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优化设计

实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在该实例中,重点学习设置尺寸关系、由渐开线方程创建曲线、设置基本参数等知识。下面介绍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建模方法及步骤。图7-3 绘制草图说明:绘制的第一条中心线将作为旋转轴。图7-12 定义关系式在功能区中切换到“草绘”选项卡,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图7-17 “校验关系”对话框图7-18 完成一条渐开线步骤8:创建基准点。

实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优化设计

本实例介绍一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该齿轮的模数m为2.5,齿数z为125,齿宽为80,压力角α=20°。完成的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如图7-1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9.jpg

图7-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在该实例中,重点学习设置尺寸关系、由渐开线方程创建曲线、设置基本参数等知识。

下面介绍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建模方法及步骤。

步骤1:新建零件文件。

(1)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0.jpg,弹出“新建”对话框。

(2)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零件”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实体”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TSM_7_1”;取消勾选“使用默认模板”复选框,不使用默认模板,单击“确定”按钮。

(3)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在“模板”选项组中选择mmns_part_solid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设计模式。

步骤2:定义参数。

(1)在功能区的“模型”选项卡中单击“模型意图”→“参数”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1.jpg,此时系统弹出“参数”对话框。

(2)单击4次“添加”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2.jpg,从而增加4个参数。

(3)分别修改新参数名称和相应的数值,如图7-2所示。新参数分别为m、Z、WIDTH和PA,其中m为模数,Z为齿数,WIDTH为齿宽,PA为压力角,其值分别为2.5、125、80和20。

978-7-111-49966-4-Chapter07-13.jpg

图7-2 定义新参数

(4)在“参数”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用户自定义参数的建立。

步骤3:创建旋转特征。

(1)单击“旋转”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4.jpg,打开“旋转”选项卡。

(2)在“旋转”选项卡中指定要创建的模型特征为978-7-111-49966-4-Chapter07-15.jpg(实体)。

(3)选择FRONT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进入内部草绘器中。

(4)单击“基准”组中的“中心线(几何)”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6.jpg,绘制一条水平的几何中心线作为旋转轴,接着单击“草绘”组中的“中心线”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7.jpg绘制一条竖直的中心线。然后单击“草绘”组中的“线链”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18.jpg,草绘图7-3所示的旋转截面。

978-7-111-49966-4-Chapter07-19.jpg

图7-3 绘制草图

说明:绘制的第一条中心线将作为旋转轴。

(5)在功能区中切换至“工具”选项卡,接着从“模型意图”组中单击“关系”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20.jpg,弹出“关系”对话框。此时草绘截面的各尺寸以变量符号显示,在对话框中输入关系式为:

sd1=WIDTH

sd8=0.25*WIDTH

sd6=m*Z+2*m

输入完成后的“关系”对话框如图7-4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21.jpg

图7-4 设置关系式

(6)在“关系”对话框上单击“确定”按钮。

(7)在功能区中重新切换回“草绘”选项卡,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22.jpg,完成草绘并退出草绘模式。

(8)接受默认的旋转角度为“360°”。

(9)在“旋转”选项卡中单击“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23.jpg,完成的旋转特征如图7-5所示。

步骤4:建立键槽结构。

(1)单击“拉伸”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24.jpg,打开“拉伸”选项卡。

(2)在“拉伸”选项卡中指定要创建的模型特征为978-7-111-49966-4-Chapter07-25.jpg(实体),单击“去除材料”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26.jpg

(3)打开“拉伸”选项卡的“放置”下滑面板,单击“定义”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

(4)选择RIGHT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以TOP基准平面作为“左”方向参考,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

(5)绘制图7-6所示的剖面,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27.jpg

978-7-111-49966-4-Chapter07-28.jpg

图7-5 创建的旋转特征

978-7-111-49966-4-Chapter07-29.jpg

图7-6 绘制草图

(6)打开“选项”下滑面板,从“侧1”和“侧2”下拉列表框中均选择“978-7-111-49966-4-Chapter07-30.jpg(穿透)”选项,如图7-7所示。

(7)单击“拉伸”选项卡中的“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31.jpg,得到的键槽结构如图7-8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32.jpg

图7-7 选择深度选项

978-7-111-49966-4-Chapter07-33.jpg

图7-8 创建键槽结构

步骤5:在腹板上创建均布孔。

(1)单击“拉伸”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34.jpg,打开“拉伸”选项卡。

(2)指定要创建的模型特征为978-7-111-49966-4-Chapter07-35.jpg(实体),单击“去除材料”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36.jpg

(3)打开“拉伸”选项卡的“放置”下滑面板,单击“定义”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

(4)在“草绘”对话框中单击“使用先前的”按钮,进入草绘模式。

(5)绘制图7-9所示的剖面,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37.jpg

(6)单击“拉伸”选项卡中的“选项”按钮,打开“选项”下滑面板,从“侧1”和“侧2”下拉列表框中均选择“978-7-111-49966-4-Chapter07-38.jpg(穿透)”选项。

(7)单击“拉伸”选项卡中的“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39.jpg,创建的均布孔如图7-10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40.jpg

