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LED灯具散热器的热分析和热设计

LED灯具散热器的热分析和热设计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确定散热器热阻Rthba根据最大允许结温Tj、环境温度Ta,计算LED灯具最大允许热阻Rth-ja,从而得到散热器热阻Rthba。4)LED灯具散热器性能热分析与热设计实例LED灯具散热器性能的判断已知3 W白光LED,RJC=16℃/W,K型热电偶点温度计测量头焊在散热垫上。使用时,COB LED和散热器之间加导热胶,热阻为0.5℃/W。要求给这只COB LED选用合适的散热器。

LED灯具散热器的热分析和热设计

根据灯具热阻网络模型(见图3-16),一方面,根据散热器物理特性和几何参数来确定散热器热阻,结合芯片级、板级热阻,得到LED灯具总热阻,在已知热功率情况下可以确定灯具温升,从而分析判断散热器的优劣;另一方面,根据热功率、温升、芯片级、板级热阻等已知条件来确定散热器热阻大小,并根据散热器的使用条件初步设计散热器。

1)利用型材散热器特征曲线选择散热器[117]

(1)LED灯具热量输出Pth

根据选定的光源来确定驱动电源和控制装置,这三部分工作时都有热量产生,设计时均需要考虑。可以用Pth来表示。

(2)确定芯片、基板、热界面材料、安装等热阻

根据生产厂商的技术参数,确定芯片热阻、基板热阻、界面热阻及安装热阻。

(3)分析并确定LED灯具的热阻网路

根据LED灯具系统的热阻构成图(见图3-16),分别确定Rth-js、Rth-sb、Rth-ba的构成,并确定Rthjs、Rthsb大小。

(4)确定散热器热阻Rthba

根据最大允许结温Tj环境温度Ta,计算LED灯具最大允许热阻Rth-ja,从而得到散热器热阻Rthba

(5)选择散热器

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查散热器特性曲线。从横坐标上找到需要达到的功率Pth,再从RtfPc或ΔT-Pc曲线上找到对应Pth的Rtf和ΔT′。如果查出的Rtf和ΔT′小于式(8-10)中计算得到的Pth-ba和ΔT,则该散热器可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的散热器有好几种,则可从结构、质量、体积等因素来考虑,应选择那些Rtf和ΔT′基本上等于或略小于按公式计算出的Pth-ba和ΔT的散热器。如果选定的散热器的Pth-ba和ΔT比按公式计算出的值小得太多,散热器体积和质量就会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从头设计LED散热器热设计基本思路

散热器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综合考虑LED灯具功率、体积要求、周围环境、安装空间等多个因素。以下给出一些散热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1)散热方式或散热表面积/体积的选择

散热方式一般根据表面散热功率密度或体积散热功率密度[118]来判断(见图8-36)。根据灯具的热功率消耗,以及要求的散热面积或体积,可以大致估算出利用哪种散热方式。或者根据选用的散热方式估算大致的散热面积或体积。

图8-36 表面和体积散热密度

一般环温为50℃,温升为35℃时,根据经验可以估算1 W(假设光电转换效率η=30%)灯具在自然对流[h≈5 W/(m·℃)]的情况下,灯具散热所需的散热面积。

考虑到热辐射、温升、环境变化等,1 W灯具在自然对流情况下散热所需的表面积大概在25~50cm2范围内。

(2)散热器的初步设计

根据散热方式以及散热体积、表面积进行板状散热器设计,初步得到散热器的基本参数:基板面积At、厚δ′,翅片高H、宽L、厚δ,翅片个数N。并计算散热器表面积Atot和散热器效率η=1-NAf/Atot(1-ηf),其中ηf=tanh(mH)/mH为单个翅片效率[可参考式(2-30)]。

(3)估算散热器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翅片间距与高度之比小于0.28时,作为受限空间自然对流处理[119],计算相应Nu。翅片间距与高度之比大于0.28时,可以作为大空间自然对流处理[119],可按式(2-10)和表3-2来计算Nu。由公式h=Nuλ/L可得对流换热系数h。

(4)验证散热器是否满足要求

灯具的热阻网络可以简化为Rtot=Rjs+Rsb+Rba。Rjs为LED芯片温度,可以通过厂家手册查询。Rsb为基板温度,可以通过表8-11[118]来查询相关数据,采用氧化铝瓷片并涂有硅胶,其热阻为0.38℃/W。Rba为散热器到环境的热阻,可以用公式Rba=1/ηhAtot计算。

表8-11 接触热阻参考数据

(续表)

已知结温Tj和环境温度Ta,可以计算总热阻Rtot′=(Tj-Ta)/Pth。当Rtot′<Rtot时,散热器满足要求;反之,则不满足要求,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3)LED散热器性能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使LED散热器在满足散热的要求下,LED散热器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成本最低。通过计算的方法来进行优化,工程较复杂,工作量巨大,有时还不能比较全面地考虑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所以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总之,LED灯具的散热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材料学、计算科学等多门学科。要想做好肋片在LED灯具散热中的应用,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至少一门仿真科学以进行理论验证。

