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区域化”是指某一研究对象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般情况下,区域化现象主要用区域化变量进行描述。在自然界,大部分事物都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化分布特征,例如某一矿物的空间分布,生态学中的物种种群的空间分布,土壤学中的重金属元素、养分、盐分等的空间分布等,这些对象的研究都离不开区域化变量理论。Matheron将区域化变量定义为:以空间点x的3个直角坐标xu、xν、xω为自变量的随机场Z(xu,xν,xω)=Z(x),称之为区域化变量,或区域化随机变量[5]。与普通随机变量不同的是,区域化变量是普通随机变量与位置有关的函数,它是普通随机变量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特定点的取值,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对于某一空间点的变量而言,其取样之前为纯随机变量,但是取样后就是一个普通的三元函数值。这一理论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中定义的普通随机变量的概念一样。从纯数学角度来看,区域化变量是一个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函数,此函数具有不确定性。区域化变量既具有结构性,又具有随机性。例如在空间相邻两点x和x+h(h为空间距离)处的样本值Z(x)与Z(x+h)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相关,且这种自相关程度依赖于h的大小与变量特征。在分析某一特定对象时,该变量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限制性,一定水平的连续性和一定程度的各项异性。为了能够用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区域化变量,G.Mathro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空间协方差函数(Covariance Function)和变异函数(Variograms),尤其是变异函数能同时模拟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和结构性,从而为严格的数学方法解决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和结构性提供了基础。(https://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