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石墨的结构特征与石墨烯的形成机制

石墨的结构特征与石墨烯的形成机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石墨中,相邻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σ键,其碳碳键长约为0.1421nm。石墨是由许多这样的蜂窝状网络结构堆叠而成的,这些堆叠有两种形状,即六方形和菱形,碳的第四个电子游离在整个石墨晶面。由于面外键较弱,层之间的距离为0.3354nm,石墨片易滑动,从而形成了石墨烯。约翰D·伯纳尔首次提出石墨的片层结构有两种:六方相和三方相。图2.3 石墨烯的堆叠形成了石墨石墨中石墨烯层上的面内σ键和垂直于平面π轨道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

石墨的结构特征与石墨烯的形成机制

碳能够创造新材料甚至生命,是由于其具有以碳原子为中心形成长链的独特能力。在石墨中,相邻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σ键(即共价键),其碳碳键长约为0.1421nm(图2.2)。

通过与三个相邻的碳原子共享三个sp2电子,形成蜂窝状网络的平面结构。石墨是由许多这样的蜂窝状网络结构堆叠而成的,这些堆叠有两种形状,即六方形和菱形(图2.3),碳的第四个电子游离在整个石墨晶面。sp2具有很强的面内键(共价键),但面外键(范德华力)较弱。由于面外键较弱,层之间的距离为0.3354nm,石墨片易滑动,从而形成了石墨烯。

约翰D·伯纳尔(John D.Bernal,1926)首次提出石墨的片层结构有两种:六方相和三方相(图2.3)。

在六方相(六边形)结构中,每一个碳原子与其相邻的三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且呈对称关系。如上所述,在面内的碳碳键间距离为0.1421nm,面内晶格常数a0=0.2456nm,c轴晶格常数c0=0.6708nm,层与层的距离b0=0.3354nm,平面环因电子共振和电子的离域而形成稳定的状态。当平面层以ABABAB的顺序堆叠时,就形成了此种结构,这样所有的原子薄片互相位于薄片B的上层或下层(图2.3)。

在三方相结构中,片层以ABCABC的顺序排列(图2.3)。在这两种结构中,互相堆叠的片层之间的距离为0.3354nm,六方相的结构比三方相更稳定。(www.daowen.com)

978-7-111-56725-7-Chapter02-6.jpg

图2.3 石墨烯的堆叠形成了石墨

石墨中石墨烯层上的面内σ键和垂直于平面π轨道示意图如图2.4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