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堂中问题行为的健康处理方法

课堂中问题行为的健康处理方法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对于课堂上产生的问题行为,教师要采用健康的处置方式,消除和化解那些少数具有反抗意识和不尊重教师的学生对课堂和教师的偏差误解。学生能在课堂上做他们该做的事,这些事指教师为他们安排设计的活动,或经由教师许可后做的其他活动。他们也控制自己不受他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沉静安稳的状态。如果学生都知道该如何与同学相处,与别人合作,相互之间关心帮助和鼓励,课堂的健康氛围会保持下去。

课堂中问题行为的健康处理方法

每一位教师都渴望着自己的教学课堂充满了秩序、节奏与生气。而大部分学生也希望在教室里能如沐春风,在安静愉快的教育环境中承受教育的雨露,并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宁静氛围中持续保持听课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然而一堂失去纪律和秩序的课会让教师产生挫折感,让学生变得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安静听课。我国有关研究发现,普通中小学,教师在讲课时,50%以上的注意力要用来维持课堂纪律,在重点学校,教师也要用不低于30%的注意力来维持课堂纪律。据统计,教师厌教的主要原因是在维持课堂纪律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消极性情感,使用了大量命令性语言。例如绝大多数教师遇到乱糟糟的场景时,会扯起喉咙大叫:“安静!”“不要讲话!”“坐下!”⋯⋯这样的师生交流长期下去,会慢慢磨灭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也日渐减损学生对上学的热情。[1]

对于课堂上产生的问题行为,教师要采用健康的处置方式,消除和化解那些少数具有反抗意识和不尊重教师的学生对课堂和教师的偏差误解。

一、常规秩序的作用

(一)健康课堂拥有三个主要特征

1.学生能专注于课堂活动。

学生能在课堂上做他们该做的事,这些事指教师为他们安排设计的活动,或经由教师许可后做的其他活动。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学习和练习活动,使学生不再随意走动或干扰其他同学。很明显,学生专注于课堂活动时间的长短反映出他们学习效率的高低。能长时间专心于课堂活动的学生是不会或很少出现不良行为,很少会给老师制造麻烦。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健康的课堂,即使教师不在,学生也能做该做的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能做教师交待的作业,自我约束,不扰乱班级秩序,遵守纪律。能自我约束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控制自己生气或兴奋的情绪,不做喧哗、敌意、攻击他人的行为。他们也控制自己不受他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沉静安稳的状态。

3.人际关系良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的道理,学生和教师也需要彼此支持和帮助。如果学生都知道该如何与同学相处,与别人合作,相互之间关心帮助和鼓励,课堂的健康氛围会保持下去。

以上健康课堂的现象是常规秩序实行得好所起的作用,然而现实中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每所学校都有一套具有教育价值的课堂规则被执行,这种执行往往给教育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当教师必须应付那些吵闹、不守秩序、没礼貌、不诚实、不尊重他人的学生,而且这些行为妨碍了课堂教学时,教师的压力和苦恼便由此而生。

(二)课堂常规秩序的正效应

建立课堂秩序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

1.促进学习。

人类具有强大的学习潜能,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及环境下学习。但是学校的学习需要学生非常专心,一个没有课堂常规秩序的教室是不能提供专心学习的良好环境的。学习环境的嘈杂使学生无法专心学习,尤其是那些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学生会变得极烦躁,不愿动脑筋去思考问题。

2.增加社会化。

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指的是他学习和适应所属社会团体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的过程,也包括学会一些增进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技巧。课堂秩序包括同学之间怎样增强友谊,相互关怀、帮助、支持和赞赏。有了常规秩序,学生便可身体力行地执行、学会人际良好的交往。

3.培育民主精神。

在现代社会,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使社会享有自由和繁荣,赋予每个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当然,民主也要求每个人遵守法律和规则。学校是培育民主的良好场所,让学生形成平等、意见交流、进取心、责任感、领导、服从以及为团体而努力等民主的性格。课堂秩序有助于使个人在团体规范之下更卓越,这就是民主的精神。

