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验室内板的移动对光的影响及历史应用

实验室内板的移动对光的影响及历史应用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实验过程:1.把一支削得尖且细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圆圈。我们称它是蜡烛的像。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我国很早就利用光的这一性质,发明了皮影戏。皮影戏到宋代非常盛行,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巨大轰动。

实验室内板的移动对光的影响及历史应用

标题:始于好奇 忠于创新

小孔成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素 材:

铅笔、蜡烛、硬纸片、毛玻璃

实验过程:

1.把一支削得尖且细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圆圈。

2.小孔的直径约3毫米,设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后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

3.点上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张白纸,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这样,你就会在白纸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我们称它是蜡烛的像。前后移动白纸,瞧瞧烛焰的像有什么变化。当白纸离小孔比较近的时候,像小而明亮;当白纸慢慢远离小孔的时候,像慢慢变大,亮度变暗。

4.改变小孔的大小,你可以在硬纸片上,扎几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孔,孔和孔之间相距几厘米。这时候在白纸上,就出现了好几个和小孔相对应的倒像。它们的大小都一样,但是清晰程度不同,孔越大,像越不清楚。孔只要够小,它的形状不论是方的、圆的、扁圆的,对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影响。(www.daowen.com)

思 考:

小孔成的像为什么是倒立的?

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像的清晰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的祖先制造了圭表和日晷,测量日影的长短和方位,以确定时间、冬至点、夏至点;在天文仪器上安装窥管,以观察天象,测量恒星的位置。

此外,我国很早就利用光的这一性质,发明了皮影戏。汉初齐少翁用纸剪的人、物在白幕后表演,并且用光照射,人、物的影像就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看到影像的表演。皮影戏到宋代非常盛行,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巨大轰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