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服装规格与尺寸参考

服装规格与尺寸参考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中,必须使用标准统一的服装尺寸规格。服装号型系列是服装在设计、生产和选购时的依据,并以国际通用净尺寸表示。儿童服装号型无体型之分。而领围、总肩宽、臀围的数值再加上放松量为服装围度规格。

服装规格与尺寸参考

我国第一部《服装号型》国家标准诞生于198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实施。为研制我国首部《服装号型》标准,国家轻工业部于1974年组织全国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国21省市进行了40万人体的体型调查,其对象包括农民、轻、重工矿企业及商业、机关、文艺、卫生、街道居民、大专院校、中小学生、幼儿园托儿所等的各类人员。其年龄对象为:1~7岁的幼儿占10%,8~12岁的儿童占15%,13~17岁的少年占15%,成人占60%。调研测量了人体的17个部位,测量数据以人体净体的高度、围度数为 准。调研所得的数据由中国科学数学研究所汇总,从17个部位数据中男子选择12个,即上体长、手臂长、胸围、颈围、总肩宽、后背宽、前胸宽、总体高、身高、下体长、腰围臀围;女子增加腰节高和后腰节高,为14个部位的数据。这些数据经整理、计算,求出各部位的平均值、标准差及相关数据,制定了符合我国体型的服装号型标准。

第一部《服装号型系列》标准经过十年的宣传和应用,又增加了体型数据,于1991年批准发布,标准代号为:GB 1335.1—1991《服装号型》国家标准。1991年发布的《服装号型》使用7年以后又作了修改,这就是GB/T 1335.1—1997《服装号型 男子》,GB/T 1335.2—1997《服装号型 女子》和GB/T 1335.3—1997《服装号型 儿童》三个服装号型标准。服装号型国家标准自实施以来对规范和指导我国服装生产和销售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批量生产的服装的适体性有了明显改善。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人口的社会结构、年龄结构在不断变化,消费者的平均身高、体重、体态都与过去有了很大区别,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穿着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原有的服装号型已不能完全满足服装工业生产和广大消费者对服装适体性的要求,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修订服装号型国家标准并完善相关应用技术将对我国的服装贸易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和保护作用。

1.我国的服装尺寸规格

我国最新修订的“服装号型国家标准”日前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 男子》和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于2009年8月1日起实施。GB/T 1335.3—2009《服装号型 儿童》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中,必须使用标准统一的服装尺寸规格。尺寸规格不仅是批量生产服装时规格设定的依据;也是消费者选购合体服装的标识;同时还是服装质量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尺寸规格表按其用途通常分为两类,即实际尺寸表和成衣尺寸表。实际尺寸表由测量人体后所得数据汇总而成,如国家颁布的统一号型标准就属于这一类,它是纸样设计的尺寸来源依据;成衣尺寸表是测量成衣主要控制部位尺寸所得的尺寸表,如服装质量检验尺寸表等,是衡量成衣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

服装号型系列是服装在设计、生产和选购时的依据,并以国际通用净尺寸表示。号表示人体总高度,表示服装长度的参数;型表示净体胸围或腰围,表示服装围度的参数,均取厘米数。根据人体胸围与腰围之间的差数大小,将人体划分为Y、A、B、C四种类型(Y——宽肩细腰,属扁圆形体态、A——正常,属扁圆形体态、B——偏胖,属圆柱形体态、C——胖,属圆柱形体态)。儿童服装号型无体型之分。有关体型分类的代号及其胸腰差范围见表1-3。

表1-3 体型分类代号及范围 单位:cm

(1)号型标志:服装成品上必须要有号型标志,其表示方法为号的数值写在前面,型的数值写在后面,中间用斜线分隔。型的后面再加标示体型分类代号。例如,男子上装:170/88A,表示服装适合于身高在168~172cm之间,净胸围在86~89cm之间的人穿着,“A”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在12~16cm之间的体型。又如,女子下装:160/68A,表示该号型的裤子适合于身高在158~162cm,净腰围在67~69cm之间的人穿着,“A”表示胸围与腰围之差在12~16cm之间的体型。儿童没有体型分类,儿童上装:145/68,表示:号(身高)/型(净胸围);儿童下装:145/60,表示:号(身高)/型(净腰围)。

