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有效运用教师身姿语的重要性及要求

有效运用教师身姿语的重要性及要求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姿语是指人体躯干的动作所发射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如何运用自己的身姿语呢?形体上庄重但不故作姿态,神态上自信但不盛气凌人,潇洒利索,自然得体,是对教师身姿语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决不可忽视自己的身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的体态,实际就是教师的风度的外在形式,郭沫若说它是“文化的表征”、“思想的殉”,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在行为举止姿态方面的外部表现,是教师的思想品质、知识修养以及情感的表达。

有效运用教师身姿语的重要性及要求

身姿语是指人体躯干的动作所发射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如何运用自己的身姿语呢?形体上庄重但不故作姿态,神态上自信但不盛气凌人,潇洒利索,自然得体,是对教师身姿语的基本要求。古语有“站如松,坐如钟”的说法,这句话时于教师授课来说也同样适用。具体说来:如果站着讲,站立要稳,但不可总站在一处,给学生一种呆板的感觉;不要左摇右晃,给学生一种心神不宁的印象;不能长时间手撑讲桌,使学生以为你疲惫不堪。如果是坐着讲,坐势要正,不可趴在讲桌上,使学生以为你精力不支;不可手托下巴,使学生以为你漫不经心;不可如坐针毡,前仰后合,使学生以为你心不在焉;不可坐在凳子上转过身去板书,使学生以为你懒散懈怠。如果手执教鞭,不要以教鞭拄地,像是老人拄拐杖,使学生以为你暮气沉沉。坐着讲久了,应当站着讲一会儿,站着讲久了,或者坐下讲,或者自然地移动脚步,变换一个位置,调节一下课堂的气氛。都是在讲台上授谭,众目昭彰,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教师决不可忽视自己的身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体态,实际就是教师的风度的外在形式,郭沫若说它是“文化的表征”、“思想的殉”,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在行为举止姿态方面的外部表现,是教师的思想品质、知识修养以及情感的表达。

教师的体态总的来说,应该稳重端庄,但也不能强求一律,应因人而异男教师年龄大些的应着力于老成持重,有学者风度;年轻些的应该潇洒自如,充满青春活力;女教师则要端庄、慈祥、亲切,这样就会给学生以人格的示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态,尤其是站、走都要得体,要给学生以挺拔、轻松的印象,不要左右摇摆,或者把手插在衣袋里,站的位置,一般地应该潇洒自如,充满青春活力;女教师则要端庄、慈祥、亲切,这样就会给学生以人格的示范。(www.daowen.com)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态,尤其是站、走都要得体,要给学生以挺拔、轻松的印象,不要左右摇摆,或者把手插在衣袋里,站的位置,一般地应该站在讲台的“黄金分割”点,但也不能总是站在一个地方,固定不变的位置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让学生朗读、听写、演算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慢慢走动,一方面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促使部分精力分散的学生集中注意力。

可是,有的教师带些不良的习惯到课堂上,比如上课时不停地眨眼睛,有时还掏耳朵、抠鼻孔,站没有站相,常斜靠在桌子上,更有甚者,半椅半坐在桌子上,把脚蹬在学生的椅子上,这些不良习惯动作,都会给学生不好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嘲笑和反感,影响教师的威信,影响上课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