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需求与教育实践的关联

教师需求与教育实践的关联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模式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主题内容。“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模式紧紧围绕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现存缺陷,内容既可以是课程教法方面的,又可以是教育观念方面的,还可以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在实际活动中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而灵活选用。

教师需求与教育实践的关联

当今世界,各国皆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而各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终归是需要教师来落实的,教育理念再好,教师若无法付诸实际,教育改革就无法成功。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观和教材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复杂多样的问题,比如:如何发挥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使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地?在新教材普遍推行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正确解读和使用新教材?在学校课程的建设发展中,教师如何发挥主体作用?这些问题源于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解决。

“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模式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主题内容。其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的重点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基于问题的理性思考,“训”的重点是指导教师把握新课程和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理论、策略与方法等。因此,它既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又能把教师在实践中感知的新方法提升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层面。(www.daowen.com)

主题教研活动的成效保障,首先需要的是供求对路,研训的内容必须是广大教师教学实践中需要的,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前提。“研训融合式”主题教研模式紧紧围绕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现存缺陷,内容既可以是课程教法方面的,又可以是教育观念方面的,还可以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在实际活动中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而灵活选用。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了解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从而确定多数教师所认同的培训主题;通过部分学员的主体参与,共同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设计具体可行的研训内容,使得研训更具有针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