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治权力的转移和封建制度的动摇: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

政治权力的转移和封建制度的动摇: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政治方面,春秋时期尽管周王室已经衰落,但大体还能维持着周王朝的封建制度,当时见于经传的诸侯国有170多个,大家在名义上都还是承认周王室的共主地位。只不过由于周王室已无力主持秩序,唯有靠具有实权的霸主才能左右政局。

政治权力的转移和封建制度的动摇: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

政治方面,春秋时期尽管周王室已经衰落,但大体还能维持着周王朝的封建制度,当时见于经传的诸侯国有170多个,大家在名义上都还是承认周王室的共主地位。若干诸侯国虽然强横,有的甚至会公然与周王室对立,可毕竟还没有发生过取公室而代之这样的事情。只不过由于周王室已无力主持秩序,唯有靠具有实权的霸主才能左右政局。

所谓春秋五霸,就是在春秋时期陆续出现的五位霸主(也就是五个诸侯国的国君)。至于是哪五霸,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第二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无论是采取哪一种说法,第一位称霸的都是齐桓公,而辅佐齐桓公完成霸业的,则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管仲(约公元前723—前645年),他从38岁开始担任齐国宰相,一做就是40年,一直做到辞世为止,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第一霸主。

春秋争霸的尾声是吴、越两国之间的竞争。本来吴国占了上风,吴王夫差曾经于公元前5世纪末在会稽山打败越王勾践,但是后来越王勾践在范蠡(公元前526—前448年)、文种等人辅佐之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一举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www.daowen.com)

春秋时代,不仅各个诸侯国内部政局不稳是常态,经常发生内乱,诸侯国之间更是战争频仍、征战不休。就这样经过200多年不断的兼并,到了战国时代初期,已经只剩下20个左右的国家,小国都已经被消灭殆尽。

战国时代,封建制度渐趋崩溃,周王室几乎已彻底失去威信。而到中期以后,则形成了7个国家争雄的局面,这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秦、燕、韩、赵、魏,史称战国七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