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我一直认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是身为学生应尽的本分。所以从小到大,我几乎没监督过你写作业。唯一的一次辅导,是在二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前夕,教你如何看钟表。结果,考试回来,你拿着数学卷子说:“妈妈,本来我能做对,是你给我讲错了。”所以,自那以后,更加坚定了我在你的学习上,当甩手掌柜的一贯信念,也为自己的“偷懒”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还记得,刚刚学会走路说话的你,一次和邻居小朋友玩闹时,一不小心撞到了茶几上,上面的四颗门牙严重错位,还有一颗当场被撞掉,当时的你满嘴鲜血,当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你抱起去往医院的时候,你一边忍痛地哭,一边扭过头来,一遍一遍地说:“我的牙,我的牙,把我的牙拿上,去了让医生安上!”一群慌乱的大人竟然被你逗笑了。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是从那次,我看到了你性格当中理性、冷静的特质,显现了你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往后的事实也证明,你的确如此。
小学六年,你每周五次,每天往返三小时,风雨无阻地去游泳学校训练。小小年纪的你,在作业时间被“侵占”的情况下,竟然自己学会了提前预判老师可能会留的作业,利用早起、午休、课间零碎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参加省里的游泳比赛,取得了小学组蛙泳第一的成绩。最重要的,你没有因为看电视、玩手机、灯下写作业而熬坏眼睛,我也至今认为,你突破我和你爸爸的遗传基因,长了185cm的大个儿,得益于那六年的艰苦训练。
最重要的是,你在其中学会了如何对时间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安排;对要做、想做和必须做的事情如何进行协调、统筹和兼顾;面对一件艰苦、枯燥,一时难以提升,短时间看不到成效的事情,如何坚持并从中找到乐趣和方法。而这些,都是日后你自主学习、生活、工作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上初中,一次放学回家后,你一瘸一拐,问你怎么了,你说:“上室内体育课,老师不让说话,我同桌问我题,我给他讲,结果体育委员罚我做200个深蹲,我做了100个,就下课了。”我说:“然后呢?”你说:“我继续把剩下的100个做完了,然后腿就有点疼了。”当时的我脱口而出:“都下课了,没人管了,你就不用做了呗。”没想到你说:“那不行,我要不做完,以后别人就不相信我了。”当时的我,心里有一丝的震动和惭愧,这不就是我们成天挂在嘴上,写在墙上的“自律”“慎独”“诚信”?都说孩子是上天赐予爹妈的礼物,却原来,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帮助我们找回人之初那些美好纯净珍贵的品质。
上了高中,入学成绩不是很靠前的你,稳健地进步着,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下自习,吃饭休息上厕所,时间精确到以分钟计算。每天早上和中午,我们全家都会被你设置的各种铃声吵醒,两个闹钟,一个手机铃声。你总是自己起床,收拾好东西,悄悄地带上门去上早自习,临走还不忘帮我们关上卧室的门,就像从小一样。有人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来报恩的,有的是来讨债的,我觉得,你就是那个来报恩的……(https://www.daowen.com)
忘不了——在商场,只能看到大人屁股的你,听到喇叭里播送“哪位顾客把手套落在了柜台”,你拽着我的手说:“妈妈,你的手套呢?在不在了?”
忘不了——总是丢三落四的我,每每三番两次折返回家,你总会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我遗忘的钥匙、文件、水杯,一边递给我,一边说:“我就知道,你一次出不了门……”到底,谁在照顾谁?
从小没有送你进过音乐兴趣班,上高中,有一天,你竟说,你想学习小提琴,我以为你是一时兴起,后来,你又几次提到。我很慎重,带你找了一个老师,老师说,孩子的审美和情趣很高,但小提琴是难度很高的一门乐器,需要很长的练习时间,考虑到你目前的课业繁重,不建议这个阶段学习。我不忍打消你的热情,说咱们换个速成的,相对好学的,比如吉他如何?你说,不想,就喜欢小提琴那种音质和感觉,是其他乐器没有的。沟通后,咱们达成共识,虽然没有童子功,虽然咱们祖上往上数三辈也没有一个有音乐天赋的,但等你上了大学,只要你还想,一定鼓励支持你去学。虽然日后你成为音乐家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因为那是你喜欢的,能使你快乐的,就一定能引领你走进更广阔的的世界,领略更多更奇妙的人生感受!
你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喜欢听音乐,看电影,追美剧,看纪录片,尤其喜欢看原声电影。你后来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也得益于打小看电影培养的听力和语感。你看电影喜欢分体系,做研究,从导演、演员,到音乐、题材、剧情、技术,都有自己独到的总结和分析,连我这所谓从事影视工作的半专业人士,很多时候都要向你讨教。看着你一本正经地看完黑白版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直说“经典”的时候,我对你的审美还真有些不懂,你不会是个假的00后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