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纹:中国古典纹饰的起源与发展

云纹:中国古典纹饰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云纹的起源作为中国古典的代表性纹饰,云纹有着吉祥的美好含义。云纹作为一种独特的纹样,经过五千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是最常见的传统纹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是云纹纹样诞生的契机。不难发现,“云”与“龙”密不可分,地位显耀,云纹的发展是伴随着龙纹的发展而发展的。三维的、立体的云纹形象是明清时期的云纹与其他时期的云纹的最大区别。

云纹:中国古典纹饰的起源与发展

(一)云纹的起源

作为中国古典的代表性纹饰,云纹有着吉祥的美好含义。自古以来就给人们带来祥和如意的寓意,从深到浅,或者从浅到深的图案,颜色也有不同层次的变化,呈面状向外扩大的样子。从内向外延伸,在视觉立体效果上,拥有很强的装饰意义。云纹作为一种独特的纹样,经过五千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是最常见的传统纹样。云纹图案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云纹文化体现和融合了多民族元素的独特风格。中国的云纹艺术彰显着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展现出其独特的无穷魅力。作为浮雕主题的云纹,它代表了各个时代的财富和奢华品质,云纹在雍正时代就广泛存在于艺术品中,隋唐时期也是云纹的开花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云纹也受到了不同风格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是云纹纹样诞生的契机。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云纹代表了雷、雨雪、电等自然现象。干旱和水淹灾害都是天神对人类的惩罚,他们尊敬神,畏惧神。这种畏惧通过艺术创造为云纹图样,在崇尚龙、信仰龙的中国古代,《论衡·须颂》记载道:“龙无云雨,不能参天。”《易》亦曰“云从龙”,即云气随龙而起。不难发现,“云”与“龙”密不可分,地位显耀,云纹的发展是伴随着龙纹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龙纹和云纹不仅是装饰品,同时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在《鹖冠子》这一先秦道家著作中就有记载:“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约决而时生,时立而物生。”可以这么理解,“气”是森罗万象的原本,“气”孕育了万物。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各个领域,“气”身为象形文字,它的文字形象像云一样。本来的意思是“云气”。云纹优美的曲线和复杂的结构也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想和知识有关。

(二)云纹的发展

1.云雷纹(商周时期)

把商周时期的云雷纹作为云纹最原始的形态是很多研究所坚持的。“云纹”是由圆形组合成的连续构图,而“雷纹”则是由四角形组合成的连续构图。云雷纹经常出现在当时的青铜器上,且通常是作为主纹的衬托纹样而存在的。

2.卷云纹(春秋战国时期

云雷纹样的结构元素被“简化”,结构纹样被“碎片化”的时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以厚度、密度、黑白、虚实对比技术的变化创造了一种新的云纹,卷云纹上的卷曲图案是后来卷云“云头”的突出元素。(www.daowen.com)

3.云气纹(秦汉时期)

汉代在前朝卷云纹的基础上,出现了带有时代气息的云纹。这个时期的云纹元素中开始出现了“云尾”的形状,“云尾”多为一条自由任意的弧线,这种构图不仅增加了图案的力量感和速度感,同时也强调了云纹的线性美,使其带上了浪漫主义的韵味,携上了如梦如幻的氛围感。

4.朵云纹(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云头”和“云尾”浑然一体的环状云纹成为主流。受外来纹样的影响,从形状上看,单勾卷和双勾卷为唐代轮云纹的两种基本样式。

5.如意云纹(宋元时期)

如意云纹为宋元时期的云纹。如意云图案在这个时候增加了委婉的转折。云钩通常作为装饰图案来凸显主题图案,如意云纹的构成具有统一性和相互结合的规律性。

6.云纹(明清时期)

越来越程式化,组合也越来越多样化是明清时期的云纹发展状况,这一时期的云纹装饰性能越发明显。明代的云纹由“云头”和“云尾”两种以相对独立的形式组成,其中明代最具特色的一种云纹是四合如意云,它也说明了此时中国的云纹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设计领域。云的形态化过程呈平面状展开是明清时代的云纹特征,也是纹饰类型复杂的一类。勾卷云头的层层堆积、弯弯曲曲的,和线条流畅的躯干构成整体云纹图样。在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云纹在结合了西方绘画的光影和透视下还保留了明代云纹的规划结构。三维的、立体的云纹形象是明清时期的云纹与其他时期的云纹的最大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