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的庄严美

教师的庄严美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消极控制,或者叫做行政控制,这是通过纪律、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方法,二是积极控制,或者得叫做情感控制,这是通过老师的德性、学识风度和爱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的方法。之所以把前者称之为“消极控制”,是因为它首先是被动的,是在问题发生了和可能发生的前提下施行的。鉴于这些,就决定了教师的庄严的美感特征的必然性。这一方面是得之于教师的有效的传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的信赖与崇拜。

教师的庄严美

在此提出“庄严”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是因为“崇高”和“优美”这两个美学范畴都无法对教师的美进行描述。“庄严”是介乎“崇高”和“优美”之间的。其基本美感特征是“敬畏(与对“崇高”的“恐惧”区别开来)→愉悦”。因而“庄严”既不如崇高“刚”,也不像优美“柔”。课堂教学的创造主体和欣赏主体之间有一种特殊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欲使这种关系不至于被破坏,创造主体对欣赏主体必须施行控制。一是消极控制,或者叫做行政控制,这是通过纪律、规章制度进行控制的方法,二是积极控制,或者得叫做情感控制,这是通过老师的德性、学识风度和爱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的方法。之所以把前者称之为“消极控制”,是因为它首先是被动的,是在问题发生了和可能发生的前提下施行的。其次是压服而不是心悦诚服,只控制了行动而没有控制心灵,这些都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相称的控制方法。要实现这种控制,就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对教师的偶像感和亲密感,形成亲与力的情感交流,否则,这种控制就是无法实现的。

鉴于这些,就决定了教师的庄严的美感特征的必然性。

要具有庄严的美学特征,教师必须具有优良的品德,具有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的风范。教师不要把有关个人利益的问题带进课堂,不要在学生的面前指责同事的低能、过失或者隐私,也不要在学生面前粉饰自己、吹牛撒谎。(www.daowen.com)

对待学生要谦和宽容,切忌为了个人恩怨报复打击学生,严厉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求;对待学生还要平等公正,不要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放弃成绩差的学生,特别不要对后者流露出讨厌的情绪。如果和学生发生冲突,要沉着冷静,切忌冲动,不要大声吼叫,更不要动手动脚、争一时之长。任何一种过火行为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是有损教师形象的。教学中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不能在课堂上敷衍塞责、草草了事。

我们知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导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塑造自己具有渊博知识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舞学生对前途对未来充满信心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做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在某一方面才能特别突出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往往在那一个方面兴趣最高,取得的成绩也最大。这一方面是得之于教师的有效的传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的信赖与崇拜。如果由此推理下去,一个全知全能的教师形象会怎样地激发学生心灵,产生什么样的美感效应,那将是无法想象的。尽管一个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但是在他的教学和审美主体所能够涉及到的有限的知识圈里面必须做到全知全能。一个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说“我知道”。更不能传授错误的知识。有的小说在描写某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时候,让她先做错了什么,第二天带病冒雨再去修正,这种行为虽然精神可嘉,可是她作为课堂艺术的美学价值却没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