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有效性测度:提升沟通效果的关键

有效性测度:提升沟通效果的关键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关于组织沟通有效性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衡量尺度,研究者们在不同的场合分别给出过不同的定义。O'Reilly和Roberts认为沟通有效性反映了沟通结果的适应程度和灵活程度。Hiltz则认为沟通有效性是指决策结果的质量。Olaniran指出沟通有效性是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沟通媒介。52~68分:沟通有效性较高。35~51分:沟通有效性较低。

有效性测度:提升沟通效果的关键

有效性取决于过程的转换,要提高转换效果,必须注重效率。目前关于组织沟通有效性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衡量尺度,研究者们在不同的场合分别给出过不同的定义。O'Reilly和Roberts认为沟通有效性反映了沟通结果的适应程度和灵活程度。Hiltz则认为沟通有效性是指决策结果的质量。Olaniran指出沟通有效性是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沟通媒介。参考并整合以上研究中修正和使用的沟通有效性测度量表,在此提炼出如下沟通有效性量表:

(1)合作性

合作性在知识沟通与共享方面表现的极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各成员的知识与能力的互补程度和积极性;二是合作成员间的满意程度。

(2)学习性

这一指标主要是针对团队成员间的知识沟通,学习性对于知识团队的知识沟通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学习性是反映企业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指标,被定义为企业具有精于知识吸收、转化和创造,且根据新知识和长期目标调整行为的一种品质。

(3)创新

知识团队构建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整合进行新产品的创新来抓住市场机遇。这一指标主要体现在知识产品的推出速度、新产品的顾客满意度、专利数量。

(4)内容性

这一指标主要是针对知识团队沟通的内容,用于评价沟通对于双方达成一致、取消理解偏差所发挥的作用,考察沟通内容是实质性的,还是空洞的,以及评价沟通过程中信息是否被发送者明确地表述传送,接收者是否清晰地理解。

(5)时效性

时效性是用来衡量沟通的时间效率,评价沟通过程是否及时、准时。沟通的时效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流转时间和流转率两方面:信息单元处在沟通通道中的整个时间称为流转时间;信息流转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沟通通道中某特定点的信息单元的数量。

(6)有用比(www.daowen.com)

这一指标是用来评价达到沟通目的所接收、使用、发送的信息中有用的那部分占的比例。在知识团队沟通过程中,有用信息往往和无用信息混杂在一起,使得对有用信息的筛选难度加大,进而影响到信息交流的效率。

(7)消耗性

这一指标主要是指信息沟通渠道搭建及维护所消耗的费用和成员间的协调成本费。建立在高消耗性基础上的知识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将大大降低团队整体的收益,因此,本文认为消耗性高的沟通是低效率的。

下面所列的17道测试题,是用来帮你了解你所处工作群体沟通有效性状况的。请你在每道测试题的右方的横杠上标注0~5这6个数字之一,来表示你对该题项的评价状况,其中:

5=状态非常好,产出指标最高、消耗指标最低;4=状态相对较好,产出指标较高、消耗指标较低;3=状态一般,产出指标一般、消耗指标一般;2=状态较差,产出指标较低、消耗指标较高;1=状态不好,产出指标很低、消耗指标很高;0=状态很糟,产出指标最低、消耗指标最高。

以上测试题加总之后:

69~85分:沟通有效性很高。群体沟通过程中的合作性、学习性、创新性、内容性等沟通效果及沟通效率整体很高,该群体表现出很高的沟通有效性。

52~68分:沟通有效性较高。群体沟通过程中的合作性、学习性、创新性、内容性等沟通效果及沟通效率整体较高,该群体表现出较高的沟通有效性。

35~51分:沟通有效性较低。群体沟通过程中的合作性、学习性、创新性、内容性等沟通效果及沟通效率整体较低,该群体表现出较低的沟通有效性。

0~34分:沟通有效性很低。群体沟通过程中的合作性、学习性、创新性、内容性等沟通效果及沟通效率整体很低,该群体表现出很低的沟通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