图7-9 绘制剖面

978-7-111-49966-4-Chapter07-41.jpg

图7-10 创建均布孔

步骤6:草绘曲线。

(1)单击“草绘”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42.jpg,弹出“草绘”对话框。

(2)选择RIGHT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接受默认的草绘方向参考(如以TOP基准平面为“左”方向参考),单击“草绘”按钮。

(3)分别绘制4个圆,如图7-11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43.jpg

图7-11 绘制圆

(4)在功能区中切换至“工具”选项卡,从“模型意图”组中单击“关系”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44.jpg,打开“关系”对话框(窗口)。此时草绘截面的各尺寸以变量符号显示,在该对话框(窗口)中输入如下关系式:

sd0=m*(Z+2)

sd1=m*Z

sd2=m*Z*cos(PA)

sd3=m*Z-2.5*m

DB=sd2

完成后的“关系”对话框(窗口)如图7-12所示。在“关系”对话框(窗口)中单击“确定”按钮。

978-7-111-49966-4-Chapter07-45.jpg

图7-12 定义关系式

(5)在功能区中切换到“草绘”选项卡,然后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46.jpg

步骤7:创建渐开线。

(1)在功能区的“模型”选项卡中打开“基准”组溢出列表,接着单击“曲线”旁的小三角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47.jpg,如图7-13所示,然后选择“来自方程的曲线”命令。

978-7-111-49966-4-Chapter07-48.jpg

图7-13 打开“曲线”级联列表并选择所需的曲线命令

此时,功能区出现“曲线:从方程”选项卡,如图7-14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49.jpg

图7-14 “曲线:从方程”选项卡

(2)在图形窗口或模型树中选择PRT_CSYS_DEF坐标系,接着从图7-15所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笛卡儿”坐标系类型选项。

(3)在“曲线:从方程”选项卡中单击“方程”按钮,弹出一个“方程”编辑窗口,在其文本框中输入下列函数方程:

978-7-111-49966-4-Chapter07-50.jpg

输入关系式后的“方程”编辑窗口如图7-16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51.jpg

图7-15 选择“笛卡儿”选项

978-7-111-49966-4-Chapter07-52.jpg

图7-16 “方程”编辑窗口

(4)在“方程”编辑窗口中单击“执行/校验关系并按关系创建新参数”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53.jpg,弹出图7-17所示的“校验关系”对话框,从中单击“确定”按钮。

(5)“方程”编辑窗口中单击“确定”按钮。

(6)在“曲线:从方程”选项卡中单击“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54.jpg,创建图7-18所示的渐开线。(www.daowen.com)

978-7-111-49966-4-Chapter07-55.jpg

图7-17 “校验关系”对话框

978-7-111-49966-4-Chapter07-56.jpg

图7-18 完成一条渐开线

步骤8:创建基准点。

(1)单击“基准点”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57.jpg,打开“基准点”对话框。

(2)选择渐开线,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择分度圆曲线,如图7-19所示,在它们的交点处产生一个基准点PNT0。

978-7-111-49966-4-Chapter07-58.jpg

图7-19 创建基准点

(3)在“基准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9:创建通过基准点PNT0与圆柱轴线的参考平面。

(1)单击“基准平面”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59.jpg,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

(2)选择圆柱轴线A_1,按<Ctrl>键的同时选择基准点PNT0,如图7-20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60.jpg

图7-20 创建基准平面DTM1

(3)在“基准平面”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DTM1。

步骤10:创建基准平面M_DTM。

(1)单击“基准平面”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61.jpg,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

(2)选择DTM1基准平面,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择圆柱轴线A_1,接着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旋转”框中输入“-360/(4*Z)”,如图7-21所示,按<Enter>键,系统自动计算该关系式。

(3)切换到“属性”选项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M_DTM”,如图7-22所示。

(4)单击“基准平面”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

978-7-111-49966-4-Chapter07-62.jpg

图7-21 输入旋转角度

978-7-111-49966-4-Chapter07-63.jpg

图7-22 设置基准平面的名称

步骤11:镜像渐开线。

(1)选择渐开线,单击“镜像”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64.jpg,打开“镜像”选项卡。

(2)选择M_DTM基准平面作为镜像平面。

(3)单击“镜像”选项卡中的“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65.jpg,由镜像操作而产生的渐开线如图7-23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66.jpg

图7-23 镜像结果

步骤12:创建倒角特征。

(1)单击“倒角”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67.jpg,打开“边倒角”选项卡。

(2)在“边倒角”选项卡中选择边倒角标注形式为“45×D”,在“D”尺寸框中输入“1.5”,即设置当前倒角集的尺寸为“C2”(即2×45°)。

(3)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择图7-24所示的2条轮廓边。

978-7-111-49966-4-Chapter07-68.jpg

图7-24 倒角

(4)单击“边倒角”选项卡中的“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69.jpg

步骤13:以拉伸的方式切出第一个齿槽。

(1)单击“拉伸”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70.jpg,打开“拉伸”选项卡。

(2)在“拉伸”选项卡中指定要创建的模型特征为978-7-111-49966-4-Chapter07-71.jpg(实体),并单击“去除材料”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72.jpg

