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是指从施工准备工作开始,至工程竣工移交,到保修期满为止,对施工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送电线路施工可分为施工准备、施工、竣工移交、工程保修四个阶段。
1.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施工准备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可以说是决策阶段,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准备文件、资料等软件部分;在工程中标并签订施工合同后,由公司领导层依据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工程施工进行决策,提出工程施工计划,制定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目标,并提出施工准备计划和要求,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布置,而后由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落实。
(1)施工组织及培训。
1)确定施工组织机构,配置各类人员。
2)制定劳动力计划,签订用工合同。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知识的岗前培训。
4)对合同工、临时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5)制订培训计划,进行特殊工种培训。培训内容见表3-1-7。
表3-1-7 工程培训内容表
(2)技术资料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整理所发现的问题,为参加施工图纸交底、会审作准备。
2)编制和修改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3)制定技术标准,分期编写施工技术措施。
4)结合工程实际特点,补充完善作业指导书。
5)编制材料计划。
6)提出施工机具表。
7)提出各种原材料的检验计划。
8)进行新技术、新工艺试点。
9)准备各种施工记录、表格。
(3)质量管理准备。
1)制定质量目标、质量计划。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管理制度。
3)制定质量检验计划。
4)制定质量奖惩办法。(https://www.daowen.com)
5)准备质量记录表格。
(4)安全管理准备。
1)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安全监督检查计划。
4)制定安全奖惩制度。
5)编写跨越铁路、公路、电力线等特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准备安全记录表格。
(5)物资准备及施工机具准备。
1)编制工程总材料表。
2)落实订货合同。
3)提出加工订货计划。
4)制定材料供应计划。
5)落实大件运输方式和到货地点。
6)提出大型机械使用计划,积极进行准备。
(6)经营计划。
1)编制工程预算。
2)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解,并进行成本预测。
3)编制经营计划,提出控制成本措施。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进行动态管理,搞好综合平衡,通过监督、检查、对比分析等手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使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真正落实。这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可以概括为“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四控制”即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两管理”即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即协调各方关系。做好这些管理工作,保证完成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各项目标。
3.竣工移交阶段
工程竣工移交阶段要对施工成果进行全面检验,是工程施工的收尾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做好竣工移交准备工作,包括现场清理,遗留问题的处理,消除缺陷,整理竣工资料,组织移交班子配合验收移交;清理现场施工剩余材料并进行回收,对工器具进行清理保养做好回收入库工作;搞好工程总结及各种管理资料的整理与归档;清理并处理各种对外关系和经济手续,不给运行单位遗留问题。
4.保修阶段
在保修期内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积极进行处理,保修期满,应及时进行回访,主动征求运行单位意见,不断改进施工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