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建立水权制度?世界各国探索节水之路

如何建立水权制度?世界各国探索节水之路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开展各种节水活动。一是通过建立新机制节水。建立水权制度,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节水的一条可贵经验。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培植水资源市场化、发展水产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通过完善管理体制节水。为了综合管理好水资源,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如何建立水权制度?世界各国探索节水之路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开展各种节水活动。采取建立水权制度,培育水市场;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用国家级战略决策,抓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突出工业和城市节水两大重点,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施多种政策主张和措施,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粮食安全;充分发挥法律经济杠杆的作用,堵源截流塞漏洞,严防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并培育全民的节水意识和新理念,采取高科技和环保节水措施,修复水资源的自我净化功能。

一是通过建立新机制节水。建立水权制度,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节水的一条可贵经验。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水权交易作为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措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其他一些地区,都开展了水权交易,对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突尼斯、摩洛哥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采取水权交易措施,带来了特别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培植水资源市场化、发展水产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作用。世界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是由于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势下,通过销售和转让等方式,重新配置那些已经被分配了的水资源。由于一些地区水资源丰裕,而另一些地区水资源紧缺,便出现了水资源丰裕的地区向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出售水资源的情况,这样水市场就应用而生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西部的水市场还仅仅叫“准市场”,只是不同用户之间水权转让谈判的自发性小型聚会。到了目前,“水资源营销”、“水资源销售”已经基本上步入正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水市场已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渠道之一。

二是通过完善管理体制节水。为了综合管理好水资源,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美国从其联邦制的国情出发,把水资源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各州政府,实行了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美国联邦一级没有专门的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水资源管理工作分散在各个部门,这些部门既是联邦政府的水管理机构,又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直接从事水资源的开发、管理、防洪和综合利用工程的运行调度,从而强化了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英、法两国水资源管理主要以流域管理为主,国家一级主要负责制定水政策,审批流域规划,协调流域间的水资源问题。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的权限主要集中在流域管理一级,实行流域自治,表现在流域水管理与开发政策的自治和流域财政的自治。日本针对水资源短缺和开发利用较为困难的国情,虽建立了分部门水资源管理体制,但在水权管理上是统一的,即利用多目标大坝进行发电、供水或灌溉,必须向河道主管机关申请取水权,要建设多目标大坝的,还必须向建设省申请大坝使用权。日本根据本国河流众多且流程短、面积小的特点,按照河流水系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划分等级,分级建立河道管理机关。各级分级管理的河段均设置河道管理所,这些主管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许多国家还建立了流域综合开发机构、流域规划和协调机构、综合性流域机构和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等。这些机构对流域性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流域水污染酸雨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空间整体性,不受行政辖区界线的限制。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跨区机构,尤其是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许多国家的环境管理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这种跨区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他们将这种跨区环境管理机构作为环境管理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或直属机构,从而更好地加强跨区域环境的管理。

三是突出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两大重点。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及其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国家和城市针对庞大的工业体系及其发展、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的特点,把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作为节水的重点来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的进程中,主要采取污废水回用的措施,重复利用工业内部已经使用过的水,大幅度提高了水的利用率。1970年日本大阪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7.4%,到了1981年已经提高到了81.7%;1982年横滨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2.7%,其中冷却水为95.2%。1978年美国制造业的需水量为490亿m3,每立方米的水循环使用为3.42次,相当于减少1200亿m3的需水量;1985年美国制造业的水重复利用次数为8.63次,2000年底达到17.08次,美国制造业的需水量不但没增加,反而比1978年的需水量减少45%。德国2000年有90%的污水经过二级处理,1985年莫斯科市有98%的污水已经经过处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已经修建了汇集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的污水管道,城市污水经过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以后,可以回收利用。

美国对工业废水采取零排放和实行回收利用的措施已经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积累。为了提高污染水处理的质量,主要采取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据有关资料表明,1995年美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共有16400座,年处理污水量为566亿m3,再生回用水约14亿m3。至目前全美建有20000余座污水处理厂,加大了对污水处理的力度。为了鼓励居民使用回用水,当地政府采取了降低回用水价的方法。回用水的水价一般低于自来水价格的20%。这都是美国所采取的节约水资源,治理污染水体的办法。

以色列把治理污水作为开辟新水源的有效途径,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能力。以色列不仅有严格控制污水的法律,而且非常重视废水处理回收利用,是世界上废水处理和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城市的废水回收率在40%以上,每年大约有2.5亿m3经过处理的废水用于农业生产,对使用净化废水和污水灌溉的农户,其水费按照洁净水费的1/3收取。同时,以色列开展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利用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不但可以增加灌溉水源,而且能起到防止污染,保护水源的作用。到了1997年,大约有60%的城市废水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灌溉。以色列作出计划,到了2010年全国37%的农业灌溉将用处理过的废水。

