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王川:冬日繁忙的田野画卷

秦王川:冬日繁忙的田野画卷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值晚秋,永登大地已经寒风料峭,但广袤无垠的秦王川却格外热闹。县上领导和机关干部多次奔赴平田整地的主战场参加劳动,做出了表率。全县机关干部和灌区受益九乡镇干部群众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一句话道出了秦王川人民渴望富裕的心声。乡人民武装部干部翟新平,家住县城,为了配合石门沟的工作,已经6个月没有回过一趟家了。秦王川人民用辛勤的双手描绘着恢弘的画卷。

秦王川:冬日繁忙的田野画卷

时值晚秋,永登大地已经寒风料峭,但广袤无垠的秦王川却格外热闹。轰轰的“铁牛”,飘扬的彩旗,挥锹运砂的人群,使沉寂苍茫的百里旱塬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一场平田配套攻坚战,正在这里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1995年,永登农业遭受旱、涝、震灾,平田配套任务存在着资金、机械不能及时到位、欠账多、时间紧的诸多困难。县委、县政府年初就把它列入全县的四件大事之一,制定了“四统一、两为主”的工作原则,并和有关单位、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考核标准、奖勤罚懒的措施。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王锡鹏全面负责,力争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真正做到平一亩、配一亩、灌一亩,并要求各乡镇早计划、早安排。县上为确保完成8.5万亩平田、7.2万亩配套任务,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抓机械,提高工效。进一步稳定机械队,提高机械效率到位。二、抓投劳。各乡镇、村、社把任务尽快落实到农户,想方设法动员受益村社外出人员回队平田配套。三、抓渠道承包,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由乡镇牵头,指挥所负责,与专业队签订承包合同,确保了平田配套工作的顺利进行。

1995年10月,引大入秦工程东二干全线通水,水到地头,形势逼人,还有2.2万亩平田配套任务必须在封冻前完成,人人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县上领导和机关干部多次奔赴平田整地的主战场参加劳动,做出了表率。全县机关干部和灌区受益九乡镇干部群众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秦川乡平田配套的任务最重。平田整地3.64万亩,配套2.94万亩。从乡上领导到普通群众,日夜奋战在第一线。

开挖渠道(www.daowen.com)

副乡长童僖的腿都跑肿了。19日通水那晚,他还是沿十七支巡护了一夜。十七支的二斗口出现暗坑塌方,他在腰间系上一根绳子下水探险情。上岸后,又不顾寒冷,咬着牙关带领乡亲们挖出了一条排水渠,保住了十七支。38岁的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忠,每天早出晚归,没有吃过一顿热饭。他脚面肿得老高,仍一瘸一拐地忙乎着。有一天,他去沙梁墩村商量地界的事,深夜回来不小心栽进了水渠,裤子被扯烂了,忘了让妻子补补,第二天又原样穿回了工地,乡亲们看了心里酸酸的。他看到个别困难户拿不出钱起砂时,就拿出自己仅有的3000元积蓄,借给了困难户。别人家的地都平整完了,可他还不知道自家的地分在哪儿。平地的活全是他妻子一人干的。他说:“等干完这些后,家里洗锅抹灶喂猪的活儿就由我全包了,让妻子好好休息一下。”

二社村民、原村支部书记张尧林,都72岁的人了,抛开自己的事进入公道组。他说:“我做梦也想吃到水地里长下的苹果呢!”一句话道出了秦王川人民渴望富裕的心声。乡人民武装部干部翟新平,家住县城,为了配合石门沟的工作,已经6个月没有回过一趟家了。乡党委书记保元德,几个月没有睡过一次囫囵觉,常常半夜三更到各村社开会督促,十二点前就没有回过乡政府。

人心齐,泰山移。秦川乡政府在连绵阴雨影响了29天的情况下,采取了领导包村、干部包社,吃住在工地、指挥在现场的办法,加快进展。日均投入运行机械110台,劳力2000人以上,日进度400亩,没有拖全县平田配套的后腿。

秦王川人民用辛勤的双手描绘着恢弘的画卷。

(丁永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