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外伤急救的四项必备技能

外伤急救的四项必备技能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时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造成伤员腹腔内脏破裂导致内出血。膝关节以下的下肢骨折,可背运伤员离开现场。髋部及大腿骨折: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头部应与车辆行进的方向相反,以免晕厥,加重病情。

外伤急救的四项必备技能

1.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五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1)指压动脉止血法。

用手指(拇指)或手掌压住出血血管(动脉)的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块上,从而中断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在操作时要注意:①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②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③压迫10~15分钟,此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不宜久用;④保持伤处肢体抬高。

(2)直接压迫止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分钟。

(3)加压包扎止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时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在现场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4)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5)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在现场没有止血带时,可用弹性较好的布带等代替。止血带止血操作时应先用数层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垫在止血带下面,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造成伤员腹腔内脏破裂导致内出血。若伤员外观无伤,但呈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此时应迅速让伤员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送至医院救治。若送医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2.包扎

伤口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常用的包扎用品有创可贴、尼龙网套、绷带、三角巾等。在现场没有以上用品时,也可就地取材,用衣服、毛巾等作为包扎材料。

3.固定

(1)实施骨折固定先要注意伤员的全身状况,如心脏停搏要先复苏处理;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同时处理休克;如有大出血要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

(2)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该送回。

(3)固定器材的选择:最好用夹板固定,如无夹板可就地取材。在山区可用木棍、树枝,在工厂可用纸板或机器的杆柄,在战地可用枪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躯体上,下肢可利用对侧固定。手指可与邻指固定。(www.daowen.com)

(4)常见不同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方法。

肩部骨折:可将上臂固定于胸侧,前臂用颈腕带悬吊。

上臂骨折:上臂骨折可用前后夹板固定,屈肘悬吊前臂于胸前。如无夹板,也可屈肘将上臂固定于胸部。

前臂及腕部骨折:前臂及腕部背侧放一夹板。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并屈肘、悬吊前臂于胸前。

髋部及大腿骨折:夹板上自腋下,下至踝上,用绷带缠绕固定,也可用两侧并拢中间放衬垫,用布带捆扎固定。

小腿骨折:内外侧放夹板,上端超过膝关节,下端到足跟,再缠绕固定。

躯干部骨折:伤员应平卧于硬板上,最好仰卧位,两侧放沙垫等物防止滚动。

(5)固定时动作要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更要注意,以防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

4.搬运

(1)搬运伤员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搬运过程中要动作轻稳、协调一致。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

(2)要注意不同伤情不同搬运。

单纯的颜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临时固定后可搀扶伤员离开现场。

膝关节以下的下肢骨折,可背运伤员离开现场。

颈椎骨折:一人双手托住枕部、下颌部,维持颈部伤后位置,另两人分别托起腰背部、臀部及下肢。

腰椎骨折: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两人分别于同侧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髋部及大腿骨折: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

(3)用车搬运时,伤员在车上宜平卧,一般情况下,禁用头低位。以免加重脑出血、脑水肿,如遇昏迷病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头部应与车辆行进的方向相反,以免晕厥,加重病情。

(4)搬运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伤员伤情,防止伤情突变。

(5)先固定、止血,再搬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