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决不要因挫折而自暴自弃,失去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②要了解和掌握受挫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方式,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要有容忍精神。受挫折者是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因而对他们的攻击行为一般不应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击和惩罚,而应当尽量采取其他有效方法。对于受挫折的个体,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反应替代理智行为。因此,应当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设法让个体把这种紧张情绪发泄出来,并恢复正常。

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大致可以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来谈。

1)个体方面

首先应知道,既然在人生道路上,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社会关系的纷繁错综,大大小小、轻重不同的挫折谁都可能遇到,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么挫折也就没有什么可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此,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应当“一是不怕,二是分析”。所谓“不怕”,就是在思想上要对困难有充分估计,做好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思想和行动准备,这样一旦受到挫折,便能冷静对待,而不至于灰心丧气或做出不当的行为;所谓“分析”,就是要认真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所在,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在什么地方跌倒就从什么地方爬起来。”决不要因挫折而自暴自弃,失去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生活目标,胸怀大局,立足本职,便能更冷静、正确地处理日常生活小事与远大目标的关系,便能处理眼前的小失败和挫折,而不失去前进的动力。

再次,要善于灵活应变,及时理智地实行目标和情绪的转移。这就是说,当遭到挫折和失败时,要善于调整、改变近期的目标,及时变更行动的方向。

2)组织方面(www.daowen.com)

①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认识、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

②要了解和掌握受挫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方式,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要有容忍精神。受挫折者是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因而对他们的攻击行为一般不应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击和惩罚,而应当尽量采取其他有效方法。

③要帮助受挫折者改变受挫折的情境。比如,对于犯错误的职工,组织领导要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谅解的情境,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建立起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④采用“精神发泄”的心理治疗方法。组织领导者要创造一种条件,让受挫折的职工可以在那里自由表达他们受压抑的情绪。对于受挫折的个体,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反应替代理智行为。因此,应当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设法让个体把这种紧张情绪发泄出来,并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