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燃烧热化学及其对燃料低热值的影响

燃烧热化学及其对燃料低热值的影响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式(2-2)表示1kmol碳与1kmol氧进行化学反应后,产生1kmol的二氧化碳以及与碳的热值成比例的热量。折算到每千克燃料则有按照低热值的定义,式右端给出的放热量即为燃料的低热值。L0空气与1kg燃料的比值l0称为化学计量空燃比,或简称理论空燃比,其数值与L0相等,单位可以写作kg空气/kg燃料或表达为无因次量。人们将其定义为标准条件下,每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并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

燃烧热化学及其对燃料低热值的影响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等)缸内的燃烧,实质上就是进入燃烧室燃料中可燃成分(主要指碳氢元素)和进入缸内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放热反应的过程,在产生新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将燃料中贮存的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使气体膨胀做功。

在理论情况下,若燃料中除碳(C)、氢(H)外,不含氧(O)及其他有害杂质,如硫(S)等,而且有足够的时间与条件使燃烧反应完全,那么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CO2)及以水蒸气形式存在的水分(H2 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O2+热量

12kg 32kg 44kg 407.27MJ (2-2)

H2+O2/2=H2O(蒸汽)+热量

2kg 16kg 18kg 241.97MJ (2-3)

式(2-2)和式(2-3)各分子下面标注的数值是按照碳、氢和氧等元素分子量,即摩尔质量(C=12,H2=2,O2=32)确定的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例,其单位可以用kg表示,也可以用kmol表示,所谓mol或kmol就是用g或kg为单位,表示的数值上等于其分子量的某物质的量。例如,式(2-2)表示1kmol碳(12kg)与1kmol氧(32kg)进行化学反应后,产生1kmol的二氧化碳(44kg)以及与碳的热值成比例的热量。

假若碳氢燃料中含有n碳原子m氢原子,则其分子式为Cn Hm,于是就可以参照化学反应方程式(2-2)和式(2-3)中的相对质量比例,将燃料Cn Hm的燃烧方程式写为

式(2-4)表示(12n+m)kg燃料完全燃烧,需要(32n+8m)kg的氧,产生44nkg的二氧化碳,9kg的水蒸气以及(407.27n+241.97m/2=407.27n+120.99m)MJ的热量。折算到每千克燃料则有

按照低热值的定义(见2.1.1节),式右端给出的放热量即为燃料的低热值(Hu)(不包括水蒸气凝结时放出的汽化潜热)。但应当说明,在按式(2-4)和(2-5)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时,是将其中以化合状态存在的碳氢元素看做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且各自按式(2-2)和式(2-3)发生氧化反应的,但没有扣除打开碳氢化合键所需的能量,故这里给出的燃料低热值要略大于实测值,不过误差不是很大。

式(2-5)左端第二项是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氧气量,由此便可以确定燃料燃烧时理论上的空气需要量L0,所谓理论空气量,定义为1kg燃料正好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单位也是kg。L0(kg)空气与1kg燃料的比值l0称为化学计量空燃比,或简称理论空燃比,其数值与L0相等,单位可以写作kg空气/kg燃料或表达为无因次量。由于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比例为23.2%(其余主要为氮气),因此对于单纯的碳氢类燃料CnHm,可以写

L0=l0kg)

作为具体实例,我们可以根据式(2-5)和式(2-6),计算出评定柴油着火性能的几种标准燃料的Hul0分别为

十六烷和七甲基壬烷(C16H34n=16,m=34):Hu=47.04MJ/kg,l0=14.95kg/kg;

α-甲基萘(C11H10n=11,m=10):Hu=40.07MJ/kg,l0=13.11kg/kg。

从以上分析可知,若碳氢燃料准确的分子式已知,则不难估算出其理论空气需要量L0或理论空燃比l0和燃料的低热值,但是实际上从石油提炼的各种液体燃料(例如柴油)作为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难于准确地确定其中碳、氢元素的原子数,即很难知道其准确的分子式。另一方面,人们却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得到各元素的质量比,于是人们也可以同样按照以上的思路,写出估算理论空燃比l0和燃料的低热值Hu的公式。为此,还应考虑燃料中含有的氧与其他可燃成分(如硫)以及水分的影响。

假定经化学分析,得知某液体燃料中的碳、氢、氧、硫和水分的重量百分率分别为gCgHgO,gS和gW,于是参照式(2-2)和式(2-3),再参照:(www.daowen.com)

S+O2=SO2+热量

32kg 32kg 64kg 322MJ (2-7)

H2O(水)=H2O(蒸汽)-热量

18kg 18kg 18×2.51MJ=45.18MJ (2-8)

则可写出燃料的理论空燃比l0和低热值Hu分别为

在以上的l0Hu表达式中,gCgH表示燃料中的碳、氢质量组分,它们是空气易燃的主要成分与热量的主要供给者,无需再作说明。gS代表有害物质硫可以参加燃烧,需要一定的空气,也产生一定的热量,它在一般汽油与柴油中含量很少,可以不计,但在含硫量高的重油中(有时高达5%)必须加以考虑。gW代表燃料中所含的水分,燃烧后变成水蒸气,要吸收一定热量(汽化潜热,其值为2.51MJ/kg),同时也只有在重油或渗水量较大的乳化柴油中才需考虑。gO代表燃料中的含氧量,在汽油中几乎不存在,在柴油中含量也很少,但在含氧燃料中必须加以考虑,它对l0的影响十分明显,因为燃料中的氧气能够代替一部分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因此需在式(2-9)中加以扣除,但含氧量对Hu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其实质是氧在燃料中会与一部分氢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化学键(如OH离子根),从而抵消了这部分氢所能释放的热量。

据统计,国产柴油中轻柴油的质量组成约为gC=87%,gH=12.6%,gO=0.4%(按2003年车用柴油标准,水分很少,S≤0.05%,均略去不计),代入式(2-9)和式(2-10)后可得

这里求得的l0Hu与前面按式(2-5)和式(2-6)求出的十六烷或七甲基壬烷与α-甲基萘的平均值非常相近。

前已说明,由于在估算热值的公式中没有考虑打开燃料内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而燃烧放出的能量又视外部条件(温度与压力)而异,因此,准确的燃料热值难于用计算方法确定。人们将其定义为标准条件下(101.3kPa,298.15K),每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并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实际测量值往往要略低于式(2-10)的估算值(相当于将计算值乘以0.96~0.99的系数)。

在一般工程应用中,对于轻柴油可以采用l0=14.3(14.1~14.5)和Hu=42.7(42.5~42.9)MJ/kg。以上分析的燃料理论空燃比l0与热值Hu是研究内燃机燃烧过程的重要前提。Hu表示燃料燃烧所能释放出的能量,直接影响机器的动力性能。而内燃机所能燃烧的燃料量,又受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量的制约,为此除了理论空燃比l0以外,还应当引入实际空燃比α和过量空气系数ϕa的概念:

实际空燃比α,即实际进入内燃机气缸的空气质量L(kg)与燃料质量M(kg)之比,即

其值可能大于l0,也可能小于l0αl0之比即为过量空气系数ϕa,即

ϕa=1表示燃烧时空气与燃料之间的关系正好为化学计量空燃比,即理论空燃比l0,燃料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为标准混合气;ϕa<1表示供给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需要量,相当于浓混合气,ϕa>1表示供给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需要量,相当于稀混合气。

需要说明的是,柴油机必须在过量空气系数ϕa>1的情况下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