有的国家针对城市家庭和商业用水量大的特点,加大了这些方面节水的力度。城市生活用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调查表明,做饭、洗衣、冲洗厕所、洗澡等用水占家庭用水的80%左右。美国一般的厕所冲洗一次要用19L水,而抽水马桶制造者协会推荐的节水型产品平均只需13L。前西德一般的厕所冲洗一次只耗9L水。鉴于新产品能够大量节约生活用水,所以1985年美国加州的法律规定在1988年每家都安装上新的节水装量。美国城市用水中家庭和商业用水量比例大,约占城镇总用水量的70%以上。在家庭用水中,全国家庭平均花园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1/3,城镇公共绿地用水比例也很大,干旱地区的城市绿地用水占到50%。美国根据具体国情,城镇节水也以家庭和公共绿地用水以及室内卫生用水为重点,为此研制和生产出了相应的节水器具。由于节水器具的普遍使用,既减少了用水量,也减少了污水的处理量,真正起到了节水和减污的作用。除了提供资助改善工业和商业节水,改进水价结构等措施之外,美国一些缺水地区还开展了城镇节水运动,对节水方案进行分析,制定长期的节水规划,调整了水价,并采取严厉的法规措施。

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及企业的节水工作,美国推动和规范了城镇供水企业的措施。对不同规模公共供水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最低限度的节水措施和规划,并对供水企业制定了一系列节水措施要求,协助用水大户分析用水的费用和有效性,提高绿化灌溉用水效率。(www.daowen.com)

在工业和城市节水中,发达国家不论是从技术措施、产品方面看,还是从管理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看,都跃上了新的水平。

四是通过推广农业新技术节水。2000年世界农业用水占到淡水使用总量的69%。过去的30年间,全世界每年大约新增灌溉面积1.6%,从1962年~1998年间,共增加灌溉面积1亿hm2。目前,有的国家和地区已将90%的水资源用于农业和人口的生活方面,全球农业灌溉用水已占去了全球用水总量的2/3。因此,国外许多国家把如何搞好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作为节水的重点。例如,美国、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推进农业节水,出台了许多政策主张和措施。明晰了农业产权,允许水权转让;政府扶持与农民参与相结合,建立和健全了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制定了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重视农业节水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科技推广机制;实行用户参与灌溉管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等。同时,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推广调节灌溉、补充灌溉和精密灌溉技术,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广灌溉技术,使水能够均匀地作用于农作物,提高水的单位使用效率;增加蓄水量,以较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代价储蓄可供使用的水,使大型和小型水坝同时蓄水;将传统的小型蓄水技术与收集自然降雨相结合,利用湿地蓄水和补充地下水;改进耕作方法,改进作物品种,在缺水地区改种低耗水作物等。

在农业灌溉节水方面,以色列创造了世界上节水奇迹。以色列是一个半干旱的国家,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沙漠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水资源奇缺。从当年的11月至来年的3月为雨季,之后就接着是连续7个月的干旱季节。降水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北部约700mm~800mm,中部平原为400mm~600mm,南部最干旱的内盖夫沙漠年均降水量仅仅25mm。以色列的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以及农村居住人口在全国所占的比重都不高,只占全国5%的农业人口,却不仅为90%以上的城市人口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很快,每年出口大量的农产品,创汇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粮食自给,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使农业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其微灌面积占到了灌溉总面积的40%,达到10.4万hm2,其余均为喷灌,并且普遍推行了自动控制系统,按时按量将水、肥料直接送入作物根部。由于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灌溉技术措施,灌水量从1949年的8566m3/hm2减少到了1994年的6171m3/hm2

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已经采用以色列的灌溉技术。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的节水农业和节水灌溉发展很快,主要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政策主张和措施,诸如大力推进适应性种植,注重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环境技术同步发展;重视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内在的增产潜力;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技术产业化;推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保证节水技术的实施;建立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等,从而把农业节水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但为本国而且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五是通过提高公众意识节水。面对全球水资源及其整体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普遍开展水资源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不断提高人的节水意识,并培育新的节水理念。美国洛杉矶为了搞好节水,曾动员100人做了188次节水报告,并让7万多名中学生先后看了有关节水方面的电影。日本规定8月1日是“水日”,8月1日~7日是“水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进行有关水资源的教育活动,水资源开发公团和水资源协会等许多半官半民的中介机构,还经常化地协助政府进行提高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方法的宣传活动。节约用水、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全民性的重大课题。英国把培育节水新理念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建设了一种新型环保小区,教育公民培育、推广一种新的节水理念和新技术。

六是通过高新技术节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论在工业节水、农业节水,还是在生活等领域里的节水,都把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应运其中。日本对下水道的废水主要采取生物处理法,把陶瓷合成树脂氯乙烯板等材料置于水中,向水里输送空气(氧气),微生物便在其表面繁殖,并对水中的对象物质进行分解。由于是自然净化法,所以就不需要添加氯等化学药品。生物过滤法、接触过滤法和旋转圆盘法是3种有代表性的生物处理装置。此外,还有膜处理法,即让废水通过具有微细网状结构的分离膜,把水中的杂物滤去。

许多国家把革新和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设备、依靠科技进步作为节约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例如,采用空气冷却器干法空气洗涤法、原材料的无水制备等工艺,不仅可以节省工业用水量,而且采用气冷还可以减少废气排放量。一些国家还采取了高新技术措施和环保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使水资源得到净化和修复。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世界各国人民都在积极行动,许多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