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催生礼仪与禁忌

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催生礼仪与禁忌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妇女怀孕生子,在宁波常被视为人生大事而备受重视,由此也衍生了一系列繁缛的生育礼仪和生育禁忌,独具地方特色。孕妇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除却娘家母亲送来的小孩小大衣、绒线衫、背心、披肩、鞋袜等共有360件之多的“催生包”之外,也详细描写了“催生”吃食,对研究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催生礼仪与禁忌

妇女怀孕生子,在宁波常被视为人生大事而备受重视,由此也衍生了一系列繁缛的生育礼仪和生育禁忌,独具地方特色。

宁波妇女怀孕,一般称之为“避鱼”。由于地处海滨,“鱼”自然是宁波民众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饭菜。但由于鱼类产品具有的特殊气味,妇女怀孕后对鱼腥味比较敏感,不能闻此腥味,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因此在宁波就有了“避鱼”一说,孕妇也常被称为“避鱼老戎”。女方父母家闻知后送金团、肉、鸡和其他滋补食品。在“避鱼”期间,凡孕妇想吃的食物,公婆更是设法采购,认为这样生下的孩子以后不会“馋痨”,俗称“依耳朵”或“掩耳朵”。[6]

在临产前一个月左右,孕妇的娘家人要“送孩衣”,即准备婴儿衣服鞋帽,一般为黄棉袄、黄夹衣、黄布衫、涎兜、大衲、横衲、夹衲、包被、尿布等,寓意旺子旺孙。催生礼中备红枣、花生、桂圆粽子红糖、胡桃、长面、鸡蛋及黄鱼鲞等其他补品,取“早生贵子”之意。这些物品统称“催生担”,被娘家人一并送至女儿家,意在“催生”。在余姚,要将染红的鸡蛋拿到孕妇床前抖出,将蛋磕破,意谓“快生快养,擂落算账”。有的地方在送催生担时,还以孕妇当时的状态卜占生产期。送担者至,若见孕妇站着,说快要生了;见坐着,认为还不会生。并且,人们会把催生衣物扎成包袱,从窗口掷到孕妇床上,以包袱朝向来卜婴孩性别,如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故称女儿为“朝外货”。[7]此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宁波农村颇为盛行。

孕妇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旧时,宁波民间由“稳婆”专门从事接生,“稳婆”也称“老娘”。稳婆在接生前要拜过“灶君”,以祈求顺利生产。临产前,要给产妇吃补品以增强元气。产房被称为“红房”,一般被认作不洁之地,因此不许男子进入。生产时,有些农村妇女采用坐姿,下接“坐桶”,将孩子生在桶内,俗称“子孙桶”。旧时如遇难产,有的人家便将所有有盖的日常用具的盖子打开,认为有利于“产门”的打开;有的要求产妇使劲吹火管,以运气催生;有的则放鞭炮,以声震生等。

孕妇生产之后,不能外出,须在产房内养足一个月,俗称“做月里”。婴儿出生后,家中就将染红的熟鸡蛋分送给周围邻居和好友、同事,以示喜庆。旧时,宁波多数人家请“出窠娘”同产妇一起住在产房内,以方便昼夜照顾,外人一般不允许入内探视。产房门口要挂红布条。婴儿出生后,婴儿第一次洗澡要用糖水,有的地方用晒干的七个乌鳢鱼头烧汤洗澡,谓可解毒气。婴儿第一件衣裳要穿婆家的,而后穿外婆送来的衣裳。

婴儿出生后,还要向亲友和四邻分送糖面,称“落地面”,表示添丁之喜。婿家备糖、面、鱼、肉、鹅等送至岳父家报生。生男用雄鹅,生女用雌鹅,慈溪一带生女用母鸡报生。岳父家一般并不收鹅。得到女儿生产消息后,娘家须送贺生担,俗称“生姆羹”,又称“生姆担”,有鸡、肉、鸡蛋、长面、红糖、河虾、鲫鱼等,也有富户用火腿的。亲戚们也要到产妇家“送山”(送礼),一般送索面5斤,红糖3斤,鱼、肉四色,客气一点送六色。亲近的邻居,多以送鸡蛋为主。娘家人除“送山”外,还要在产妇满月时,挑满月担。宁海一带,如遇初胎为男孩的,女婿携礼(猪腿等)至岳父母家报喜。[8](www.daowen.com)

在宁波,婴儿吃的第一口奶,要向邻近刚生过小孩的健康妇女去讨吃,男婴讨吃生女婴者的奶,反之亦然。在喂奶之前,先喂婴儿一口黄连汤,寓意先苦后甜。又把肥肉、状元糕、酒、鱼、糖等分别制成汤,用手指蘸汤涂婴儿嘴,边涂边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以祈日后健康成长,生活幸福。余姚风俗,婴儿落地要穿旧衣,俗谓小时着线,大来着绢。婴儿穿好衣服要放在狗窝里躺一下,意为防娇生惯养[9],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孩子容易养大。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宁波传统生育习俗中,孕产妇的禁忌甚多,如孕妇忌食生姜,以防孩子长畸形六指;忌吃兔肉,以防兔唇;忌吃螃蟹,以防难产;孕妇忌坐地栿,认为会导致难产;忌看别人砌灶,以防生下的孩子会缺唇;忌看蛇,认为孩子会老伸舌头;忌拿吊着的饭篮,以为胎儿会脱落;忌跌跤,认为跌跤会使脐带缠住胎儿的头而导致其死去。

北仑一带,产妇称“红人”,月内不能串邻走舍。在余姚一带,孕妇不能随便出入左邻右舍家门,忌讳参与红白喜事,不能随便进入祠堂庙宇,避免遇到木匠、泥水匠,禁止进入蚕房,等等。产妇在做生姆月内,禁忌照镜子,动刀剪,晒太阳,忌在产房内放置铁制刀具,搬动东西,修补墙壁或打钉等。产妇在产后未满月时,一般不出产房。宁波人将产房称作“红房”,认为是“不洁之地”,除了产妇的丈夫和“出窠娘”,外人一般不许入内。平日产房窗户紧闭,出入随手关门。如果有人误入产房,则认为对小孩不利,宁波人称此为“生人冲”。长辈一般不入红房,意谓婴儿过早见到长辈会“折福减寿”。产妇和婴儿的脏衣服、尿布须设专用脚盆洗涤,俗称“肮脏脚盆”,不得接近水井,衣物晾晒时亦不准高悬。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民众生育习俗中的“催生担”具有地方特色,生产方式也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别,如近代宁波籍女作家苏青在其小说《结婚十年》中就曾描述了宁波产妇临产前娘家“催生”的习俗。除却娘家母亲送来的小孩小大衣、绒线衫、背心、披肩、鞋袜等共有360件之多的“催生包”之外,也详细描写了“催生”吃食,对研究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