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仪表堂正,衣着朴实整洁

仪表堂正,衣着朴实整洁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还应有美的衣着,做到仪表堂正,衣着整洁朴实。仪表美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衣着打扮又是仪表美的主要组成成分。任何一个教师都要认识到,讲究个人的仪表衣着的整洁卫生,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教育好学生的需要。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重视仪表衣着的整洁卫生,给学生起好仪表美的带头作用。

仪表堂正,衣着朴实整洁

教师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还应有美的衣着,做到仪表堂正,衣着整洁朴实。

仪表美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衣着打扮又是仪表美的主要组成成分。衣着整洁得体,还是对教师服饰的一种基本的规范要求。教师的衣着打扮,并不一定在于要有新奇漂亮、流行时髦的服装,也不一定在于本人必须有一副适宜妆扮的漂亮身材,关键在于他的仪表打扮要适合身份,适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规范下的仪表美的深层内涵。尽管适宜的身材、汉行时髦的服饰对教师的形象美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代表仪表美的全部。只要他在教书育人的实践行动中,衣着整洁得体、落落大方,照样能够透露出一股朴实的美、整洁和谐的美、情趣高雅的美。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衣着应该是呆板单调、落伍沉闷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而是说教师的仪表妆扮要抓住美的真正内涵,抓住其基本的职业要求。美是各种各样的,美有多方面的多种体现。只要是教师的学识渊博、兴趣高雅,即使是平凡的服饰,美也会从这平凡的装不中流露出来,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充实感、信任感与崇高感。如果一个教师弃其基本的育人宗旨于不顾,或衣冠不整、稀里糊涂;或一味追求时髦、缺乏其基本的职业涵养,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与效应,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把学生导入歧途、精力旁骛。基于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认识,教师在衣着的具体选择上,需要适当照顾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选择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身体是衣着的支撑体,每个人的身体又具有每个人自己的自然条件特点。这就要求每个人在服饰选择时,需要在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爱好下,适当考虑到自身的自然条件特点,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恰当的颜色款式、肥瘦长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形体美与审美情趣,并弥补体形上的某些不足。如身材较矮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简洁明快,上下色泽一致或上浅下深的色泽为主,以便把身体反衬得高一些;颈部较细长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高领、筒领或翻领为主,以便增强颈部的粗壮感;而颈部较粗短的教师,则宜选择V型领口一类的衣着,以便敞开胸口,增强颈部的加长感;体胖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冷灰色、深色为主,以便给人以紧束感,但不宜选择紧身或束腰的衣服;体瘦的教师,衣着选择宜以面料粗织、暖色亮色为主,或增加衣饰花样皱褶等,以便增强扩弛感、厚实感。总之,衣着服饰的选择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特点。

第二,衣着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青年有青年的服饰,老年有老年的服装,教师的衣着选择要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服饰选择上宜以活泼明快为主,可以与流行色泽款式适当地靠近一些。要避免在色泽、款式上的老气横秋,显得毫无生气与活力,也要避免给学生以沉闷感、压抑感;年长的教师德高望重,沉稳通达,衣着上亦以严肃端庄为主。但也不定非要拘泥于一端,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一些既稳重大方,色泽款式又比较清新的服饰,既显得充满成熟的魅力,又显得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第三,衣着选择要根据环境特点。首先,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服饰流向,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教师。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接受、选择美的服饰,纳入时代的大潮,而不可能是一味地古板地拘泥于自己的天地之中,与外世隔绝。其次,一定的学校环境也对教师衣着发生影响。学校的环境是整洁严肃、活泼向上的,为此,教师的衣着在整洁得体的基本要求下,也要随着具体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时的衣着整齐与劳动、游乐时的简便、轻盈,以及不同的授课时的衣着选择要适合一定的环境的特点。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学校环境,教师衣着的适应必须要把握住的一条原则,就是要以基本上符合自己的身份特点或职业特点为前提,需要适当考虑到教师为人师表的风范气质。

第四,衣着选择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师的衣着选择需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年龄、性格、知识、能力等因素,不宜忽视这些特点。对于处在一定年龄段上的有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大、中学生,教师的服装要朴素、整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成熟的衣着行为,并同时受到思想情操方面的启迪;对于一些年幼的孩子,要根据他们的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明快的服饰,更容易给他们以美的启迪。(www.daowen.com)

第五,要整齐清洁、讲究卫生,不要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这是衣着外表美的起码要求。马卡连柯说:“无论对教师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

现在,有少数教师仍不注意个人仪表衣着的清洁卫生,经常是个人卫生很差、衣服很脏,领子里一半外一半、裤脚高一只短一只、外衣不扣纽扣、衬衣打个结、拖着拖鞋不修边幅地走进教室,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差,对学生的思想面貌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不符合教师道德要求的,应当自觉加以纠正。任何一个教师都要认识到,讲究个人的仪表衣着的整洁卫生,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教育好学生的需要。特级教师王企贤从教五十多年,一贯保持服饰整齐、面容清洁。他衣衫容貌不整不见学生,检查学生是否带手帕,是否剪了指甲,总是先让学生检查自己。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教的学生没有一个不讲卫生的。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重视仪表衣着的整洁卫生,给学生起好仪表美的带头作用。

第六,教师的衣着仪容要美现大方、素朴典雅,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俏。教师的衣着仪表要符合民族特点、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不能“唯洋是美”,去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类的笑话,更不能搞什么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奇装异服之类。教师的整个穿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不要与教学、教育气氛相冲突。服装款式要美观大方,过于陈旧,会显得落伍,也不宜太赶时髦、追求新奇;衣服颜色和装饰应尽量静雅致,不要艳丽夺目、花俏惹人。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几十双眼睛的视线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如果教师的衣着打扮奇特古怪,华丽花俏,就会使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教师的服饰上,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去听讲受教。如某地有一位大学刚毕业分到农村中学去任教的女青年教师,由于不能入乡随俗,过分注意梳妆打扮,服饰艳丽夺目,频繁更换,使学生眼花缭乱,议论纷纷,导致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很差。当地老百姓也很看不惯,请求将这位“洋”教师调走,以免教坏了他们的孩子。因此,教师的衣着打扮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自己的职业特点及环境要求,要和教师的职业身份相适应,考虑到它们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使自己的衣着打扮美观大方、整洁朴实,仪表庄重堂天,以使学生从教师质朴的外表美中得到高尚的审美享受陶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师的着装要与自己的职业匹配。教师着装应遵循的原则是:庄重、大方、凝练、高雅、明快,变化层次不要太复杂,一般不要穿不对称服装。男教师的服装要正规,如单排扣西装,选用浅条纹或八字纹面料,配领带,马甲等,为了避免过于格式化,衣袋、纽扣可以有些变化。女教师的服装可偏向时装,颜色和样式可稍花俏,可着套装,春夏可以素色衬衣配飘逸长裙。教师着装的颜色以中性色彩、冷色为主。如选用暖色则以中、冷色相衬托。教师服装的面料以混纺为好,显得质地好,挺拔、有光泽感,易洗易干。如选用纯毛料,则易被粉笔末染污。

总之,教师衣着整洁,仪表朴素大方,既能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反映教师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教师着装对学生的心理、审美、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按照教师职业的特点,注重个人衣着,仪容的修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它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