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价值实现:品牌化优化方案

企业价值实现:品牌化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能做项目型的企业,而要做整体价值型的企业。现在做文化企业要将目标锁定为企业的整体价值最大化,要面向未来,思考未来模式。比如某企业连续亏损了10年,但公司的价值却一直在增长,这就是好的商业模式。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扩展企业规模和品牌,而且当品牌价值足够大的时候,我们的并购也就有了更高的产业价值。[12]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企业价值实现:品牌化优化方案

文化产业领域,很多人并没有做无形资产,而是在做项目。一个文化企业仅仅靠项目不可能越来越好,因为项目做完了,企业也就走到极限了。所以,项目之外必须让企业增值,就算项目不赚钱,将来把这个企业卖掉也能赚很多钱,也就是说项目本身只是企业当中值钱的一个部分,企业还有非常多值钱的东西要做出来。我们不能做项目型的企业,而要做整体价值型的企业。

当前做文化企业要考虑未来,要将目光放得长远,商业模式要具有未来性。也就是说,企业虽然现在不一定盈利,但是将来可能盈利或者很值钱,我们可以称之为未来模式。现在做文化企业要将目标锁定为企业的整体价值最大化,要面向未来,思考未来模式。比如某企业连续亏损了10年,但公司的价值却一直在增长,这就是好的商业模式。正如美国管理思想家德鲁克所说:“利润是企业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后所得到的报酬。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而是企业达到了目的后所得到的报酬。”[14]所以,做企业要做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团队、经验、积累、IP等。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扩展企业规模和品牌,而且当品牌价值足够大的时候,我们的并购也就有了更高的产业价值。比如,迪士尼的体育频道、电视频道都是它并购来的,皮克斯是它并购来的,漫威是它并购来的,还有一个是它借来的,就是小熊维尼。我们有很多办法能将企业做到品牌化,比如把别人的品牌拿过来孵化一下,相当于把别人的鸡蛋拿过来,自己孵化一下,卖的价格高一点,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陈少峰)

注:本章内容基于以下论文,侯杰耀对论文内容进行了修订与重编。

陈少峰、李源:《文化产业发展的八个未来导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6卷第2期。

陈少峰、李源:《文化产业的产业变动与商业模式创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5卷第2期。

【注释】

[1]张立波、陈少峰:《新中道的企业管理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页。

[2]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3]王国华:《略论我国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方法与路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47页。

[4]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8月20日。(www.daowen.com)

[5]《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2018年5月19日。

[6]陈少峰:《文化产业业态变化与文化企业经营策略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48页。

[7]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3页。

[8]陈少峰:《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2月14日,第1版。

[9]《足球产业蛋糕到底有多大?或超过8000亿元》,人民网,2015年3月1日,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5/0301/c22176-26615980.html。

[10]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

[11]黄锦宗、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63页。

[12]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13]数据来源于麦肯锡:《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

[14]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1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