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保纤维素面料的开发

环保纤维素面料的开发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利用无公害的“生态棉”面料制成的服装对人体无害,受到服装界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竹纤维可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生竹纤维和再生竹纤维两种。原生竹纤维是利用物理方法制得的,再生竹纤维是以化学方法制得的。(三)天然环保的桑皮纤维面料桑皮纤维是利用天然桑树皮经过一系列加工提取的纤维。

环保纤维素面料的开发

(一)改良的棉纤维面料

有的人会因为服装而产生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哮喘等疾病。为了免除来源自农药杀虫剂机械收摘棉花而喷洒的脱叶剂、化学染料、整理剂及其他化学物质的毒物对普通棉纤维在生产服装面料及家用纺织品时产生的污染以至于对人体的危害。有关专家培育出改良的棉纤维。

1.天然彩色棉面料

传统的棉花是白色的,经纺织加工后,织物才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但印染、整理剂绝大部分是化学物质,不仅增加了织物的加工成本,而且还产生了大量污染废液。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对皮肤造成伤害。

天然彩棉是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等现代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型棉花,即由农业育种专家和遗传学专家给棉花植株插入不同颜色的基因,从而使棉桃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颜色。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秘鲁、乌兹别克、中国等国家,已栽培出浅黄、紫粉、粉红、奶油白、咖啡、绿、灰、橙、黄、浅绿和铁锈红等颜色的彩棉。我国引进了三种颜色彩棉,但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咖啡色,少量浅绿色。

棉织物不再需要染色,它使用机械方法预缩,不再使用化学整理剂,并配用再造玻璃扣,或木质、椰壳、贝壳等天然材料的纽扣,缝纫中也采用天然纤维缝纫线,成为环保型服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也得到国际服装市场的青睐。但彩棉在强度、色牢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这成为开发彩棉服装的科研课题。可以利用彩棉与白棉、远红外纤维、抗静电纤维、罗布麻等的混纺纱,开发多种新型服装面料,可以用于制作婴幼儿服装及童装系列产品,可以制作内衣、内裤、T恤衫、文化衫、文胸、背心、衬衫、睡衣孕妇装产妇服、连衣裙、男女夹克、便装、休闲服、牛仔装、运动服及床单、毛巾、童毯等家用纺织品。

2.无公害的“生态棉”面料

为了防止农药、杀虫剂等对人体的危害,农业科学家竭力培育不施化学药剂而抗虫害的生态棉花。他们将从天然细菌芽孢杆菌变种中取出的基因,成功地植入棉花中,该细菌产生对抗毛虫类的有毒蛋白质,可使毛虫在4天内死亡。转变基因后的棉株不再有虫,不需喷洒杀虫剂,而且这种棉花只对以棉花为食的昆虫有毒,而对人和益虫无害。还培育出不需人工脱叶的棉花,使其具有遗传性地早期自然脱叶特性,在棉花成熟前两个月,叶子开始变红并逐渐脱落,自动去除了棉纤维中的杂质。由于利用无公害的“生态棉”面料制成的服装对人体无害,受到服装界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www.daowen.com)

(二)绿色时尚的原生竹纤维面料

竹子是一种速生丰产的植物,不仅栽种成活率高,而且2~3年即形成一个生长周期,即使砍伐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我国竹子种植面积达420万公顷,分布范围广,种类多,竹资源的丰富可谓世界第一。竹纤维可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生竹纤维和再生竹纤维两种。原生竹纤维是利用物理法制得的,再生竹纤维是以化学方法制得的。

原生竹纤维应根据各纺织厂不同的纺纱系统,将天然竹材锯成生产所需要的长度,经前处理工序→纤维分解工序→成形工序→后处理工序→纤维成品等特殊、复杂的工艺制成。前处理工序包括整料、制竹片及浸泡三个工序。纤维分解工序分三步进行,每一步都包括蒸、煮、水洗及分解四个过程。成形工序一般要经过蒸煮、分丝、还原、脱水及软化五个步骤。后处理工序一般分为干燥、梳纤、筛选及检验四个步骤。竹纤维是同时采用机械、物理的方法将竹材中的木质素、多戊糖、竹粉、果胶等杂质除去后,直接获取的纤维,即原生竹纤维是经独特的工艺从竹子中直接提取分离出来的纤维,不含化学添加剂,整个制取过程对人体无害,加之竹材本身具有天然的抗菌性,不生虫,自身可繁殖,生长过程中既不需农药,也不需化肥,使得原生竹纤维成为新型纯天然绿色环保纤维。原生竹纤维本身具有天然的中空结构,可以在瞬间吸收大量的水分和透过大量气体,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用该纤维形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放湿性,还具有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光滑、耐磨、悬垂性好等特点。此外,原生竹纤维还具有天然的抗菌、杀菌作用,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其面料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功效。

(三)天然环保的桑皮纤维面料

桑皮纤维是利用天然桑树皮经过一系列加工提取的纤维。桑皮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树胶含量比其他树种低,木质素的含量仅为7%,为竹纤维的1/3,因此桑皮纤维的光泽、柔软性、弹性、可纺性均比竹纤维好,而且桑树易存活,可利用时间长。在工艺上,生产桑皮纤维比生产棉、麻的成本低。在原料来源上,我国有大面积桑田,此前农户种植的桑树夏、冬季修枝后,焚烧树枝时还污染环境。现在作为生产桑皮纤维的原料,变废为宝。桑皮纤维本身具有光泽柔和、挺括坚实、保暖透气、舒适柔韧、密度适中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单纯的“桑衣”不仅具有蚕丝的光泽和舒适度,还具有麻制品的挺括,并且既保暖又透气,是极佳的绿色生态纺织品。同时,桑皮纤维还可以与棉、毛、丝、麻、涤等常用纺织纤维混纺成为桑棉、桑麻、桑毛、桑丝等风格不同的新型纺织面料,适合各类服装。

(四)色白柔软、光泽柔和的菠萝叶纤维面料

菠萝叶纤维又称凤梨麻、菠萝麻,取自于凤梨植物的叶片,由许多纤维束紧密结合而成,属于叶片类麻纤维。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正致力于菠萝叶纤维开发利用的研究,并将其誉为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种天然高档纤维。菠萝叶纤维表面比较粗糙,可纺性和柔软度优于黄麻和汉麻而次于苎麻和亚麻。单纤维长度很短,不能直接用于纺纱,必须采用工艺纤维(束纤维),即在脱胶时应用半脱胶工艺,以保证有一定的残胶存在,将很短的单纤维粘连成满足工艺要求的长纤维(工艺纤维)。该纤维的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较小,弹性模量较大。可纯纺,也可与其他纤维混纺。全手工菠萝麻纱(线)可织制菠萝麻布、菠萝麻与苎麻交织布、菠萝麻与芭蕉麻交织布、菠萝麻与土蚕丝交织布、菠萝麻与手工棉纱交织布、菠萝麻与棉混纺布、菠萝麻与绢丝混纺布、菠萝麻与涤纶、羊毛、丙纶等混纺布等品种,其制成的织物容易染色,吸汗透气,挺括不起皱,具有良好的抑菌防菌性能,适宜制作高中档的西服和高级礼服、牛仔服、衬衫、裙裤床上用品及装饰织物(如家具布、挂毯、地毯等),也可用于生产针织女外衣、袜子等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