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陶灯的类型及特点,豆形灯、浅盘形灯、杯形灯、多枝灯等

陶灯的类型及特点,豆形灯、浅盘形灯、杯形灯、多枝灯等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61件陶灯中,39件为异型陶灯或公布信息不全的灯具本书未纳入分类,其余灯具,依据其整体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豆形灯、浅盘(碗)形灯、杯形灯、多枝灯四大类。计677件,约占全部豆形灯的86%。确定为此型的灯具有20件,根据盘的层数可分两亚型。占俑座灯的69%左右。人俑一般双腿跪地或单腿跪地,头顶灯盘或手托灯盘。由灯盘、灯柱和熊形灯座三部分组成,灯座为一蹲踞式熊形,熊颈部或头部托有灯盘。

陶灯的类型及特点,豆形灯、浅盘形灯、杯形灯、多枝灯等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公布汉代陶瓷灯具963件,除两件瓷灯[73],年代上也可能需要进一步斟酌外,其余961件皆为陶灯或釉陶灯。961件陶灯中,39件为异型陶灯或公布信息不全的灯具本书未纳入分类,其余灯具,依据其整体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豆形灯、浅盘(碗)形灯、杯形灯、多枝灯四大类。

1. 豆形灯

豆形灯是汉代灯具中最普遍的形态,数量庞大,计789件。其中28件在考古报告中只指明了“豆形”这一基本形态,未发表详细信息,无法进一步分型。其余陶豆形灯根据其灯柄、托盘等功能性部件不同,又可分为五型:

A型 基本豆形灯。盘口,束腰,喇叭状或覆盆状圈足。计677件,约占全部豆形灯的86%。根据灯的平面形态,即灯盘口径和高度的相对比例可分为两个亚型(图2.1):

图2.1 A-C型陶豆形灯

1. Aa型(陕西西安市电信局第二长途通信大楼M67:20)
2. Ab型(河南禹州新峰M127:8)
3. B型(河南南阳东苑小区M85:13)
4. Ca型(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M3:9)
5. Cb型(四川新都县马家山M3:32)

a亚型 灯的高度与灯盘口径基本相当,或稍有差别,可称矮柄豆形灯。500件,占豆形灯的大部分。陕西西安市电信局M67:20[74]、河南南阳东苑小区M31:3[75]等属此型。

b亚型 灯的高度明显大于灯盘口径,这种灯的灯柱相对较细,有些报告称其为高柄灯,149件。高柄灯的灯柱部分常有竹节状装饰或凸起,作简单的分隔。河南禹州新峰M127:8[76]、湖北蕲春茅草山草林山M8:17[77]属此型。

B型 与A型相比,在豆形灯下增加一个灯盘,41件(图2.1)。河南南阳东苑小区M85:13[78]、重庆合川南屏WM2:8[79]属此型。

C型 多层豆形灯,即在原有豆形灯的灯柱上再加一个或两个较小的豆形盘。确定为此型的灯具有20件,根据盘的层数可分两亚型(图2.1)。

a亚型 双层豆形灯 17件。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M3:9[80]属此亚型。

b亚型 三层豆形灯 3件。四川新都县马家山M3:32[81]属此亚型。

另在江苏邗江出土三件,据报告称“柱……中部……花盘状台阶”,但由于报告没有附图,且这种形制在江苏境内仅有此例,而且灯盘部分“平盘……中央有方台并竖小签”,[82]与四川地区多层豆形灯相似又有所区别,是否作为此类灯具进行统计仍需进一步斟酌。

D型 俑座灯 由灯盘、俑形灯柱或灯座组成。51件,根据这些俑座所参照的人物或动物蓝本不同,除其中3件造型模糊,不能断定是何种动物形将其统称为兽座灯外,其余48件可分为人俑座灯、熊座灯、狗座灯、龟座灯、蟾蜍座灯、兔座灯、马座灯、龙虎座灯共八个亚型(图2.2)。

图2.2 D型陶俑座灯

1. Da型(河南陕县刘家渠1037:47)
2. Db型(甘肃定西冢口M1:13)
3. Db型(陕西白鹿原五M71:2)
4. Dc型(四川乐山市中区大湾嘴出土)
5. Dd型(重庆巫山麦沱M47:47)
6. Dg型(广西合浦凸鬼岭M3:18)

a亚型 人俑座灯 35件。占俑座灯的69%左右。人俑一般双腿跪地或单腿跪地,头顶灯盘或手托灯盘。这些人俑大多采用外邦人物形象,且性别特征明显。人俑陶灯大多分布于两广地区,广州汉墓M2046[83]出土西汉中期的1件,是最早的人俑陶灯,可惜灯盘和人俑手部已残,无法判断识别。河南陕县刘家渠1037:47[84]属此亚型。

b亚型 熊座灯 4件。由灯盘、灯柱和熊形灯座三部分组成,灯座为一蹲踞式熊形,熊颈部或头部托有灯盘。甘肃定西冢口M1:13、M2:20、陕西白鹿原五M71:2[85]属此亚型。

c亚型 兔座灯 1件。由灯盘和兔形灯柱(座)两部分组成,出土于四川乐山市中区大湾嘴[86]

