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力的重要性

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力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中“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同样是很好的想象素材。所以,巧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借助工具书,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理解“囊盛数十萤”的生动场面,感受车胤的勤奋。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第三次,当钟子期死后,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伯牙痛失知音,如何悲痛万分,以至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的细节描写。

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力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古文中文字背后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为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如《司马光》一课“足跌没水中”,是故事的“关键点”和“转折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学生这时候思维活跃,情绪已经被语言“代入”。开始还是“戏于庭”,这时候每个小伙伴的神情、动作却形成巨大反差。如果这时适机运用丰富的想象,巧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孩童们的“慌乱”,就能反衬出“光持石击瓮破之”时的“聪明”。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同样在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如众孩童见到“李树多子折枝”,会有怎样的对话?孩子们见王戎不动,又会怎样追问?王戎又在想些什么?借机引导学生把“留白”添入故事,丰富故事内容,提高故事感染力。

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中“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同样是很好的想象素材。文章插图主题鲜明,构图清晰,感染力强。所以,巧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借助工具书,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理解“囊盛数十萤”的生动场面,感受车胤的勤奋。

又如《伯牙鼓琴》是六年级上册一篇文言文,原来的版本是《伯牙绝弦》,统编教材在此次选文上有所变化。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www.daowen.com)

和之前版本侧重体现两人情谊不同,本册选编的《伯牙鼓琴》重在体现艺术造诣:一个善鼓,一个善听。所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艺术之美”寻找突破口。而这个“口”正是“想象点”,所以可以设计三次练笔:

第一次,“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里,伯牙弹奏描绘高山时的技艺之高超,让钟子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置身于巍峨的大山之中。

第二次,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当伯牙弹到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第三次,当钟子期死后,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伯牙痛失知音,如何悲痛万分,以至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的细节描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