4.满足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需要一些纪律才会感到安宁、幸福。即使是滑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也表示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立下规矩,并督促他们严格执行。他们需要获得温暖、同情、了解和支持,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非标准。课堂秩序正是借助合理规则的实行来教会学生是非标准,学生知道了明确的规范,危险事件才会因此减少;学生之间由于有了相扶持的共识而产生了安全感。即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需求,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有不能逾越的界限。大家必须明白正因为某些人关心着我们,所以我们要有分寸,教室秩序的规定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帮助。

5.增强学习乐趣。

教室的秩序要求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感觉吗?似乎有点不可能。毕竟当人被强迫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时,很难感到快乐。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心理需求时一样,心理学家还做了有关人的本性的有趣实验,实验中大多数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需要别人强迫他们去做他们其实很想做的事情。例如:

在众人面前弹一手好钢琴会受到热烈赞扬而令人愉快,但是人通常不能主动去用足够的时间练琴,必须有人强迫,然后才能获得因弹得一手好钢琴而带来的愉悦。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漂亮的外语,大家会去报名学习,开始时劲头很足,便随着时间推移,热度下降,并找借口不去上课,除非有人强制性规定并有惩罚执行。一旦拥有了很强的外语能力,人人都会引以为自豪的。

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教室的秩序如何会带来快乐。因教室秩序严格可以带来快乐的矛盾在于:由于提高了能力及自我引导能力而获得的较大自由,往往是教室秩序规定限制自由所产生的结果;我们之所以能按所欣赏的方式活动,是因为我们被强迫依自己所当行而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有时是需要他人强迫的;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有时需要旁人的鞭策和督促。

话说到此,也许大家都会同意学校中不能缺少教室的秩序,也知道这种秩序具有教育价值,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师依然对自己的课堂纪律感到头疼。其中原因有许多,但主要两点:一是现在的学生生长在一个强调自由与民主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不愿意顺从权威;二是教师拿不出一套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室秩序实施的具体方案,所以有负面效应存在。

(三)课堂常规秩序的负效应

除了上述强迫人去学人想学的东西及成为想成为的人的需求矛盾之外,还有三种人类的通性是造成课堂秩序难以维持的原因:

1.人会抗拒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

不管教师的出发点有多好,教育目标是多么冠冕堂皇,最后所获报酬多么丰厚,甚至所要求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打球、看小说、唱歌跳舞等,只要是别人要自己做的,自己就不会乐意去做。教室的秩序必须强迫学生做某些事情并依某些方式行事,虽然人人都知道这些纪律很重要,但因其具有强迫性,自然会引起抗拒心理。

2.每个人的价值观、需求、兴趣和能力都是有差异的。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这会影响到他们对权威的看法。这些差异使得不论采用何种课堂常规秩序都不能使每位学生满意,教室秩序更无法像学生一样个别化。每一个学生都希望教师能一视同仁,他们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人受到特别的关注、喜爱或者违规后不受惩罚。他们不会关注别人的特殊需要,希望每个人都接受同样的待遇,当然除非是他们自己接受了特殊待遇。

3.心理上的断奶期。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会对成年人的看法和态度起变化。他们崇拜英雄人物,感情丰富强烈。在这个时期,学生似乎发展出一种对立的性格:一方面他们表现出尊重成年人,羡慕成年人,依赖他们,模仿他们,另一方面又拒绝成年人,蔑视他们的价值观,企图摆脱他们的控制,否定他们,从而常常使成年人大失所望。这种矛盾心理反映在课堂上就出现因教室秩序是成年人制定并执行的,学生便对两者一并加以拒绝。有些学生是背地里抗拒,有些学生则是全然反抗,但大多数学生还是遵守纪律的,有的乐意遵守,有的勉强遵守,少数人则熟视无睹。

虽然这三种人类通性会造成一定的课堂秩序问题,但也不必过分担忧,这些自然现象会逐渐转变的。就学生而言,作为班级一员,他们需要而且也希望获得秩序、安全及公平,这些只有课堂常规秩序才能带给他们。

二、课堂问题行为诊断

无论学生在课堂做什么,也不管这种行为显得怎样的怪异、奇特,他总是出于某种原因才去做这件事的,他所做的事总是为了表现某些东西。当然要完全弄明白这些行为的含义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以至我们不得不向心理咨询人员求助。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做某件事时,是为了使事情变得更好,是为了自己从行动中得到乐趣。教师常常不能理解学生行为的目的,因为教师仅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角度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判断,这也就造成了师生的课堂冲突。了解学生的需要是理解学生行为的前提条件,在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1.诊断性思考。(www.daowen.com)

