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风险累积与演化速度日趋加快

公共风险累积与演化速度日趋加快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私人风险的分散、转移及化解防范是通过分散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公共风险是私人风险的异化,是私人风险造成了“社会性”后果,带上了“公共性”色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断分离,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也不断分离。每一个环节面临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加,风险局部累积速度加快,私人风险异化为公共风险的速度也在加快,每一个局部性的私人风险都可能演化为全局性的公共风险,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公共风险累积与演化速度日趋加快

1.私人风险向公共风险的转化

私人风险(或个体风险)是指产生“私人”影响,可以由个人和企业承担的风险。私人风险的分散、转移及化解防范是通过分散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在市场制度下,风险与收益对称,想要获得收益,就必须承担风险。也正是风险的存在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公共风险是与私人风险相对应的、产生群体(或社会)影响,个人和企业无法承担而只能由政府来承担的风险。公共风险是私人风险的异化,是私人风险造成了“社会性”后果,带上了“公共性”色彩。风险一旦转化为公共形态,就必然需要产生一个社会公共机构(即政府)来化解和防范。

公共风险具有关联性、不可分割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分工和技术的发展是造成公共风险扩大的基本因素:社会分工使个别的生产过程社会化,劳动产品变成了社会产品,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协作、相互依赖,不确定性在各个环节中产生并变得易于传递,任何经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都无法回避,风险也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分工和技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制度下实现的,不同的制度选择会塑造出不同的公共风险形成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家庭是企业(集体)的附属物,而企业(集体)又是各级政府的附属物,通过这种附属关系链条,社会可近乎被看作一个人的社会,因此也几乎无私人风险可言,所有的风险都是公共风险。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分工和技术发展产生的不确定性并不明显,但这种制度安排导致个人经济行为缺乏内在的风险责任约束,造成了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以及浪费和破坏,使整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不确定性成倍放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断分离,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也不断分离。市场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社会成员之间、生产环节之间的依存性不断增强。每一个环节面临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加,风险局部累积速度加快,私人风险异化为公共风险的速度也在加快,每一个局部性的私人风险都可能演化为全局性的公共风险,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分工和技术所引致的经济运行内部的不确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导致的公共风险也是十分巨大的。[15]

2.“黑天鹅”、“灰犀牛”与“墨菲定律”

关于“黑天鹅” ,17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事件指超出人类认知和预期的不寻常事件,通常会引起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造成重大影响。“黑天鹅”事件具有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可预测性,如美国“9·11”恐怖袭击、我国“7·23”高铁追尾事故。“黑天鹅”事件表明,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受到集体、常规事件、已知事件和已预测到的事件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会受到单个事件、意外事件、未知事件和未预测到事件的影响。稀有事件就等于不确定性,世界远比我们所认识的要复杂,在不完全信息中,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也无法准确还原过去。塔勒布认为,我们把世界模式化(并对之进行预测)的能力的增强,在世界复杂性的增强面前微不足道,这说明未被预测的部分所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黑天鹅”事件正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和加剧的,“黑天鹅”现象的影响越大,我们就越难预测。[16]应对“黑天鹅”事件,我们可以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不要预测、谨慎预防、危中取机、保持冗余以及不要负债。(www.daowen.com)

相对于“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则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人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灰犀牛狂奔而来,会令人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它并不隐秘却更危险。“灰犀牛”威胁论的核心矛盾在于:当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还处于萌芽状态时,我们会感觉手头紧迫、无暇顾及,所以致使防范措施搁浅;当危险真正来临,损失已经不可避免,此时此刻虽然有应对灾难的财力物力,但无论是想减少损失还是想事后收拾残局,其费用都会是天文数字。当前社会爆发的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明显迹象却被完全忽视。如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已有很多金融泡沫即将破裂的示警信号。金融危机通常会在一个很常规的境况下发生并很大程度上可预测,毕竟升上去的总要降下来,然而我们一次又一次未能及时发现。当今时代,企业、组织、政府机构和各个行业领域都会面临一些明显的、高概率的危险。正视“灰犀牛”事件,是当前风险社会下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底线思维和问题意识。米歇尔认为,应对奔袭而来的为数众多的灰犀牛,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好的思维方法:在灾难到来之前,建立一个行动框架,即承认灾难的存在、合理安排应急步骤和确立最终解决危机的具体方法。[17]

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墨菲定律”指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墨菲定律”表明: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从概率上解释,实验次数足够多的前提下,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一件坏事发生的概率即使很小,如果实验次数无限增大,则不发生坏事的概率就会无限趋近于零,也就是坏事必然发生。[18]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角度讲,“黑天鹅”代表不可量度的不确定性,存在未知的风险;“灰犀牛”代表可量度的不确定性,存在已知的风险。但即使风险已知,由于不确定性,也可能引发未知的风险。无论风险未知还是已知,根据“墨菲定律”,最终风险都将演化为危机(如图1)。

图1 不确定性、风险与危机的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