(3)打开“放置”下滑面板,单击“定义”按钮,出现“草绘”对话框。

(4)选择RIGHT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其他默认(如以TOP基准平面为“左”方向参考),然后单击“草绘”按钮,进入内部草绘模式。

(5)草绘图7-25所示的图形,注意选择齿根圆来与渐开线构成该开放图形。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73.jpg

978-7-111-49966-4-Chapter07-74.jpg

图7-25 草绘图形

(6)在“拉伸”选项卡中打开“选项”下滑面板,从“侧1”和“侧2”下拉列表框中均选择“978-7-111-49966-4-Chapter07-75.jpg(穿透)”选项。

(7)单击“拉伸”选项卡中的“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76.jpg,如果此时弹出图7-26所示的“重新生成失败”对话框,这是由于这一特征是用那些明显小于其他部分的尺寸而定义的(如果剖面草图绘制正确的话),单击“确定”按钮,先创建失败的特征。

可以通过将零件精度更改为较小的值来排除此特征故障,其方法是在功能区的“文件”选项卡中选择“准备”→“模型属性”命令,打开“模型属性”对话框,接着单击“精度”项对应的“更改”选项,弹出“精度”对话框,从中将相对精度更改为“0.0005”,如图7-27所示,然后单击“重新生成”按钮,关闭“模型属性”对话框。

978-7-111-49966-4-Chapter07-77.jpg

图7-26 “重新生成失败”对话框

978-7-111-49966-4-Chapter07-78.jpg

图7-27 “精度”对话框

排除故障后成功生成的一个齿槽如图7-28所示。

步骤14:建立曲线图层并隐藏该图层

(1)在功能区“视图”选项卡的“可见性”组中单击“层”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79.jpg,从而使导航区切换至层树显示模式。

(2)在层树的上方单击“层”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80.jpg,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新建层”命令。

(3)在弹出的“层属性”对话框中输入名称为“Curve”,选择模型中的所有曲线(包括渐开线等)作为Curve图层的项目。

(4)在“层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5)在层树上右击Curve图层,从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隐藏”命令。

(6)在“图形”工具栏中单击“重画”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81.jpg

(7)在功能区“视图”选项卡的“可见性”组中单击“层”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82.jpg,使导航区返回到特征模型树的显示状态。此时,模型如图7-29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83.jpg

图7-28 建立的第1个键槽

978-7-111-49966-4-Chapter07-84.jpg

图7-29 隐藏曲线层

步骤15:阵列齿槽。

(1)选择创建的第一个齿槽,从功能区“模型”选项卡的“编辑”组中单击“阵列”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85.jpg,打开“阵列”选项卡。

(2)从“阵列”选项卡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轴”选项,接着在零件模型中选择齿轮零件的中心特征轴(圆柱轴线)A_1。

(3)在“阵列”选项卡中,设置阵列成员数为“125”,角度增量为“360/Z”。当输入角度增量为“360/Z”并按<Enter>键时,系统会弹出图7-30所示的对话栏来询问是否增加该特征关系,单击“是”按钮。

978-7-111-49966-4-Chapter07-86.jpg

图7-30 确定添加特征关系

(4)单击“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87.jpg,阵列齿槽的效果如图7-31所示。

步骤16:创建拔模特征。

(1)单击“拔模”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88.jpg,打开“拔模”选项卡。

(2)结合<Ctrl>键选择图7-32所示的零件面。

978-7-111-49966-4-Chapter07-89.jpg

图7-31 生成所有齿槽

978-7-111-49966-4-Chapter07-90.jpg

图7-32 选择要拔模的零件面

(3)在“拔模”选项卡中单击“拔模枢轴”收集器978-7-111-49966-4-Chapter07-91.jpg,将其激活,接着选择图7-33a所示的零件面定义拔模枢轴。

(4)在“拔模”选项卡的拔模角度尺寸框978-7-111-49966-4-Chapter07-92.jpg中输入“-atan(1/15)”,并按<Enter>键,确认后系统自动计算该函数的值为3.8,此时如图7-33b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93.jpg

图7-33 指定拔模枢轴与拔模角度

a)指定拔模枢轴 b)设置拔模角度

(5)单击“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94.jpg

步骤17:继续创建拔模特征。

将齿轮翻转到腹板的另一面。以与步骤16同样的方法创建所需要的相同拔模角度的拔模特征。

步骤18:创建倒角特征。

(1)单击“倒角”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95.jpg,打开“边倒角”选项卡。

(2)在“边倒角”选项卡中选择边倒角标注形式为“D×D”,在“D”尺寸框中输入“1.5”。

(3)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择图7-34a所示的轮廓边。

(4)单击“倒角”选项卡中的“完成”按钮978-7-111-49966-4-Chapter07-96.jpg,完成的渐开线直齿圆柱大齿轮如图7-34b所示。

978-7-111-49966-4-Chapter07-97.jpg

图7-34 创建倒角特征

a)选择多条边参考 b)完成边倒角特征后的模型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