d亚型 蟾蜍座灯 2件。由圆形灯盘、圆柱形灯柱和蟾蜍形灯座三部分组成,重庆巫山麦沱M47:47、重庆丰都汇南DM17:76[87]属此亚型。

e亚型 狗座灯 1件。由圆形灯盘、圆柱形灯柱和狗形灯座三部分组成。河南济源泗涧沟M24:5[88]属此亚型。

f亚型 龟座灯 1件。由圆形灯盘、圆柱形灯柱和龟形灯座三部分组成。河南济源泗涧沟M16:25[89]属此亚型。

g亚型 马座灯 1件。灯座作坐马形。出土于广西合浦凸鬼岭[90]

h亚型 龙虎座灯 2件。灯座呈龙虎形。出土于四川三台新德乡[91]。(www.daowen.com)

2. 陶浅盘(碗)形灯

陶浅盘(碗)形灯的灯盘呈浅盘形或碗形(灯盘深度略有差别),敞口或直口,斜弧腹,平底。20件(砖灯另计)。诚如本文开篇所说,西安北郊M18:25出土的一件为瓷制,且出土于盗洞当中,具体年代存疑,此处不便计入讨论。其余19件均为陶制,根据器物局部形态的变化可分为五个型(图2.3)。

图2.3 陶浅盘(碗)形灯

1. A(西安西北医疗设备厂M58:37)
2. B(辽宁瓦房店市马圈子M2:12)
3. D(湖南耒阳白洋渡M8:16)
4. E(山西侯马乔村M7229:11)

A型 8件。平底。最基本的碗形,不带附件。陕西西北医疗设备厂M58:37[92]属此型。

B型 3件。在平底之下增加三足,呈尖锥形或柱状。辽宁瓦房店市马圈子M2:12[93]属此型。

C型 1件。在灯具的侧壁增加一鋬,鋬制作比较简单,近似泥条贴塑于灯壁上。出土于湖南耒阳花石坳[94]

D型 4件。灯具侧壁带鋬,平底之下带三足。湖南耒阳白洋渡M8:16[95]属此型。

E型 三联碗形灯,4件。由三个灯碗相连而成,上部连接一环形把,似可用于悬挂。均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山西侯马乔村M7229:11、陕西韩城市博物馆收藏1件[96]属此型。

另外,与浅盘形灯相似的,汉代还有在砖块上直接挖洞,用作灯具的做法。这种灯具,姑且可称为“砖灯”,编号F型。共计31件,这种灯具在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皆有发现。

3. 陶多枝灯

顾名思义,多枝灯指的是由整体形态像树木的枝杈、由多个灯盘组成的灯具。计76件,除3件破碎严重或造型特殊,不能纳入分类外,其余73件树形多枝灯,根据灯座、灯柱或灯盘上的装饰,可分为三型(图2.4):

图2.4 陶多枝灯

1. A型(山东济南青龙山JQM1:3)
2. B型(北京平谷杜辛庄M5)
3. C型(河南陕县刘家渠1037:38)

A型 39件,树形,由灯座、灯柱和大、小灯盘构成,造型比较简单,无纹饰或其他装饰。常以灯盘数量多少来命名,灯盘数有3、4、5、7、8、9、10、12不等,这些灯盘分列于多枝灯不同层次的灯叉上,如同树木的枝杈。灯具通高在30厘米以上,最高达79.5厘米。山东济南青龙山JQM1:3[97]属此型。

B型 13件,基本形状为灯柱上托大灯盘,灯盘上立小灯盘及捏塑的龙、杂技俑等。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的区别,灯盏数少则3个,多则8个。灯具高度在30厘米以上,个别灯具在复原后高达110厘米以上。北京平谷杜辛庄M5出土的一件[98]属此型。

C型 21件,由灯座、灯柱、灯盘三部分组成。灯座为喇叭状,座表面模印出山川峰峦,或贴塑人物生活场景、走兽和飞鸟,反映人的生活场景有百戏杂技、奏乐、长袖舞者等。灯盘置于底座之上,敞口、方唇、浅腹、平底。其上动物为捏塑,以朱雀形最为常见,还有人骑马等,并在这些动物泥塑边上以小孔插接出小灯盘。由1—5层不同数量的灯盘构成。大灯盘有两层、三层、四层之分,每层大灯盘中常连接出4—6个小灯盘。顶端为灯盘,有的以雄鸡的形象衬于灯盘两侧。由于此种灯具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有些报告将其称为“百枝灯”或“长明灯”。河南陕县刘家渠M1037:38[99]属此型。

4. 杯形灯

灯具主体呈杯形,灯盘很深,下带一托盘,共6件(图2.5)。

图2.5 陶杯形灯

1. A型(湖南耒阳白洋渡M24:10)
2. B型(湖北襄樊贾巷M7:30)

A型 5件,灯盏呈杯形,置于一托盘当中。湖南耒阳白洋渡M24:10、江西南昌市区72出土2件[100]属此型。

B型 1件在A型基础上,一侧增加鋬。湖北襄樊贾巷M7:30[101]属此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