册来展示收集的图片或者物品,还可以尝试对信息性的材料进行多种表达方式的探索,比如加入自己的新理解、新尝试形成新的创意。调研手册常与相机一起构成设计师的便携式文件夹。初学者切忌把调研手册变成一个填满零散书页和照片的剪贴簿。好的调研手册是有生命的,是展示原创思想和思路线索的一扇窗。

为了方便可选择大小不同、纸质不同的草图本作为调研手册。小的草图本可以随身携带,在商店或路上看到有趣的细节就可以收集或记录下来;大一点的草图本可以用来进行素描彩绘写生或发展更为复杂的构思,有时候大一些的图更容易使一个构思清晰而有分量。

3.整合资料的方法

(1)绘画。绘画是设计师常用的表现形式,是记录现场信息的理想手段。设计师可以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如铅笔、钢笔颜料等将灵感来源画出来,利用从素材中提炼出的线条、肌理和色彩来探索,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造型和形式,了解物象的比例关系,关注细节表现,使设计调研得到深入发展。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绘画。

(2)拼贴。拼贴是一种将不同来源的图片进行剪切和粘贴以产生新图像的方法,如照片、杂志剪报及从互联网中获取的图片的重新组合。一张好的拼贴图可以探寻出多种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时呈现出的新方向。在对图片进行加工时,不用局限于规则的造型,可以剪出各种形状并以创造性的方式将它们拼贴在一起。

(3)并置。并置是将图片和面料并排放置,或者将毫无关联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即便它们本质不同也可以分享其相似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面料的特性,分析不同物象之间的共同特点。

(4)解构。解构是拆开或改变原有结构来获得独特再造风格的方法。它就像一个拼图游戏,将原来的信息分解,然后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状和抽象的形态。解构是一种以实际服装作为创作灵感的方法,通过对现有服装的分解,重新形成新的设计理念,诠释新的结构。解构的方法激励着服装界推陈出新,打破传统规则。

(5)旋转。旋转是一种围绕中心的翻转变形,旋转时图形上任意一点与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旋转的角度(方向)可以有很多种,将基本图形旋转0°~360°,观察获得的图形信息,分析其可行性。旋转是一项技巧,由此可获得很多不同寻常的效果。

(6)对比。对比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差异,它将两个原本毫不匹配的部分进行融合。在表现矛盾的感觉时,对比的方法十分有效。在运用对比的时候,可以将一个基本款型和由另一个整合方法变化出来的设计组合起来。

(7)缩放。在整合设计调研资料时可以快速地调整、锁定调研素材的细节或特定部分。缩放的对象可以是某一灵感图片,也可以是服装的局部。这种整合资料的方法运用广泛,可以按比例或不按比例进行缩放。

4.调研手册的构图

调研手册的构图要注意避免过于呆板,应有疏有密,切忌用图片和绘画填满每一张页面,留出空间可以为阅读和增补内容增加便利。设计师可以通过拼贴的方式将不同来源的素材组织在一起,不同的形状和不规则的尺寸都可以成为构图和版式的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