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兔墩村:群众欢呼的起砂平田筑堡战役

兔墩村:群众欢呼的起砂平田筑堡战役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槽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前所未有的重大任务。群众对此举颇为高兴,甚至兴奋得彻夜难眠。面对以上实际问题,我们兔墩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统一党员、群众思想,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发动群众,坚决完成乡党委、乡政府下达的起砂平田整地任务,不拖后腿。党支部决心以实际行动在万亩起砂战场筑起一座坚强的堡垒。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在组织领导群众起砂平地的同时,加班加点,率先垂范,保质保量完成自家任务。

兔墩村:群众欢呼的起砂平田筑堡战役

兔墩村与中川机场近在咫尺,虽然位于秦王川西南端,但素有秦王川天心地胆之美称。

1989年,中共永登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要在引大工程竣工通水之前,在西槽乡搞出2万亩改砂田为水地的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的样板示范条田。西槽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前所未有的重大任务。将2万亩示范田规划为东、西两个万亩,覆盖何家梁、兔墩村、西槽倒水塘4个村的大部分社。乡上领导深入2万亩示范田涉及的村社,和村社干部研究部署起砂平田任务。群众对此举颇为高兴,甚至兴奋得彻夜难眠。引大入秦是我们秦王川人渴盼已久的大事。现在要把砂起去,让多年被砂石压在下面的黄土重见天日,将砂旱地变成水浇地。秦王川将有一片新天地,这还有什么说的?我作为兔墩村党支部书记,召开支部、村委会议,动员党员和广大群众投入到2万亩示范田建设中来。大家积极响应,立即行动了起来。

1989年10月中下旬,地已开始封冻。往年这个时候的农民,大多坐在家中火炉旁和热炕上享清闲。但2万亩示范田的任务将这冬闲变成了冬忙。技术人员放线后,我们要起砂,做到路、渠、林、田四配套,还要翻犁、灌水,以备来年春种。兔墩村起砂平田任务7415亩,要一年内完成,时间确实是紧迫。

兔墩村当时总人口为4200多人,其中劳动力有2800多人,但相当一部分人外出打工。全村7415亩的起砂、平田,还要路、渠、林相配套。算下来要修斗渠1公里,农渠17条长43公里,毛渠103条总长90公里,起砂厚度均20厘米,艰巨的任务和不多的劳动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当时由于连年的干旱少雨,砂旱地收成不好。为数不多的老水地,也由于东干渠水严重不足,未得到充足浇灌,甚至有干搁下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别说吃好,有些户连吃饱肚子也有问题。加上当时工具落后,只有架子车、铁锨,什么推土机、装载机见都没见过,最先进的也只有手扶拖拉机。

面对以上实际问题,我们兔墩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统一党员、群众思想,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发动群众,坚决完成乡党委、乡政府下达的起砂平田整地任务,不拖后腿。党支部决心以实际行动在万亩起砂战场筑起一座坚强的堡垒

我们以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为核心人员,成立了领导小组。我作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张正茂、党支部副书记徐有禄为副组长,文书葛承祖为统计员,各社社长为组员。根据乡上、引大指挥部规划的面积,精心计划、周密部署,分配到户,落实到人,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在组织领导群众起砂平地的同时,加班加点,率先垂范,保质保量完成自家任务。这样,兔墩村的起砂平田轰轰烈烈、扎实有序进行。积极性调动起来的群众四方奔走,请来朋友、亲戚为自家帮忙,小车推,手扶拖拉机刮,白天干,夜加班,日进度和月进度都在万亩战场其他村之前,被称为万亩起砂战场上的堡垒村,受到省、市引大指挥部和县、乡两级党政部门的表彰。(www.daowen.com)

共产党员常进春,家里人口多,孩子小,所承担的土地面积较大。他早起晚归,干起活来挥汗如雨,有时光着膀子,汗流浃背,挥着大铁锨,大有黑旋风李逵上阵的架势。他劳动的情景曾先后两次被甘肃电视台在电视节目中播放。65岁的共产党员苗世清,眼睛高度近视,况且是光棍拉娃娃,一个女孩还小。他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不拖全村后腿,将铺盖卷和锅、碗、瓢、盆全部搬到工地,困了在工地上稍事休息,饿了就在工地上简单地做点吃的,把回家吃饭所耗费的时间节约出来,用在起砂平田中。

一社社长葛浦春在分配任务时,把起砂平田、修渠开挖难度大、工程量大的地段留给自己。为保证进度,他与老婆带上干馍,来不及烧开水就在水壶里灌上凉水,早起晚回,中午加班,夜里加点。他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群众深受感染,许多人暗下决心,要赶、超干部,勇迈大步。社员陈万祯说:“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女社员张月花的丈夫有病,不能下地干活,孩子又小,她既要关照有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孩子,又要完成起砂平地的任务。她没日没夜地干。党支部把她的动人事迹写成广播稿,在工地广播里反复播放,在群众会上讲了又讲,使得群情更加振奋。全村的起砂平地有质有量,搞得如火如荼。西槽乡人民政府、县引大指挥部在兔墩村召开现场会,葛浦春作了典型发言。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那时候,整个社会机械化程度很低,而砂地的砂层又很硬,于是,有人架上牲口用犁把砂犁虚,然后用铁锨装到架子车上运走。有人用镐把砂刨虚,或者用手扶拖拉机装上刮板反复刮。在一年多的时间起砂、平田、修渠、筑坝中,涌现出许多先进的人、动人的事。真有河南林州人造红旗渠的精神,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风采。在艰苦奋战中,大家形成共识,我们这一代人要用勤劳与智慧,干出亘古未有的业绩,要用我们这一代人的汗水与心血,造福子孙后代。

引大入秦呈献给世人的是一个多姿多彩、风度翩翩的秦王川。但是,老祖宗发明的砂田,曾把秦王川变得原野混沌,阡陌相连,到处是砂坑,百孔千疮。砂田年复一年耕种,土砂相混,日渐贫瘠。如今,秦王川起砂平田是改天换地、重造山河的壮举,使昔日的荒塬变为绿洲,应该是史书上大写特写的浓重一笔。

(杨作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