(2)成人号型系列:把人体的号和型进行有规则的分档排列,即为号型系列。号的分档为5cm(130cm以下儿童分档为10cm),型的分档为4cm、2cm。把号的分档和型的分档结合起来,分别有5·4系列和5·2系列,其写法为号的分档数写在前面,型的分档数写在后面,中间用圆点分开,不能写成5—4系列或5/4系列。号的分档是指人体身高的分档,不是服装规格中衣长或裤长的分档。以5·4系列为例:表示号的分档为5cm,型的分档为4cm,即:号(人体高):160、165、170、175、180等,型(人体的围):80、84、88、92、96等。

(3)儿童的号型系列:儿童服装中的7·4与7·3系列,用于身高52~80cm的婴儿,指身高以7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儿童服装中的10·4与10·3系列,用于身高80~130cm的儿童,指身高以10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以3cm分档。儿童服装中的5·3与5·4系列,用于身高在135cm以上的男童和女童,指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与腰围分别以4cm和3cm分档。

(4)控制部位:控制部位数值是“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和“号型系列”组成一个整体,是设计服装规格的依据。在长度方面的控制部位有:身高、颈椎点高、全臂长、腰节高。在围度方面的控制部位有胸围、腰围、颈围、臂围、总肩宽。“服装规格”中的衣长、袖长、胸围、领围、总肩宽、裤长、腰围、臀围等,就是用控制部位的数值加上不同放松量而制定的。为了方便使用,一般可用“号型”中号的百分率加减放松量来确定衣长、袖长、裤长规格。用“型”加放松量来确定胸围、腰围规格。而领围、总肩宽、臀围的数值再加上放松量为服装围度规格。表1-4~表1-14是成年男女和儿童多种体型控制部位的数值(选自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 男子》、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和GB/T 1335.3—2009《服装号型 儿童》)。

2.日本的服装规格尺寸

日本的服装规格尺寸是参照日本工业规格(JIS)制定的,它的特点是以标准人体测量的净尺寸为基础。在女装规格中分普通、特殊和少女三种规格(表1-15),男装以胸腰落差作为划分体型的依据,分为Y、YA、A、AB、B、BE、E七种体型,其中Y型胸腰落差定为16cm,以后每种体型落差依次减少,到E型则是指胸腰落差为零。在此章节男装规格只列出常规体型A型的系列号型(表1-16),其他系列需要时可查询相关书籍

然而,在日本众多的服装企业和设计部门,为了树立各自的“形象和风格”,都不愿束缚于统一的规格。往往是在参考JIS的基础上制订出自己的标准和规格尺寸,较成熟和具代表性的有文化式和登丽美式(表1-17)。文化式的规格以S、M、ML、L、LL表示小、中、中大、大、特大的系列号型,这种规格系列同国际成衣标准相吻合。登丽美式规格只用大、中、小表示。从表中可以发现,文化式的三围比例的差数小,而登丽美式的差数大。这说明文化式适合于大众化的标准,首先是规格较全,其次是尺寸比例接近实体。而登丽美式发挥了个性表现的优势,规格尺寸的比例更为理想化。可见利用规格本身也有个性发挥的余地,这对设计者来说,在尺寸设计上是很有启发性的。

3.英国的服装规格尺寸

英国的服装规格尺寸由英国标准研究所提供,与日本的文化式女装规格相似,但它的规格等级更全、更多,用数字表示。规格号所对应的关键尺寸灵活,提高了选购的机会。在英国女装规格中,除了表示围度的等级和浮动范围外,它还对身高的等级进行了概括的划分。一是身高不超过160cm的妇女,在规格号后面标出“S”;二是身高超过170cm的妇女,在规格号后面标出“T”;一般身高则不作任何标记。在英国常用的传统女装规格是12号、14号及16号三种。英国标准研究所建议把16号作为适合服装厂生产的中等规格,其臀围是100~104cm,胸围是95~99cm,取其中尺寸的平均值,就得出中等规格,上下分别推出等级系列,就完成了作为任何一种服装纸样设计的参考尺寸(表1-18)。这个女装系列规格表属于英国标准尺寸亦符合欧洲标准,更确切地说,它更适合体型发育成熟的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妇女。

