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探究与优化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探究与优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华盛顿会议的历史背景简单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补凡尔赛体系存在的漏洞。(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召开,主要议程有两个,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美国国务卿休斯被推举为华盛顿会议的主席,这也表明了美国在会议上的主导地位。总之,《四国条约》作为华盛顿会议达成的第一个条约,使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关系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探究与优化

(一)华盛顿会议的历史背景

简单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补凡尔赛体系存在的漏洞。凡尔赛体系主要解决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的争夺,但是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划分还没有做出安排。列强在这个地区的矛盾冲突也是很尖锐的。一战爆发前,主要是英、法、俄、德、日、美六国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殖民利益。一战结束后,由于俄国发生革命,德国彻底战败,两国退出了争夺。法国也因为遭到战争的重大削弱,而把战后外交的重点放在压制德国和重建欧陆霸权上,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注度大大降低。所以一战后角逐亚太的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美、英、日三个国家。三国竞争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海军军备竞赛,二是对中国殖民利益的争夺。

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美国早在1890年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海军、建立“太平洋帝国”的计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国海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一战的爆发,美国的海军建设计划刚刚形成规模就被迫搁浅了。战争结束后,美国重新启动了扩建海军的方案,希望实现赶超英国的既定目标。英国海军这时候虽然在绝对实力上依然是世界第一,但是相对地位已经下降。英国对此耿耿于怀,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迅速升温。

让美国比较头疼的是,想要赶超英国还必须顾及它在远东的盟友——日本巴黎和会上,美国为了取得日本对国际联盟的支持,没有阻止它对中国山东的要求,从而使日本在远东的优势大大增强,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结果。现在,始于1902年的英日同盟仍然存在,日本又在疯狂扩充军备,让美国感到更大的威胁。

随着三国之间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各国的军费开支都已经超过国家财政所能承受的份额。这对刚刚结束一战的各国来说尤其是个沉重负担。为了不被军备竞赛拖垮,三大国只好转向寻求“相互限制军备”的斗争,调整彼此之间日益恶化的关系。对“限制军备”的提议,法国和意大利也做出积极响应,它们无力参与军备竞赛,当然希望通过互相制约的方案来维持自己的既有地位。取得共识后,1921年8月,美国就向英、法、日、意、中五国发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邀请。荷兰、比利时和葡萄牙因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有直接利益,也主动要求参加,会议的范围扩大到九国。

(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召开,主要议程有两个,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会议为此组成了两个委员会,“限制海军军备委员会”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太平洋远东问题委员会”由参会的九国代表组成。美国国务卿休斯被推举为华盛顿会议的主席,这也表明了美国在会议上的主导地位。其实,早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美国已经取得了外交斗争的胜利。英国答应不再续约英日同盟,中国也表示完全追随美国的立场。整个华盛顿会议基本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在英美谅解的轨道上进行的。尽管如此,美国还是把彻底瓦解英日同盟这个并未列入正式议程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1.英日同盟的终结与《四国条约》的签订

在美国提议下,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代表在美国国务院秘密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地区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该条约规定,四国之间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任何国家威胁上述利益时,四国应经过协商联合或者单独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应对这种侵略。《四国条约》的有效期为十年,条约生效的同时,英日同盟自动取消。

《四国条约》满足了各方的需要。对美国来说这是一次外交大胜利,表面是取代,实际是拆散了英日同盟,因为四国之间的这个协议并不具有同盟性质,没有严格的军事义务。对英国来说更是一举多得,既摆脱了英日同盟的义务,又维持了与日本的友好,还改善了英美关系,同时又巩固了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和地位。对日本来说,虽然失去了英日同盟,但是得到了美国对日本在太平洋既有地位的承认,这正是巴黎和会以来日本一直积极争取国际承认的。对法国来说,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与美英日三国平起平坐的机会,对于维护它在远东太平洋的既得利益也是有好处的,因此法国很乐意接受条约,并且对美国在限制海军军备上的方案也不再强烈抵制了。

总之,《四国条约》作为华盛顿会议达成的第一个条约,使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关系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美英关系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华盛顿会议的进程,接下来基本就是美英联合压制日本接受限制海军军备的方案了。而且,这时候两国的情报部门已经能够破译日本的外交密码,从而对于日本的外交动向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随后,日本就在华盛顿会议上陷入了被动。

