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性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性的影响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合金元素对焊缝热影响区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程度示于图6-32。这些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焊接性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碳当量来表征。这里应当指出,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性的影响

1.碳的影响

碳对钢焊接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显著地提高了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峰值。焊接热影响区的最高维氏硬度与钢中碳含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HVmax=937w(C)%+284(6-12)

在实际的焊接接头中,热影响区的硬度峰值要比按式(6-12)计算的数值低,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近缝区的冷却速度只能促使产生部分的马氏体转变。

其次,碳降低了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Ms和Mf,如图6-31曲线所示。马氏体转变温度的高低对钢的冷裂倾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碳的质量分数较低时(0.2%以下),钢的马氏体转变点较高,基本上在450℃以上,焊接热循环会对马氏体产生回火效应,而降低了马氏体的硬度。碳含量较高时[w(C)>0.25%],则可能形成对冷裂纹敏感的针状马氏体组织。

2.合金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影响

在低合金结构钢中,最常见的合金元素有Mn、Si、Cr、Mo、V、Ti、B、Ni等。这些合金元素对焊缝热影响区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程度示于图6-32。

978-7-111-39698-7-Chapter06-109.jpg

图6-31 钢的碳含量与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关系

978-7-111-39698-7-Chapter06-110.jpg

图6-32 合金元素对热影响区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由图6-32可见,合金元素Mn的影响最大,其次是Mo、Cr、V等元素。这些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焊接性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碳当量来表征。目前,在焊接工程界最常用的碳当量计算公式为:

978-7-111-39698-7-Chapter06-111.jpg

按式(6-13)计算的碳当量与热影响区最高硬度之间存在下列经验关系:

HV=1200CE-200(6-14)(www.daowen.com)

按现行公认的准则,低合金钢热影响区最高容许硬度为350HV,如果超过此临界值,就可能出现冷裂纹。由此推算出的临界碳当量为0.45%,当钢的碳当量高于此极限值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焊接工艺措施,防止焊接冷裂纹的形成。

这里应当指出,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在w(C)低于0.1%的微合金钢中,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的影响程度要小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碳当量应按式(6-15)计算:

978-7-111-39698-7-Chapter06-112.jpg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的计算式为:

HVmax=1050w(C)+47w(Si)+75w(Mn)+30w(Ni)+31w(Cr)+90(6-16)

此外,热影响区的硬度还取决于它的冷却速度,图6-33示出碳当量与冷却时间t8/5之间的关系。随着碳当量的增高,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达到350HV的冷却时间t8/5成比例延长。换句话说,在较高的碳当量下,即使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较低,t8/5在20s以上,其最高硬度也可能达到或超过350HV。

由此可见,为改善低合金钢的焊接性,应尽可能地降低钢中的C和Mn、Cr、Mo、V等合金元素,而利用低碳、多组元合金化技术和热处理强化工艺来保证钢材所要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按上述冶金学原理,成功地开发了低碳、微合金,无焊接裂纹倾向的高强度钢,并在一些重要的焊接结构中得到实际的应用。表6-45列出了现代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典型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978-7-111-39698-7-Chapter06-113.jpg

图6-33 碳当量与最高硬度达350HV的冷却时间t8/5之间的关系

表6-45 低碳微合金结构钢的典型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978-7-111-39698-7-Chapter06-114.jpg

(续)

978-7-111-39698-7-Chapter06-115.jpg

注:Q1、Q2、Q3钢是淬火+自回火型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