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射线法在信道和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射线法在信道和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5-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一些发射射线,利用接收球面确定有关的实际接收机的位置。图4.5 标准情况下的信道损失图4.6 450m和550m之间100m高的导电层下的路径损失1.高斯光束参考文献[TaLH02]采用光束发射的方法来计算室内环境中的场。射线跟踪方法也可以用来确定材料的介电常数。

这里对两个根本不同的方法加以区分。一种是使用不定位于空间但占据整个空间的射线(从而满足麦克斯韦的假设)。这种高斯射线可能实现。我们将在第一部分讨论这个问题。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射线作为一个整体(平面、柱面或球面波)满足麦克斯韦方程,这种现象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有些方法确实能完全追踪射线并计算出不同的反射和衍射点,这是一个繁琐的几何程序。另外一些发射射线,利用接收球面确定有关的实际接收机的位置。

978-7-111-35072-9-Chapter04-6.jpg

图4.5 标准情况下的信道损失

978-7-111-35072-9-Chapter04-7.jpg

图4.6 450m和550m之间100m高的导电层下的路径损失

1.高斯光束

参考文献[TaLH02]采用光束发射的方法来计算室内环境中的场。首先使用Gabor框架把源场分解成一束波场。这个过程完全等效于平面或圆柱波的天线场的分解。推导高斯光束在平面边界的反射表达式并用于计算在毫米波频率(57~59MHz)下室内的通道情况。事实上,对于这些频率,衍射是可以忽略的,因此这里没有考虑衍射。在小型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证实了过程的有效性,甚至只要满足主要通道测量准确条件即可。

2.几何光学模型(https://www.daowen.com)

许多文献对此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其在(移动)通信世界的应用。4.3节描述了用统一的衍射理论(Uniform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做进一步研究,这是众多研究中的一种,而另外的一些提供了如衍射之类的具体的波现象的处理,我们将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参考文献[GLBM02]用几何光学方法计算风力对通信安全系统(像雷达)的影响。注意一些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根据研究系统离涡轮的距离得出的。

1)在有限的地理范围缩小该系统的范围,深阴影衰落将变成一个平滑阴影衰落。这种效应还会大大降低频率,因此它只对雷达系统比较重要。

2)雷达系统的虚假回波(幻象)发生区域。

在这篇文献中,还要讨论通信系统延迟差以及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Framework,RDF)的准确性。这两者对于调查涡轮的停放位置和所考虑的系统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涡轮机放置的位置过于接近系统,那么这两者将可能非常重要。最后,我们用一种时间方法研究工作在312kHz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GPS)中涡轮停放位置的影响。在特定位置下,朝向大海传输的波有很大的改善,就像低频率天线寄生作用一样。参考文献[LiTC05]用球面波近似方法进一步量化三维地区,在三维地区有4个不同种类的假回波可能会出现。参考文献[HH-BW01]用一个简单的射线光束预测工具评估市区里的路径损失。此结论被用于UMTS的负载规划。在这几篇文献中,参考文献[ElVa03]对经典UTD理论进行了扩展。在这里推导了一种有损电介质楔理论,以兼顾入射角和衍射角的乘法因素。只用平面波菲涅尔反射系数就显著改善了有损介质的衍射场。

另一篇参考文献[TrLC04]则详细说明了经典三维射线曲面跟踪方案。其中最困难的部分不是处理繁多的衍射电磁场,而是如何找到一个快速的方法来确定对这个曲面波的反射点。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一个柱面。在发射机-接收机距离准确度在0.1%的具体情况下,迭代过程收敛包含6个步骤。参考文献[RoMJL04]涉及一个。它利用的是一个满足上述天线的位置、水平、低于刀刃平面的球面波。该结果与夏贝尔托尼结果吻合,并在最多2.27dB范围内是精确的,同时多边缘衍射解决方案需要更少的计算时间,参考文献[DeHS03]描述了使用全3D GTD的理论分析MIMO的一般过程。在这里,通过简化单跳反射几何离散数(被称为散射)提高了效率。与现实在1.95GHz和120MHz带宽的测量结果相比,只是通过调整簇散射的大小、散射系数的数目和莱斯因子K,在半开放环境中单跳回波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准确度。

射线跟踪方法也可以用来确定材料的介电常数。事实上,参考文献[JKVW05]是在不同入射角,利用简单幅度反射测量合适的平面墙壁介电常数。通过引入散射系数,它甚至有可能把散射辐射引入到反射模型,给人一种更为现实的散射场表示,从而如预期的对平板墙有一个较小(0.05)的增值,对更加不规则的农村建筑的墙壁增值能达到0.4(见参考文献[EFVG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