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石质文化遗产监测技术导则中文版的感受

石质文化遗产监测技术导则中文版的感受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暴露在室外的石质文物劣化的进程亦在加速,已到需要抢救的境地。我国文物保护的不少实例中,也在使用德国生产的各种保护材料,因其性能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颇具优势。从2008年开始,德国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选拔了10个单位,将其下的科学家组成团队,联合展开“石质文化遗产受人为环境污染的影响——长期监测风化和保护状况的方法和技术标准研究”课题。

石质文化遗产监测技术导则中文版的感受

首先要对在百忙中抽空翻译石质文物保护方面德文书籍的戴仕炳教授等译者表示钦佩和赞扬。除了科技情报检索、学术会议交流外,专著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与交流渠道。在我国通晓德文又熟悉文物保护的人才太少,此书的出版尤显珍贵。

目前,全球环境污染与恶化问题突出,各国已普遍关注并着手共同治理。暴露在室外的石质文物劣化的进程亦在加速,已到需要抢救的境地。研究防止其劣化的防护材料不失为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我国文物保护的不少实例中,也在使用德国生产的各种保护材料,因其性能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颇具优势。近40年来,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意大利,在石质文物保护理念、实验研究水平及检测技术等方面有巨大的进展,与我国文物保护机构及人员的合作交流也越来越多。从2008年开始,德国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选拔了10个单位,将其下的科学家组成团队,联合展开“石质文化遗产受人为环境污染的影响——长期监测风化和保护状况的方法和技术标准研究”课题。课题着重研究在文物上使用保护材料后出现的有待处理的问题。课题团队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建立标准以评估保护措施是否有效以及如何应用这些保护措施等方面,获得了详细、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便写成了这本导则。

本书以“技术导则”为题,介绍了多种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此外,书中内容还提及对使用材料的可能性与局限性的评估。在写作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如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可行的质量评估体系和档案记录标准格式等。他们将跟踪保护的效果提高到未来的保护策略高度,这带来很多启发。对于当前我国的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程,要保证其质量和可持续性,研究过去实施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有效,以及存在什么问题是急需的。因此,需要跟踪以往所做过的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即连续不断地对它进行检测、记录它的变化,判断文物是否需要小修小补,或者全面修复。这要求对维修的对象及环境、使用的防护材料与实施工艺有详细的了解,而对实施效果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测评估。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之后进一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延续文物的寿命,而这些措施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具有可持续性。

在如何对各种保护修复措施进行评估方面,书中做了详细阐述。主要依据是连续至少10年的历史修缮档案记录,并要求施工方有资质保证。评估内容包括:憎水处理后的耐久性,硅酸乙酯固结的耐久性,合成树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在固化、裂隙修复、缺损修补中的耐久性,丙烯酸树脂透固、无机材料修补的长效性,勾缝材料,清洗材料,排盐材料,作为保护层和耐磨层的涂漆与清漆等。同时引用了大量实践案例来验证其有效性、持久性,以及存在的弊病。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确定哪些是必要的措施,哪些是不必要甚至是有害的措施。病害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早进行预防,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病害,规避更多精力与财力的浪费。

书中介绍常用的检测方法,并非全是借助高科技实现的方法,一些被提到的简单方便的方法如毛刷、胶带等测试方法也同样有效且实用。此外,超声波、红外热成像仪、钻入阻力仪、卡斯特瓶、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检测方法书中亦有提及。我们也经常会用到这些方法,但在实践中却缺乏统一规定的操作标准,往往能看到各个实施报告或论文各说各话。再联想到一些遗产地将监测工作与预防性保护几乎是画等号的想法,虽然用了很多的监测设备,但仍旧缺少对数据、原因和对策的分析与研究,更忽视了对石质文物实施保护后的跟踪、评估,以至于无法总结出哪些测试方法是实用、可靠的,也无法对这些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持久性进行细致、科学的评估。而改善的第一步,就是要统一规范测试方法与标准,使其成果有可信度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

另外,第5章的11则案例分析,更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提到了更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本书大量实践案例说明:保护材料的使用是石质文物保护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使用有效且实用的研究、检测方法,对以往实施的保护维修工程进行监测——追踪、评估、总结,以指导未来的保护策略。(www.daowen.com)

译者还在书后附上专业术语的中德文对照表,便于读者学习与交流。当然,本书中列出的实践案例发生在德国,我们要着重领会其理念与精神,在保护方法与监测方案、检测技术上,还是要结合我国的实情进行筛选与创新,尤其在预防性保护中,除了化学的方法外,还要考虑综合使用物理的、生物的与环境改善方面的其他方法。

以上是我读完译本的感言,也许有不全面、不准确之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德国科学家在石质文物保护方面的理念,在保护实践与保护方法上严谨、科学的精神,实在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黄克忠

2016年8月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