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真学语文,迎接光明未来

真学语文,迎接光明未来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学语文是我二十多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晶,我计划在主持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罗蓉名师工室期间,将真学语文的经验深入总结,撰写成专著,分享给更多一样热爱语文、钻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同道。

真学语文,迎接光明未来

作为一名从教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永远是我最钟情的地方。因为钟情所以专注,无论是阶段性兼岗从事数学科学的教学,还是后来做学校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行政工作,我始终坚守着做一名好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初衷,不断在语文课堂上思考、研究、实践。华为任正非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年轻人要持续不懈地努力,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今天搞搞这样,明天搞搞那样,可能青春就荒废了,能力是有限的,扎扎实实认定只做一件事情,可能很成功。

可以说,我用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条看似简单却意义重大的人生哲理: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并为之奋斗一生,不断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很难有不成功的!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基于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这一核心教学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真学语文教学观。

所谓真学语文,就是主张教学要在朴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追求更加纯粹与完整的课堂形态。

早在我作为一名师范学生去武成小学实习时,李宝珠老师就对我说:你要当老师,就要把学生放在最中央,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那时的我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经过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我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教师要有非常清晰的儿童立场和儿童观,不管什么时候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获得成长。

一位听过我上课的老师不无感慨地说:“罗蓉老师的课堂可以说就是典型的基于儿童立场和儿童观的课堂,这不仅表现在她在课堂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更表现在她对学生不断地鼓励、帮助和激发,还表现在她与学生互动过程中言行的温暖与谦卑。尤其是她对学生的提问、回应与引导,丝毫不会盛气凌人,也不会咄咄逼人,她总是俯首弯身,和蔼亲切,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尊重、安全和照顾的环境中体现出主体地位。”

我说,语文是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一门学科。在上课时,既要把握教材中的人文主题,根据需要进行大单元、跨单元备课,通过上跨下联来拓展学生对人文主题的深度学习和体会,还要牢牢抓住它的工具性,深入研究文本,找准训练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各学段应该掌握的语言文字的应用技能。

一位听过课的老师针对我课堂的这一特点总结道:“语文老师对语文的理解,不能只是课程课本课文等这些概念,语文教学也不能孤立地理解成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习作)、活动实践教学之间的并列组合。”

语文,顾名思义,是语和文的融合与熔合,即语中有文,文中有语,互为依存;语为言,言需听和说;文为字,字要读和写。但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有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学、文明之意,需要赏需要析,需要觉需要悟,需要情需要感。

基于如此的理解进入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字词、文体、含义等本体表征,更要在意感悟、理解、体会、应用等价值特征。语文课堂就是将语与文、词与句、义与意、情与感有机融合为一体,教学过程中师生该说就说,该读就读,该写就写,该练就练,该议就议,该悟就悟,不断促使孩子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增强孩子对语文的感知与理解,使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www.daowen.com)

在真学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语文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处于真正学习的状态。一位老师精辟地总结道:“罗老师善于应用多种方式促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学习者。”

首先是通过设疑设问、反问追问以及学生互问等方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

其次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范读、领读、朗读、默读以及阅读中的情感体悟,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好读;通过模仿、练习、应用等方式,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好学;通过反复读、练、议以及含义的理解,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特点。

再次是给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培育学生会学的学习能力。如读书要有仪式感地反复提示、吸气——呼气——朗读方法的指导练习、借助注释和插图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意思的引导等,都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

真学语文是我二十多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晶,我计划在主持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罗蓉名师工室期间,将真学语文的经验深入总结,撰写成专著,分享给更多一样热爱语文、钻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同道。

从小喜欢当老师,这与很多人从小充满美好的理想并无二致。所不同的是,我为这份追求二十多年如一日地付出,从未中断。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我始终牢记着我初为人师时父亲对我说的话:“教书就一定要教好书,不要误人子弟,做一个好老师。”初心不改,唯精唯一,二十余载耕耘,不负学生,不负韶华,这或许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吧。至于随之而来的荣誉,只是修身、行法以俟的一个结果,而非目的。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生活记述》)的确,我没有其他人的聪明,我只是比其他人努力,别人可能在聊天的时候,我可能在看教学视频,在读教学杂志,因为自己一直在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就能抓住机遇。

2019年5月海淀进修学校在做“印象罗蓉调查”时,我的昆明师范学校同学这样说道:罗蓉同学成长为罗蓉名师,这其中的历程是她坚持不懈付出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