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老人养老困境与保障问题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老人养老困境与保障问题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已然进入人口结构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重大议题。2008年,73岁的付达信只为养老而入狱事件引发社会的热议。类似付达信这样的农村老人,居于社会最底层,收入微薄,失去劳动能力,既没有自主养老的基础,又缺乏养老保障制度的足够覆盖,极易陷入老无所依的困境。从养老保险来看,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职业差异犹如一柄柄利剑将福利意义上的中国人划分成多个阶层。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老人养老困境与保障问题

中国已然进入人口结构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重大议题。2008年,73岁的付达信只为养老而入狱事件引发社会的热议。[4]养老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类似付达信这样的农村老人,居于社会最底层,收入微薄,失去劳动能力,既没有自主养老的基础,又缺乏养老保障制度的足够覆盖,极易陷入老无所依的困境。民营养老院价位太高,公办养老院床位紧张,我国大多数养老院,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养老院,也只处于有其名没有其实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监狱的尴尬局面。从养老保险来看,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职业差异犹如一柄柄利剑将福利意义上的中国人划分成多个阶层。近些年来,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我国确实在养老领域上有一些举措,尤其是对于资金的投入不遗余力,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光是投入资金是不够的,财政资金的缺位已非一朝一夕,养老问题的结局不能只依靠简单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而更应该在合理的分配这一社会资源上下功夫。就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来看,从城乡二元制来分析,我国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且不说其质量和效果如何,仅这84%有余的覆盖率及1500多元的月退休金,已经比农村的35%不到的覆盖率及不足75元每月的养老金优越太多。每月不足75元也就是说日均两块多钱,无论是多贫穷的地方都无法达到基本生活水准,更不用说不断上涨的CPI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

物质供给、精神赡养、服务照料是养老的三根支柱,就我国目前而言,物质生活水平不够发达,养老保障体系也不够完善,精神赡养这一较高的要求还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故而物质和服务层面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人数急剧上升的今天,国家对于养老的步伐更应该加快。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家庭规模、经济发展等的冲击下逐步走向异化,而像敬老院养老、社区养老等逐步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在支持和逐步健全市场化养老的同时,更应加强养老网络的建设,担负起养老的国家责任,让每一公民不仅有儿养老,更有国家养老,打消公民的后顾之忧,增强权利保障感和幸福感。(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