英国男子标准人体服装规格是指35岁以下,身高在170~178cm之间的尺寸,身高分档数值为2cm,胸围分档数值为4cm,腰围、臀围分档数值为4cm(表1-19)。

4.美国的服装规格尺寸

美国的服装规格尺寸表中,女装规格分类详细,主要分为四个系列:一是女青年规格系列,它适于年轻苗条的体型;二是成熟女青年规格系列,这个规格属于女青年中较丰满而身高较矮的体型;三是妇女规格系列,是中年妇女的体型标准;四是少女规格系列,它与青年规格相比属于小比例,适合于年轻、矮小、肩较窄但胸部较高、腰较细、发育良好的女性。男女服装规格见表1-20、表1-21。

表1-20、表1-21中胸围的基本尺寸为净胸围加6.4cm的放松量;腰围的基本尺寸为净腰围加2.5cm的放松量,胸腰的两个基本尺寸之差就是基本纸样胸乳省量。臀围的基本尺寸为净臀围加5.1cm的放松量。根据这种尺寸特点,在制作基本纸样时,无须考虑三围的基本放松量。

总之,无论是日本、英国,还是美国的服装规格和标准尺寸,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和表达方式,其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规则表不对单一成品进行任何尺寸规定。国际成衣标准规格也正是依据这一基本要求制定的,因此,上述的规格表和参考尺寸对任何一种服装设计都适用。同时,与国际成衣标准规格配合使用,就可以设计出国际范围流通的成衣制品。要顺利和有效地进行纸样设计,必须正确运用上述尺寸表中的主要部位尺寸制作出基本纸样,其他部位尺寸可作为参考尺寸用。

(www.daowen.com)

本章要点

服装纸样设计也就是服装的结构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是根据人的体型特征,分析服装结构的立体构成和平面裁剪的科学。它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服装设计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工艺学和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它与服装款式设计、工艺制造共同构成了现代服装工程,是服装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方面,纸样设计是款式设计的延伸和完善,是将款式设计的思想及形象思维结果转化成服装平面结构图的工作过程,它将服装的立体造型分解成平面的衣片形状,揭示服装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并可以对款式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科学修改,使服装的造型趋于完美,是款式设计的再创作、再设计;另一方面,纸样设计又是服装工艺制作的前提和准备,为服装的工艺制作提供了全面、科学的裁片、数据和制作指引。因此,服装的纸样设计在整个服装生产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服装纸样的设计方法很多,主要有平面裁剪法和立体裁剪法两大类。

服装纸样设计基础主要了解绘图工具及其在绘图中的规范要求,同时了解工业样板的类型,熟悉纸样设计的结构设计依据、尺寸规格依据、面料依据等,掌握制板设计过程。

服装纸样设计通常根据所需的服装标准来获得必要尺寸,它是理想化的,工业化生产更无须进行个别的人体测量。作为服装设计人员,人体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懂得服装标准中规格和参考尺寸的来源、测量的技术要领和方法,这对一个设计者认识人体—结构—服装的构成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本章习题

1.从实用角度比较纸样设计的平面裁剪法和立体裁剪法。

2.简述点数法和原型法两者的关系。

3.如何区别纸样制图符号中的细实线和粗实线?

4.经向号和顺向号的符号如何画,并指出其差异。

5.定形样板的作用是什么?

6.解释服装号型的标注形式。

基础知识——

基本纸样设计

本章内容:1.欧式女装基本纸样设计

2.日式女装基本纸样设计

3.日式童装基本纸样设计

教学时间:8课时

学习目的:让学生掌握服装基础原型纸样的设计过程;了解各主要部位数据和板型的关系;主要掌握欧式和日式女装原型的设计。

教学要求:掌握服装基础原型纸样的设计方法,熟记原型结构关系;了解各种原型的体型区别和纸样差异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