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麻城课桌事件:解决一城问题,尚有待全国行动

麻城课桌事件:解决一城问题,尚有待全国行动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解释说,麻城市仅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需要地方财政配套投入4000万元左右,这些资金用途已经非常明确,没有一项可以用于添置课桌椅。随着舆论进一步的追问,公众终于等到了自己期待的结果:麻城市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为全市所有学校配齐标准化课桌,结束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历史。麻城课桌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全国上下,没有被报道的地方依然大量存在。

麻城课桌事件:解决一城问题,尚有待全国行动

苏爱萍

2012年9月1日,新生开学日,全国上下中小学都洋溢着喜庆。可是,湖北麻城却是那么的不平静。这份不平静并非来自开学的喜悦,而是因为长江商报上的一则报道麻城农村学生需要自带课桌上学的消息,使麻城犹如它的杜鹃花一样“闻名”全国。

报道中,村民们接受采访时的发言,记者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深深刺痛人们的心。虽然时隔半年,但我心中依旧无法安然。走在美丽的校园,看着优越的教学环境以及孩子们开心快乐的笑容,农村孩子们背着课桌走在上学路上的弱小背影不时在脑海中浮现。

21世纪已经进入第二个20年,小学生上学依然需要自带课桌,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20世纪。开学期间,准备课桌与准备学费一样,成了让家长们焦头烂额的事情。“70后”,“80后”农村孩子的遭遇依然在“00后”身上重演,没有任何的改观。再看看家长们给孩子们准备的课桌——有父母流传下来的,有借来的,有临时拼凑的,有的甚至将自家的破旧茶几搬进了教室。简陋的教室中,高矮不平,颜色不一,大小各异的课桌,看着实在令人心寒。

如今网络发达,微博更是加快了消息的传播。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各界人士群起指责,微博上草根明星纷纷发帖跟进,媒体记者深入调查。校方、政府也开始处理“危机公关”,各自给出回应:

校方解释说,1990年代“普九”时,教育部门曾统一为学校配过桌椅,但因使用时间长,绝大多数当时采购的长条形桌椅都已经用坏,现在的桌椅都只能靠家长自备。(www.daowen.com)

政府解释说,麻城市仅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需要地方财政配套投入4000万元左右,这些资金用途已经非常明确,没有一项可以用于添置课桌椅。

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没能消除人们的质疑:现如今的教育环境还不如20世纪,难道是历史在倒退么?随着舆论进一步的追问,公众终于等到了自己期待的结果:麻城市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为全市所有学校配齐标准化课桌,结束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历史。和以往一样,群众舆论又一次打了胜仗。这样的结果似乎能让人宽慰,但是我们不应该有丝毫的轻松。麻城课桌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全国上下,没有被报道的地方依然大量存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大计。我们常说,民生大于天。可是,在重大民生问题面前,政府的诚意在哪里?为什么很多问题只有在舆论的督促下才能得到解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再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多少年来,我们都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发展着我们的教育事业。殊不知,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依然无处不在。农村财政再贫困,教育资源要尽量得到满足。农村经济要发展,“非教育莫与富之”,首先要进行的应当是教育投资。当我们的“父母官”们在舒适的办公楼里办公时,他们是否有想过,他们统辖下的“子女”们依然在简陋的教室中,用高矮不一、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破旧”的课桌学习知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中小学校提供课桌椅,是义务教育免费性的最基本体现。“如果学校连课桌椅都无法提供,谈何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事件已经过去了,新闻图片中孩子们背着课桌的瘦小身影也已慢慢走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上有着改变农村教育环境的责任,我希望所有的孩子,能有一套好的桌椅,好的教育,安全的校车,放心的餐饮,实现这些,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一起监督,哪怕微不足道,至少能给孩子们的童年涂上几笔鲜亮的色彩。自带课桌上学现象并非麻城一地独有,农村教育资源的缺少也并不仅仅体现在课桌的不足上。农村资源的投入以及公平分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支撑,希望能早日解决这一问题,让阳光早日照耀在全国农村儿童的课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