2.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与《五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也称为《五国条约》。该条约限制了五国海军发展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规模比例是5∶5∶3∶1.75∶1.75,并且限定建造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最高排水量。由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的坚决反对,《五国条约》没能对各国的非主力舰规模做出限制,所以也不可能真正阻止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五国条约》已经是一次外交胜利,美国终于实现了追赶海军第一强国的目的,取得与英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在美英的联合压力下,日本被迫接受了美国的限制军备方案,这也实现了美国主导华盛顿会议的战略目的。对英国来说,条约是可以接受的,它使英国保住了海军并列第一的位置,同时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使其不至于威胁英国的地位。对于财政已经非常困乏的英国来说,这种局面是比较有利的。当然,对条约最不满意的就是日本。尽管日本也通过条约保证了它在太平洋地区的相对优势,但是它的野心极度膨胀,根本不甘心局限在太平洋海域。(www.daowen.com)

《五国条约》造成的均势并不稳定,事实证明,列强都想限制别国的海军规模而偷偷发展自己的海军,于是就钻条约的空子,大肆建造《五国条约》没有做出限制的非主力舰,结果军备竞赛从秘密逐渐走向公开,最终使《五国条约》变成一纸空文。这说明华盛顿体系其实也是不稳定的,列强的利益争夺是根本,妥协只是权宜之计。这种本质在解决“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中体现更明显。

3.“中国问题”的讨论与《九国公约》的缔结

“中国问题”也是远东太平洋问题的核心,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目的是压制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以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势力。在美国的战略中,远东太平洋问题是服务于限制军备问题的,所以对中国代表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美国开始时表面上都给予支持,但是实际目的是想借此要挟日本接受美国的限制军备方案。等到日本答应美国的限制军备方案后,美国就不再支持中国的要求,而是与列强一起达成了机会均等的协议,这就是1922年2月6日签订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公约虽然宣布承认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是这种独立和完整其实是徒有虚名,因为它同时明确规定了在“中国全境”适用“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13]这样其实是排除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又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当然是美国外交的又一大胜利。事实上整个华盛顿会议都是满足于美国的利益的。在解决了这三个主要问题之后,1922年2月6日当天华盛顿会议宣告闭幕。

(三)华盛顿体系

持续近三个月的华盛顿会议所缔结的一系列条约和发表的声明构成了调节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利益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修正,美国在拒绝《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后,又通过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承认了凡尔赛体系形成的国际格局。于是,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一起成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新秩序。我们通常称其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部矛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是“一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利益的反映,它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严酷镇压,以及对社会主义苏俄极力遏制的基础之上。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利益冲突,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所以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可靠的。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藏的多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并且最终导致了体系的瓦解和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部矛盾是多方面的:既有协约国集团大国之间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英美矛盾、英法矛盾和美日矛盾;也有战败国对体系的不满,特别是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抗拒;还有大量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对体系形成了很大冲击。

英美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在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面,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向英国的势力范围渗透。在许多传统上属于英国的贸易区,美国都已取代英国成为主要的商品供应商

英法矛盾是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并支配了其他矛盾的发展。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法国的安全保证由于美国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而告吹,法国转而采取广泛联络德国周边小国的结盟政策,以防止德国的侵略。法国的行为与英国的均势政策是相违背的,英国为了平衡法国的势力,更加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与战时的这位盟友日益分道扬镳。

美日矛盾是战后最突出的一对矛盾。华盛顿会议结束后,日本国内对会议的结果大加指责。这种不满情绪随着日本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上升而不断增长,美日关系趋于紧张,双方甚至都以对方为假想敌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

由于德国的抵制,《凡尔赛和约》的一些条款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执行或者仅仅流于形式。比如,对战争罪犯的审判,原先规定的德皇和一些主要战犯都未受到惩治;在裁军问题上,德国转而大力发展警察组织,使警察部队成了变相的军队;德国还隐瞒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没有交给协约国;驻扎在德国领土上的协约国军队与德国民众也不时爆发冲突和矛盾。

另外,中国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蓬勃发展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汇合成巨大的革命力量,也强烈冲击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