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让孩子自信大声读出来

让孩子自信大声读出来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在朗读的时候容易读错的孩子:1.应让孩子愿意张口读很多家长在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时,往往忽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家长以为这就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所以,让孩子朗读文章之前,先要帮助孩子理解文章。

让孩子自信大声读出来

4.3 让孩子大声读出来

有些孩子害怕当众朗读,有些孩子朗读的时候容易漏字、添字、串行,如何才能改变这些孩子朗读的不利局面呢?

对于在朗读的时候容易读错的孩子:

1.应让孩子愿意张口读

很多家长在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时,往往忽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书的时候是毫不吝啬的,只要孩子愿意,家长就乐意买。可是买回家后,孩子一般都是把书抱到自己的房间里,一个人尽情地读。家长以为这就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确实,它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但这只是默读,而没有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

其实,孩子的朗读习惯和兴趣是很容易培养的。在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家长可以每天给他读一个小故事,首先让他形成听别人朗读的兴趣。等孩子认的字慢慢多起来以后,就可以让孩子给家长读一些简单的小文章。孩子是特别愿意与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孩子在读的时候,如果家长能表现出十足的兴趣,这就是给孩子最大的鼓励。

在培养孩子朗读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应重点培养孩子的朗读兴趣,而不是生硬地规定孩子每天必须读多长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讲书里的故事,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朗读给家长听。即使孩子朗读中错误百出,家长也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和生气的情绪,而应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能丢开思想包袱,渐渐养成朗读的习惯和兴趣。读得多了,字形与字音间的联结自然会增强。

2.应鼓励孩子多说话

默读好而朗读差的孩子通常在言语表达能力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可能不太爱说话,或者一件事情半天说不清楚,说的时候磕磕巴巴。

现在的家长都很忙,回家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都很少。孩子回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当然就会导致他们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的问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也知道应该和孩子多交流,可是忙了一天回到家里,只想好好休息,真的没有心情听孩子说话。有的家长可能就干脆让孩子闭上嘴,好让自己安静一会儿。如果孩子总是得不到说话的机会,他的口头言语能力怎么会好呢?现在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什么话都不跟自己说,其实有时候这责任更在于父母。所以,即使再忙,家长也应抽时间鼓励孩子多说话,锻炼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以加深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和理解。

3.应提高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

人的视觉加工能力不是天生就发展成熟的,而是后天训练的结果。(www.daowen.com)

有很多方法可以训练视觉分辨能力,比如让孩子比较一组线段的粗细或长短,找出两个相似图形中的不同,在背景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图形等。总之,脑子是越用越活,眼睛也是越看越精,家长鼓励孩子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他的视觉加工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4.应提高视觉追踪能力

阅读是一个需要眼睛不断扫视文字的过程,如果孩子总是漏字、添字或者串行,就说明他的眼部运动,或者说视觉追踪能力不太好,家长应该在平时多加训练。让孩子看跳动的乒乓球、马路上奔驰汽车,都是在训练孩子的视觉追踪。那种连线的游戏,即有很多缠绕的线条,让孩子分辨出每一条的起点和对应的终点的游戏,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做这类训练时头不能动,只能用眼睛追踪。

在朗读过程中,如果孩子总是漏字、串行,那就让他用手指或笔等工具来指着读,等孩子有进步后再一步步地撤除这些工具。

还有一部分孩子在朗读的时候,没有感情,没有抑扬顿挫,没有停顿,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理解后朗读。

在朗读之前,一般家长让孩子做的准备工作通常是熟悉生字,却往往忘记考察孩子有没有理解这篇文章。孩子如果不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让他读多少遍都是浪费时间。他不知所云,在读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口无心。所以,让孩子朗读文章之前,先要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理解以后,才能谈有感情地朗读。

孩子在朗读的时候不会恰当地停顿,是因他们忽视了听众的需要,没有认识到听的人看不到文章,不能像自己一样知道一句话什么时候结束。在孩子朗读的时候,家长可帮孩子录下来,接着让孩子自己听,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继而有意识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仅是在有标点符号的时候应该停顿,句子中词与词之间也要有恰当的停顿,比如“春天的山坡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孩子开始的时候可能无法做到恰当地停顿,这时家长可以经常给他做范读,或者让他听朗读磁带,或者给他在句子中注上何时应该停顿。经常这么练习,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朗读时恰当地停顿了。

一般家长培养孩子朗读的形式都是让孩子站起来读给父母听,这样的方式用多了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倦,影响朗读的质量。激发孩子满含感情的朗读方式有很多,比如,可分角色朗读:父母、家人分担一定的角色,带着感情和孩子一起朗读,可帮助孩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顺利进入角色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角色的语调和语气的变化。

另外,为了帮助孩子投入文章的情境中,进行配乐朗读也很好。家长事先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孩子在音乐中朗读,会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使朗读更有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