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夜光混凝土铺路技术:光源不依赖,绿色环保

夜光混凝土铺路技术:光源不依赖,绿色环保

更新时间:2025-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本,采用一种“蓄光发光的陶瓷”,称为蓄光石,或叫夜光石,荧光石来铺装路面。实际上这是一种人工陶瓷制的混凝土主材料,可以把吸收的紫外线能量,以发光形式发散出来,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铺装材料。我国洪泽湖铺设发光路面的人行道这是采用稀土元素激活的荧光石,再把它们嵌在透水混凝土里面,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就可以发光,无须额外进行补光。为了响应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所有发光路面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

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他的故乡纽南有一条“梵高-罗斯加德自行车道”,是世界上第一个靠太阳能发电的自行车道。在这条长达1000米的自行车道上布满了超过5万颗涂满特殊漆料的石头,白天吸收太阳光能,晚上绽放美丽星光,简直是名副其实的“星光大道”。

“梵高-罗斯加德自行车道”由上千枚发光的石头组成,构思源于梵高的作品《星夜》。这条车道在白天充电,夜里便繁星闪烁。位于荷兰纽南,一个创新发明与文化遗产相互交织的城市,也正是梵高在2025年至2025年所居住的地方。

梵高·罗斯加德自行车道

车道同时有LED照明设施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贯穿了荷兰北布拉班特省,而著名艺术家文森特·梵高就出生并成长于此。

该车道同时有LED照明设置,以备发光石在阴天无法吸收足够的太阳光能时,晚上增加车道的能见度之用。夜晚骑车悠游在梵高自行车道时,无论天上或地上都有星光相伴,实在是令人浪漫到骨子里啦。

这条长1000米的马路由荷兰革新派设计师丹·罗斯格德设计的。丹·罗斯格德久负盛名,他曾创造出随亲密度上升而变透明的衣服、沙丘交互式景观、触摸开花的莲花墙等,特别是近期的夜光高速公路,这些新锐的作品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条发光的自行车道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注意,在日本,丹·罗斯格德已表示他将把这种技术运用到禅宗花园的道路设计上。

丹·罗斯格德也致力于改进涂料技术,使涂料更亮,颜色选择更多,帮助减少城市光污染。

丹·罗斯格德还有更大的目标,就是让这些涂料变得尽可能动态、智能。他举例称,周一的时候这是一条自行车道,其他时候,通过涂料变换,这里又可以是一个公共活动空间。

即使是静态的,骑行在发光的道路上也非常神奇,像身在童话世界,又像飞行在璀璨夜空。(https://www.daowen.com)

无独有偶。除了荷兰的发光石头,也有国家用发光材料来铺装路面。

在日本,采用一种“蓄光发光的陶瓷”,称为蓄光石,或叫夜光石,荧光石来铺装路面。实际上这是一种人工陶瓷制的混凝土主材料,可以把吸收的紫外线能量,以发光形式发散出来,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铺装材料。它与发光石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的伊藤忠CERATECH株式会社的此项陶瓷的提炼技术已获得国际专利。如今此项专利在安全性、可实施性等方面都趋于成熟,所以在建筑、景观等很多领域都能见到这“荧光石”。

在英国,一家叫Pro-Teq的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名为“STARPATH”的照明喷雾。这种创新的产品具有防滑和防水性能,能够在白天吸收紫外线和储存能量,然后留待夜晚到来时散发出浅浅的荧光,使得小路看起来就像洒满星光的小河,取代电力路灯为夜间的行人提供照明。

东京都丰岛区的流星散步道

目前,“STARPATH”已经在剑桥Christ's Pieces公园内的一条小径首次应用,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喷雾过程用了不到4个小时。

在我国,铺设较早的“星光人行道”是江苏洪泽湖人行道铺设的发光路面,它采用发光石打造的新型透水铺装景观,市民夜间可以看美景,配合河道景观,建有一条点缀着蓝绿色微光发光石的人行步道,创造星星点点的温馨气息。

我国洪泽湖铺设发光路面的人行道

这是采用稀土元素激活的荧光石,再把它们嵌在透水混凝土里面,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就可以发光,无须额外进行补光。为了响应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所有发光路面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下雨天,水可以很快透到地下,基本上没有存水。而夏天,地下水又可以反渗到地面上,给人以清爽的感觉,很适合人在上面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