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显示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实验(2.20)

显示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实验(2.20)

更新时间:2025-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熟悉状态轨迹与相应瞬态响应性能间的关系。由状态变量为分量组成的空间称为状态空间。为了便于用双踪示波器直接观察到网络的状态轨迹,本实验仅研究二阶网络,它的状态轨迹可在二维状态平面上表示。图2.58、图2.59和图2.60分别画出了过阻尼、欠阻尼和无阻尼三种情况下,iL、uC与t的曲线以及uC与iL的状态轨迹。确定所用实验网络的状态变量,在不同电阻值时,状态轨迹的形状是否相同。

1)实验目的

(1)观察RLC网络在不同阻尼比ξ值时的状态轨迹。

(2)熟悉状态轨迹与相应瞬态响应性能间的关系。

2)实验设备

(1)TKSS-C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一台

(2)YB4340G型双踪示波器一台

(3)EE1642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图2.57 RLC电路

3)实验原理

(1)任何变化的物理过程在每一时刻所处的“状态”,都可以概括地用若干个被称为“状态变量”的物理量来描述。例如,一辆汽车可以用它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和位移来描述它所处的状态。对于电路或控制系统,同样可以用状态变量来表征。例如图2.57所示的RLC电路,基于电路中有两个储能元件,因此该电路独立的状态变量有两个,如选uC和iL为状态变量,则根据该电路的下列回路方程:

求得相应的状态方程为:

不难看出,当已知电路的激励电压ui和初始条件iL(t0)、uC(t0)时,就可以唯一地确定t≥t0时,该电路的电流iL和电容两端的电压uC

“状态变量”的定义是能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这组变量的元素称为“状态变量”。由状态变量为分量组成的空间称为状态空间。如果已知t0时刻的初始状态x(t0),在输入量u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状态向量x(t)的端点将连续地变化,从而在状态空间中形成一条轨迹线,叫状态轨迹。一个n阶系统,只能有n个状态变量,不能多也不可少。

为了便于用双踪示波器直接观察到网络的状态轨迹,本实验仅研究二阶网络,它的状态轨迹可在二维状态平面上表示。

(2)不同阻尼比ξ时,二阶网络的相轨迹。

二阶网络标准化形成的微分方程为:

可推得:(https://www.daowen.com)

由上式可知,改变R、L和C,使电路分别处于ξ>1、0<ξ<1和ξ=0三种状态。根据状态方程可直接解得uC(t)和iL(t)。如果以t为参变量,求出iL=f(uC)的关系,并把这个关系画在uC-iL平面上。显然,后者同样能描述电路的运动情况。图2.58、图2.59和图2.60分别画出了过阻尼、欠阻尼和无阻尼三种情况下,iL(t)、uC(t)与t的曲线以及uC与iL的状态轨迹。

图2.58 RLC电路在ξ>1(过阻尼)时的状态轨迹

图2.59 RLC电路在0<ξ<1(欠阻尼)时的状态轨迹

图2.60 RLC电路在ξ=0(无阻尼)时的状态轨迹

实验原理如图2.61所示,uR与iL成正比,只要将uR和uC加到示波器的两个输入端,其李萨如图形即为该电路的状态轨迹。

图2.61 实验电路图

4)实验内容

(1)在TKSS-C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中,观察状态轨迹采用了一种简易的方法,如图2.61所示,由于该电路中的电阻值很小,在b点电压仍表现为容性,因此电容两端的电压Ua、Ub分别接至示波器X轴和Y轴,即能显示电路的状态轨迹。

(2)输入1 kHz的方波信号,调节电位器,观察电路在ξ>1、0<ξ<1和ξ=0三种情况下的状态轨迹。

5)预习要求

(1)熟悉用双踪示波器显示李萨如图形的接线方法。

(2)确定所用实验网络的状态变量,在不同电阻值时,状态轨迹的形状是否相同。

6)实验报告

绘制由实验观察到的ξ>1、0<ξ<1和ξ=0三种情况下的状态轨迹,并加以分析、归纳与总结。

7)思考题

(1)为什么状态轨迹能表征系统(网络)瞬态响应的特征?

(2)如何测量电流i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