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常见的范读类型及优化措施

小学语文常见的范读类型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因此,范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范读课文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表情、语气等,进而准确、生动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范读方法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因文而异,在认真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范读方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范读类型及优化措施

范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范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抠词重读法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词语在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中都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些句子甚至可以起到统领全文段落的作用,以《搭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为例,这篇课文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总述句,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与赞美之情,结尾总结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对表达中心思想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在范读时,教师应将这些句子中的词语读成重音,并用很自然的语调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词语跟句子中的其他词语区别开来。

2.结构停顿法

有些课文脉络很清晰,结构层次较分明,教师应当先把握住课文的结构层次,再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每一部分与整篇文章的关系,然后进行范读。例如,有意识地在层与层之间作稍长的停顿,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观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中潮来时的描写“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朗读的声音要由原来的舒缓逐渐推向高昂。

根据课文特色,在范读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结构停顿法,学生在倾听时可以体验课文语言表达的起伏波澜,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3.角色模拟法

教材里的很多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有声有色,神态、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在范读课文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表情、语气等,进而准确、生动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两个角色,就可以用不同音色的声音来表现。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傲慢)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谦逊)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轻蔑)(www.daowen.com)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争辩)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灭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恼怒)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气)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无礼)

4.上下对比法

有些课文段落上下部分内容和情感表达悬殊,范读时应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其悬殊所在。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用较多篇幅描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出现幻想的情形。应该说,小女孩在幻想中看到的东西是美好的,心情是惊喜的。美妙的幻想使她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她感到幸福、愉快。读小女孩的幻景内容时,要用较强的节奏、鲜明的语调,以表达小女孩喜悦的心情,但声调不宜过高,声音不宜过响。当幻景消失,小女孩又回到冷酷的现实生活中时,则要读出严肃、沉痛、悲愤的语气,节奏放慢,声音降低,句尾带有拖腔,以引起学生对小女孩不幸命运的关心和思考。这篇课文的范读,宜采用上下对比法,使得小女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可以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也可以强烈地拨动学生的心弦。

5.文体差异法

小学语文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人文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目标和要求。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可以用介绍性的语气读,但不宜进行朗读训练。而叙事写人的文章,言辞优美,故事情节曲折,感情变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语言华丽,感情色彩浓厚;古诗文和现代诗歌节奏感强,含义深远。这些题材的文章都适合进行朗读训练。一般而言,体现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语句,最能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教师把这些内容作为朗读训练的重点,更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范读方法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因文而异,在认真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范读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理解课文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