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铸钢模具的热处理及应用探析

铸钢模具的热处理及应用探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铸钢制小型模具的热处理工艺与普通模具钢相同。铸钢热锻模采用高温淬火+高温回火后有利于提高回火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减轻热疲劳倾向。渗硼可提高铸钢热锻模高温硬度及热疲劳强度,弥补铸钢模具表面脱碳缺陷。由于锻模尺寸大,故选用局部膏剂渗硼法。渗层深度为0.1~0.2mm。ZG55CrMnMo铸钢汽车转向节终锻模经渗硼处理后,模具寿命由1200件提高到2000件。

铸钢模具的热处理及应用探析

一般铸钢制小型模具的热处理工艺与普通模具钢相同。锻模、水压机砧模等大型与特大型模具零部件,为保证获得要求的力学性能,常采用ZG55CrMnMo、ZG6CrMnMo、ZG50CrNiMo、ZG5CrMnMoV等钢制造,它们具有良好的淬透性,通常采用正火和高温回火等,以提高模具的整体性能。

铸钢热处理工艺如下:

1)正火。830~880℃加热奥氏体化后,立即在空气中冷却或进行喷雾冷却。

2)高温回火。630~690℃加热并保温适当时间,炉冷至500℃以下出炉空冷。

实例 ZG55CrMnMo铸钢的正火+高温回火工艺。正火:500℃×2h、680℃×5.5h两次预热,870~880℃×9h加热后出炉空冷。高温回火:680~700℃×8h加热后,炉冷至500℃以下出炉空冷。(www.daowen.com)

3)高温淬火+高温回火。铸钢热锻模采用高温淬火+高温回火后有利于提高回火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减轻热疲劳倾向。

实例 ZG55CrMnMo铸钢模具高温淬火回火工艺:500℃预热,以50℃/h加热速度加热至840~850℃,保温5~6h后出炉,在空气中预冷至780~800℃入油淬火,立即回火,以30℃/h加热速度加热至回火温度480~530℃,保温8~10h。

4)表面合金化处理。采用铸件表面合金化工艺来提高铸造模具耐磨性,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用铸造方法实现表面合金化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吸附法,即采用负压或磁力等合金粉末吸附在铸型的特定部位,再注入母材金属而形成表面合金化复合材料;另一种方法是合金膏剂涂敷法,即用有机或无机黏结剂将合金粉末调成糊状涂敷在铸型的表面,浇注后在铸件表面形成合金层。

5)渗硼。渗硼可提高铸钢热锻模高温硬度及热疲劳强度,弥补铸钢模具表面脱碳缺陷。由于锻模尺寸大,故选用局部膏剂渗硼法。在型腔表面涂覆一层3~5mm厚的渗硼剂,采用箱式电阻炉渗硼。ZG5CrMnMoV铸钢模具渗硼工艺:500℃×2h预热,以50℃/h加热速度加热至渗硼温度,并进行880~900℃×5~6h+840~850℃×5h渗硼,预冷至780~800℃后入油冷却,并立即进行480~530℃×6~10h回火。渗层深度为0.1~0.2mm。ZG55CrMnMo铸钢汽车转向节终锻模经渗硼处理后,模具寿命由1200件提高到2000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