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慢性心力衰竭的膳食营养管理策略

慢性心力衰竭的膳食营养管理策略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应按照临床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营养治疗。同时应监测使用利尿剂者镁的缺乏问题,并给予治疗。摄入较多的膳食叶酸和B族维生素,与心力衰竭及脑卒中死亡风险降低有关,同时有可能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

慢性心力衰竭的膳食营养管理策略

1.适当的能量·既要控制体重增长,又要防止心脏疾病相关营养不良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能量需求取决于目前的干体重(无水肿情况下的体重)、活动受限程度以及心力衰竭的程度,一般给予25~30 kcal/kg理想体重。

2.对于活动受限的超重和肥胖患者·必须减重以达到一个适当体重,以免增加心肌负荷,因此,对于肥胖患者,低能量平衡饮食(1 000~1 200 kcal/d)可以减少心脏负荷,有利于减轻体重,并确保患者没有营养不良。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应按照临床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营养治疗。

3.防止心脏疾病恶病质发生·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增加能量消耗10%~20%,且面临疾病原因导致进食受限,约40%的患者面临营养不良的风险。根据营养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进行积极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4.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水钠潴留和血钠水平,适当限钠,给予不超过3 g盐的限钠膳食。若使用利尿剂者,则适当放宽。由于摄入不足、丢失增加或利尿剂治疗等可出现低钾血症,应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同时应监测使用利尿剂者镁的缺乏问题,并给予治疗。如因肾功能减退,出现高钾、高镁血症,则应选择含钾、镁低的食物。另外,给予适量的钙补充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有积极的意义。

5.注意水钠潴留·心力衰竭时水潴留继发于钠潴留,在限钠的同时多数无须严格限制液体量。但考虑过多液体量可加重循环负担,故主张成人液体量为每日1 000~1 500ml,包括饮食摄入量和输液量。产能营养物质的体积越小越好,肠内营养管饲的液体配方应达到1.5~2.0 kcal/ml的高能量密度。

6.低脂膳食,给予足够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用富含n-3脂肪酸的鱼类和鱼油可以降低高TG水平,预防房颤,甚至有可能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建议每天从海鱼或者鱼油补充剂中摄入1 g n-3脂肪酸。(www.daowen.com)

7.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2/3以上。

8.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由于饮食摄入受限、使用强效利尿剂以及高年龄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B族维生素缺乏的风险。摄入较多的膳食叶酸和B族维生素,与心力衰竭及脑卒中死亡风险降低有关,同时有可能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

9.少食多餐细软·食物应以软、烂、细为主,易于消化。

10.戒烟、戒酒·控制烟、酒摄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