4)LED灯具散热器性能热分析与热设计实例

(1)LED灯具散热器性能的判断

已知3 W白光LED,RJC=16℃/W,K型热电偶点温度计测量头焊在散热垫上。PCB试验板:双层铜板40 mm×40 mm×1.6 mm,LED工作状态:IF=500 mA,VF=3.97 V,K型热电偶点温度计测TC=71℃,设计TJmax=90℃,环境温度为25℃。试分析这种散热设计能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如何改进。

TJ=RJCPth+TC=RJCIFVF+TC=16×0.5×3.97+71=103℃(www.daowen.com)

因为TJ>TJmax,所以按上条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增加散热器。

不加散热片时,RBC为:

RBC=(TC-TA)/Pth=(71-25)/(0.5×3.97)=23.17℃/W

在PCB背后粘贴一个10℃/W的散热片,其TJ降低的温度为:

ΔT=Pth(RBC-R′BC)=(0.5×3.97)×(23.17-10)=26.14℃

结温T′J为:

T′J=TJ-ΔT=103-26.14=76.86℃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LED灯具散热器的选用

某COB LED(NFDWJ130B-V3)功率为44 W,外形为方形,TJmax=140℃,壳温TC=105℃。使用时,COB LED和散热器之间加导热胶,热阻为0.5℃/W。环境最高温度Tamax=35℃。应用时,LED实际耗散功率最大值为Pth=33 W。要求给这只COB LED选用合适的散热器。

已知耗散功率Pth=33 W,Tamax=35℃,Rthcs=0.5℃/W。

COB结到壳的热阻Rthjc计算得:

COB结到环境的热阻Rthja为:

可求得散热器到环境的热阻Rthsa为:

Rthsa=Rthja-Rthjc-Rthcs=3.18-1.12-0.5=1.56℃/W

根据算出的热阻值查型材热阻值表,选长度L=80 mm的XC765-3型型材散热器,其热阻Rthsa=1.5℃/W<1.56℃/W,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手头一时无型材散热器、叉指型散热器而准备采用铝平板作为散热器时,可查图8-37铝平板散热器的热阻曲线图。从该图可得,当用厚3 mm、面积为900cm2的铝平板作为散热器,水平放置时其热阻Rthsa=1.5℃/W<1.56℃/W,该值也能满足要求。水平放置时,热阻大约比垂直放置时大10%。

(3)LED灯具散热器散热量计算

本例对5 W室内LED照明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根据LED安全工作的芯片温度要求、工作环境温度因素以及散热器的经济综合考虑,设计了两款带顶盖的翅片式散热器,如图8-38、图8-39所示。该LED照明散热设计要求在环境温度为30℃条件下,不采取任何的强迫冷却方式,利用自然对流换热的方法将芯片的温度控制60℃以下[120]

图8-37 铝平板散热器的热阻曲线图

图8-38 5W LED室内照明灯具散热结构1

图8-39 5W LED室内照明灯具散热结构2

图8-38中散热器的基本尺寸分别为:D1=76 mm,D2=26 mm,H1=14 mm,H2=35 mm,L1=65 mm,L2=64 mm,h1=3 mm,h2=26 mm,h3=24 mm,t1=2 mm,t2=1.2 mm。

图8-39中散热器结构2的参数尺寸分别为:D1=76 mm,H1=14 mm,H2=30 mm,L1=12.5 mm,L2=3 mm,L3=53 mm,L4=59 mm,h1=24 mm,h2=22 mm,t1=2 mm,t2=1.2 mm。

5W LED室内照明灯具散热器基板的基本尺寸是76 mm,散热器1与散热器2的高度分别为35 mm和30 mm。散热器均有个5个翅片,中间翅片厚度为2 mm,其余翅片厚度为1.2 mm;散热器的质量分别为83.96 g、87.11 g,散热器面积分别为370.80cm2、353.96cm2。散热顶部设计有一个顶盖,主要起到防尘与增加散热面积的作用。散热结构2中间开了两个流道,主要是为了增加空气的流动,强化换热的效果。

散热器理论要在环境温度为30℃的条件下利用自然对流的方式将芯片的温度控制在60℃以下。空气流体的定性温度为t=45℃;对于计算中的特征尺寸,对于散热结构1,D的值为0.035 m;对于散热结构2,D的值为0.03 m。在定性温度下查得空气的物性参数为:Cp=1.005KJ/kg·K,μ=19.35×10-6Kg/(m·s),λ=0.027 89 W/(m·K),ρ=1.111Kg/m3,ρ1=1.165Kg/m3,ρ2=1.060Kg/m3,Pr=0.698 5。根据2.2节相关内容及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各量的具体数值。

Ra1=Gr1Pr=130 688×0.698 5=91 286

Ra2=Gr2Pr=82 299×0.698 5=57 486

因为Ra1和Ra2都小于109,所以散热器处于层流状态,换热系数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根据换热系数及计算的散热器表面积,可以估算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Q1=h1AΔt=8.17×370.8×10-4×(60-30)=9.09 W

Q1=h2A2Δt=8.49×353.96×10-4×(60-30)=9.02 W

在翅片式散热器设计中,散热器翅片的效率、散热面积有效利用率不能达到百分百,同时考虑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功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因素,因此在理论计算应该保留一定的余量。由上面设计换热量计算结果可知:均可以满足散热量的要求,并保留一定的余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