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化德育工作,提升实效性与科学性

深化德育工作,提升实效性与科学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化德育常规管理,坚持德育创新,加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管理育人旗帜鲜明,教学育人和风细雨,活动育人丰富多彩,服务育人细微周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畅通德育渠道,优化德育管理网络,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精心组织活动,提高德育实效,以学校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作为载体,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深化德育工作,提升实效性与科学性

2013年3月起,学校调整周一升旗由专门的国旗队升旗的办法,改由值周班学生承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升旗活动,受到教育;期中考试后,分年级召开学生表彰大会,表彰成绩优异的学生;校长刘喜林捐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万元,设立校长励志奖学金,每年奖励高三优秀毕业生1名和高一中考成绩前几名;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全面发展;将高三毕业典礼会场由历届在人民会堂举办改为学校体育馆进行。

深化德育常规管理,坚持德育创新,加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管理育人旗帜鲜明,教学育人和风细雨,活动育人丰富多彩,服务育人细微周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畅通德育渠道,优化德育管理网络,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形成了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政教处、团委、年级部为主要职能部门,班主任为核心,学生会为主体的基本德育管理网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班主任的培训学习制度,采用校内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开好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例会;继续实行副班主任制度,认真搞好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网站资源和德育信息,面向德育工作人员以及班主任队伍,开发班主任教师论坛,开展班级工作经验交流;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深化德育常规工作,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成立卫生检查小组,加强班级卫生值日工作检查监督;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师生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和良好卫生习惯教育;搞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住宿生管理,进一步规范住宿生请假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学生心理障碍,促使后进生转化,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做好安全文明创建工作,抓实抓牢综合治理工作。

精心组织活动,提高德育实效,以学校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作为载体,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根据学校统一部署,2013年先后组织“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中国梦,我的梦”“日行一善”为主题的班会展示活动,请中国科协老专家为同学们做报告,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高一年级假期军训工作,召开了春季、秋季运动会,开展了第四届班级美化大赛,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举办了高一年级诗歌朗诵会,开展远离毒品和预防艾滋病教育,举办了高一年级辩论赛,组织全校各班迎新年联欢活动。(www.daowen.com)

德育为首,求内涵发展之品质。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紧紧抓住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严谨的学风。学校牢牢抓住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不懈地探索,努力激发学生主体的自觉性,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突出“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德育工作特色,形成了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纵向衔接分层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横向沟通,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党团建设、校园科技文化等互为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在育人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构建“大德育”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局面,多方位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体体现在:管理制度化、目标层次化、内容课程化、载体多样化、格局网络化。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团会、班会活动自我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校园各类文体、科技、学术讲座活动融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锻炼学生才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学生值周制等自主教育活动,增强了教育的实效,形成了学校德育的良性循环。学生社团活动更是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平台。学校的学生社团是由校团委牵头,学生直接参与的自发管理组织。目前有“三叶草”文学社、动漫社、新闻社、演讲社、合唱团等20多个社团,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开展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