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夏夜的萤火虫之光

夏夜的萤火虫之光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的夏秋之夜,是孩子们捕捉萤火虫的夜晚。小小的萤火虫,在深夜里,也提着星星一样的小灯笼,给泥土下的蚯蚓们送去了小小的光明和“晚安”的问候,给草丛里的蟋蟀们照亮了回家的小路……原来,萤火虫是一种能发冷光的小甲虫。它能在地上产卵,小小萤火虫刚刚孵出来的时候,便藏在地下的草丛里,或躲在腐烂的老树桩里,如同老树怀抱里的小精灵。

夏夜的萤火虫之光

初秋的夜晚,坐在高楼的平台上,给我的小女儿念唐诗,念到了韦应物的一首《夜对流萤作》:“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念着念着,思绪禁不住飞回到童年时的乡村谷场边和田埂上了……

星月迷乱,烟水浮动;清风徐徐,蛙鼓声声……

乡村的夏秋之夜,是孩子们捕捉萤火虫的夜晚。在那清凉如水的老井台上,在那星星洗澡的池塘边,在那金色的小山似的草垛间和谷堆上,在那开满扁豆花和打碗碗花的篱边墙头……

款款低飞的萤火虫,打着一盏盏像明亮的星星一样的小灯笼,或排成蓝色的长阵,或悄然划出道道金线和银线,忽上忽下,时明时暗,若有若无。当你欢愉地追逐着它,终于将它捧捉到手里,正准备细细观看时,不料,它又悄无声息地突然从你的指缝间溜走了……

小小的萤火虫,在深夜里,也提着星星一样的小灯笼,给泥土下的蚯蚓们送去了小小的光明和“晚安”的问候,给草丛里的蟋蟀们照亮了回家的小路……

几多欢乐,几多情趣啊!它引发出寂寞的孩子们多少幻想,多少牵念!这幻想,这牵念,也如点点流光,在黑暗中闪闪烁烁,经久不灭,使乡村的夜晚充满情趣和生机。

长大了,读书了,又知道了一些关于萤火虫的知识。原来,萤火虫是一种能发冷光的小甲虫。它能在地上产卵,小小萤火虫刚刚孵出来的时候,便藏在地下的草丛里,或躲在腐烂的老树桩里,如同老树怀抱里的小精灵。科学家们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便于夜间为自己找到伙伴,也便于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更有趣的是,萤火虫还用这种光来传递“爱的信息”。雄萤在飞舞中发出求偶的“光语”后,雌萤如果有意,便会发出相应的回光信号。雄萤一旦破译了这秘密信号,或者逐渐向雌萤靠拢,或者自觉地掉头而去,另找伙伴……(www.daowen.com)

最难忘的是,我念小学的时候,听村里的一位老先生讲述过晋代车胤囊萤苦读的故事,以至于直到今天,每当看见萤火虫,我便不能不想起“苦读”二字来,便情不自禁地要向着这小小的光明的使者深深地致敬!——正是它们,帮了那贫穷的读书人的大忙呢!

不仅如此。20世纪40年代里,光学家们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一种荧光素和荧光酶来,然后研制合成为一种柔和的、不伤人的冷光源,从而发明出造福千家万户的荧光灯。这不也是值得我们深深地感谢的吗?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过一首献给萤火虫的散文诗《萤火虫》。诗中写道:“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你多么快乐地展开自己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诗人还赞美说:“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小孩子没有不喜欢萤火虫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也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孩子们。“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夏夜秋夕,当你坐在凉台上,和小孩子们一起念古诗的时候,同时也教小孩子们去了解一些萤火虫的知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发生一点点兴趣,这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如今的小孩子们大都在电子玩具、钢琴、作业的包围中长大,未必就是快乐和幸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