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跋涉者锲而不舍,必登巅峰

跋涉者锲而不舍,必登巅峰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军武在当代的导演与演员中,鲜有像张江中那样执着追求、矢志不渝的传承者和跋涉者。其中指出了之前出版的个别秦腔资料中的问题,尤其是表演程式部分。他们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追求卓越、攀登高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令人钦佩,令人感动,令人景仰。他们不仅具有这样高尚的精神,更是达到了崇高的境界。缘由是楚庄王时代确立了演艺行业的职业地位,具有了在社会、在朝廷娱人娱神的功能。

跋涉者锲而不舍,必登巅峰

王军武

在当代的导演与演员中,鲜有像张江中那样执着追求、矢志不渝的传承者和跋涉者。数年来,他带着照相机、录音器经常自费拜访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秦腔老艺人,尤其是其中身怀绝技的表演艺术家。他数次探访,不把绝技绝活学到手绝不罢休。他几乎把陕西、甘肃、宁夏等文化底蕴深厚、表演技能超乎常人的名宿都拜访到了,才萌生出主编这本《秦腔知识讲座》的想法。

江中的爱人张小琴出生在一个梨园之家,父亲是秦腔大家刘毓中的弟子,誉满陕甘,母亲是位实力派坤伶。张小琴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在考入甘肃省艺术学校的几年里,均以优异成绩名列前茅。在院团工作期间,她为人低调,淳厚朴实,在艺术上一丝不苟,并热心于公益事业。她文武兼备,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干净利落;唱腔上字正腔圆,高亢甜润;虽身兼数职,但严于律己,在艺术上刻苦钻研,勇攀高峰。曾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一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他们两口子在艺术上都属于“一根筋”的演员,自己认准的事,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去完成。江中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小琴的支持和帮助。

夫妻二人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把走访学得的秦腔知识、传统技艺和多年学习继承的秦腔四功五法完整表演体系编为《秦腔知识讲座》,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指出了之前出版的个别秦腔资料中的问题,尤其是表演程式部分。该书的出版是一个挖掘传统,亮秦腔家底的壮举,可喜可贺。他们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追求卓越、攀登高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令人钦佩,令人感动,令人景仰。

我们一直有夙愿想做的事,让他们默默地做成了,我们秦腔的宝贝终于因他们而没有失传。这让我感到惊奇、感动、欣慰。

他们夫妻真是有心人。人要干事,谁都挡不住,但人把事要做成功也真的不容易,要劳神费心,垫钱花功夫,甚至要看人脸色。但他们为了不使秦腔绝技绝活失传,带着那种韧劲、犟劲,毫不计较得失地艰苦跋涉、登门求艺、刻苦学艺,把他们称为“钢钻子”也不为过。秦腔需要这种自觉的战士,传统艺术传承需要这种能够承前启后、有责任、有担当,又有耐心的人。他们不仅具有这样高尚的精神,更是达到了崇高的境界。(www.daowen.com)

张江中、张小琴夫妇不仅在秦腔表演艺术上如此钻研,还搜集挖掘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剧本,收藏、研究和再现了秦腔各路风格的脸谱。张江中还汲取传统手法、技法,根据人物个性,创绘了数十种脸谱,这丰富了秦腔的脸谱种类,拓展了秦腔的表演手段,真是一个大贡献。

更为可贵的是,《秦腔知识讲座》中对秦腔历史进行了研究,比如书中提出秦腔拜春秋时的楚庄王为祖师爷,这要比通常膜拜的中国戏曲之神梨园鼻祖唐玄宗李隆基(俗称李三郎)早很久。缘由是楚庄王时代确立了演艺行业的职业地位,具有了在社会、在朝廷娱人娱神的功能。这是每个剧团在演出前要供奉的戏神,还要保佑演员身体安康,演出顺利的事情。他给我画了楚庄王和唐玄宗、优孟的画像,被我一直珍藏着。有一天我会拿出来供演职人员学习,甚至塑出来,立于戏曲或秦腔的博物馆、纪念馆,让它源源不断地派生精神力量,激发绵延不断的秦腔人才梯队,让秦腔繁荣兴旺,雄立于时代的潮头和巅峰。

二〇二一年一月

(作者为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原主任,资深戏曲剧作家、理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