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食品安全管理: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贮存和检查》

《食品安全管理: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贮存和检查》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发现原料和包装材料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向本企业所在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贮存方面需要根据原料和包装材料的保持贮藏的要求来进行。应定期对仓储设施定期清洁和实施有效的虫害控制,以避免原料和包装材料受到污染及破坏。库存原料和包装材料须定期检查,对品质可能发生变化的原料及包装材料应定期抽样检查确认品质,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和包装材料。

《食品安全管理: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贮存和检查》

首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原料和包装要求须符合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一般要求:应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验收、运输和贮存管理制度,确保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不得将任何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

1.解读

在这方面,要求企业建立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中涵盖供应商选择、审核和评估的流程,确保企业在合格供应商的名单中采购食品原料和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审核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报告,现场审查。供应商的选择,审核和评估时确保原料的安全性控制,来源安全可靠的有效方式。供应商的确定以及变更往往需要进行质量安全评估,并需经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批准。

采购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实行许可管理的食品相关产品还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发现原料和包装材料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向本企业所在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此外还要注意,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不同的产品类型对食品原料还有一定要求,比如特殊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不应使用氢化油脂、严禁辐照处理或使用辐照处理的原料等。

对直接进入干混合工序的原料,应充分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避免因破包受污染的物料投入使用,而引起对产品的污染和生产环境的污染。原料包装若发现有虫害或其他污染的痕迹,应立刻进行有效隔离,并调查其受影响的范围和虫害的来源,必要时还需要评估原料的微生物污染的情况,确保种产品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对大豆原料应确保脲酶阴性作为指标。上述具体指标在原料供应商产品质量标准和工厂原料的验收标准中要有体现。

企业对原料和包装材料供应商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流程和安全措施进行定期评估,确认其合规并受控;还可以直接定期进行现场评审或对流程进行监控,能进一步保证原料和包装来源的安全。

2.与药品GMP的比较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药品的管理也有相似之处,如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这就都包括了供应商的选择、审核和评估,确保企业在合格供应商的名单中采购原料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的确定以及变更往往需要进行质量安全评估,并须经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批准。这是从源头保证食品或药品的质量安全。

略有不同的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GMP还强调了进入干混合工序的原料需确保包装完整性、无虫害及微生物污染等。药品GMP在此方面的规定还包括要求建立物料和产品的操作规程,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正确接收,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且对于物料的接收、储存等的信息记录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尤其强调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包括药材)、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验收等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

1.解读(www.daowen.com)

为了确保原料和包装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需要严格按照其自身的储运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引入质量安全隐患。

需要根据原料和包装材料的类型、特性、运输季节、距离和保藏的特殊要求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避免阳光直射、风雨、高温、高湿和外界环境如物理撞击对原料和包装材料带来的质量损害。不应与有毒有害品或其他化学物品混装、混运,还要注意避免和有气味的物品一同运输导致串味。装产品前需要清洁运输工具,必要时灭菌消毒或熏蒸,装运所用的工具的清洁卫生也要注意。

贮存方面需要根据原料和包装材料的保持贮藏的要求来进行。要考虑仓储区的温度、湿度、避光和通风要求,并定期监控和记录温、湿度。贮存时物料应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应定期对仓储设施定期清洁和实施有效的虫害控制,以避免原料和包装材料受到污染及破坏。

贮存期间需要按照原料和包装材料的特点和性质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码放,并且要有明确标识,标明相关信息和质量状态,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库存原料和包装材料须定期检查,对品质可能发生变化的原料及包装材料应定期抽样检查确认品质,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和包装材料。合格物料的使用应遵照“先进先出”或“效期先出”的原则。对食品添加剂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实施专人负责操作和管理,设置专库或专区存放,确保和其他物料进行有效区分和分隔,避免转运过程中的差错和其他混淆风险。使用专用登记册或仓库管理软件记录添加剂及营养强化剂的名称、进货时间、进货量和使用量和有效期限。需要确保相应记录的有效、完整和可追溯,有关记录的保存时间应考虑具体产品的有效期,一般需要保存两年以上。对于操作仓库管理软件的人员要设置权限,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

对贮存期间质量容易发生变化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应进行原料合格验证,必要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原料规定的要求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规定的内容。可建立相应的进货验证制度,注意保存相关记录、报告以及接受或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等。

含有过敏原的原材料需要确保以有效的措施和其他物料分区摆放,做好标识标记;条件允许可设置专库或专区存放,避免转运过程中的差错和其他混淆风险。

2.与药品GMP的比较

对于运输环节,相比于药品GMP而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GMP对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运输规定更侧重细节,如要求根据其特性来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运输时须避免恶劣环境因素对物料带来的可能损害,运输工具也需要注意清洁及防虫害。在贮存的要求方面,二者类似。贮存时,除了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合适仓储条件(如温湿度控制、光线和通风要求等)外,还须标注状态标识以及定期检查等。而药品GMP未过多提及,比较笼统规定了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应当能够满足其保证质量的要求,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其运输条件应当予以确认。

此外,两份GMP都还强调了特殊食品或药品的储存规定,比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GMP规定食品添加剂及营养强化剂须专人负责操作管理,确保能与其他物料进行有效区分和分隔,避免转运过程中的差错和其他混淆风险。药品GMP提到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包括药材)、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贮存和管理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