包括第一预感、搜集事实、隐藏因素、具体行动及保持弹性。具体做法:当课堂上出现不良事件时,教师要能很自然地出现一种对其潜在原因的第一预感。预感不是来自对特殊现象的分析,而是单纯地对事件本身的平常感觉。随即教师要开始搜集已发生的事实:有没有学生吵架?有没有学生在打架?教室里的东西是否被打破?⋯⋯针对搜集的事实分析隐藏因素,作出正确判断。这里的隐藏因素是指发生事件的学生背景,对学生心理、道德发展的了解,或对先前导火线的了解,等等。

当确信认清了已发生的事件、动机及隐藏因素后,可以采取具体行动。提出一个对策,然后看它能不能发生作用,因为这一对策有可能灵验管用,也有可能失效,根据实行的结果,教师再修正应对策略。当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出现时,教师在采取应对行为之前,要迅速地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这些不良行为的动机是什么?班级其他同学的反应如何?这些不良行为与师生关系的互动状况关系如何?当纠正行为的语言下达时,学生可能会有什么反应?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教师确定两件事情:一是这位老师对发生的事情掌握得相当清楚;二是他清楚他所选择的方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产生怎样的正面影响。教师借助这样的诊断性思考,可以领悟到心理力量对教室班级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到有效管理。

2.对行为目的的理解。

据国外资料介绍,学生在校的不良行为的目的可归纳成几条:寻找归属感、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寻求被重视的感觉、体验公平、逃避压力与恐惧情景的需要。

学生极度需要归属感,他们通过参与来获得这种在集体中的归属感。自我感觉良好且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能找到积极正确的方法表现自己,他们喜欢合作参与,为集体工作,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然而对于一个出于某些原因遇到挫折的学生,他可能会感到被排斥或轻视,因而不再注重参与集体活动,而试图在集体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学生往往会改变自己原来的行为以重新适应周围的环境,不管是好的或坏的行为,总之,要找到这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强烈的归属感。

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寻求被重视的感觉又可简称为寻求权力。寻求权力的学生觉得要想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成人作对。他们典型的想法就是:如果你不让我做我想做的事,你就是不承认我这个人!这种对权力的需要通过争辩反驳、说谎、发脾气和攻击方式表现出来。当这类学生使教师不得不应战时,他们就感到赢了,因为他们在乎的是让老师卷进来,至于自己实际能够得到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哪怕是严厉的惩罚也无所谓。如果他们在权力战斗中输得很惨,就会转变到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寻求报复。

体验公平本来没错,但当学生处于失败境地,遭到集体的抛弃和来自教师和父母的惩罚时,这种公平的体验就以寻求报复的形式出现。学生会形成这样的错误目标:只要我有力量伤害别人,我就会变得重要。事实上他们往往是通过伤害别人来补偿自己受伤的心灵。由于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受惩罚的准备,他们显得恶形恶状、残暴凶狠。他们看上去惹的麻烦越大,自己觉得越光荣自豪,并认为自己得到的胜利也越大。其实在虚张声势的勇气之下,学生自己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挫折感,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完全不可爱,这些感觉会使他们退缩到逃避压力和恐惧的地步,表现出无能。

到了这一步,学生会觉得自己是无能之极,完全是个失败者,再也不愿意去做新的尝试改变自己的不良形象了。他们会退出任何增加失败感的情景和任务,以保留自己残存的一些孤傲和自尊。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别人相信我是无能的、没用的,就不会再来管我了。这类学生通常会“装聋作哑”,对教室里的各种活动他们毫无兴趣,非常被动,甚至拒绝参加。他们不喜欢与其他人有任何互动,教师和其他学生很难使他们有迅速的改变和进步。

三、教师的健康处置方式

为了建设健康课堂,教师需要花费巨大的心血和精力,还需要有相当的经验积累。在本节我们向老师们推荐和介绍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是由教育心理学家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

(一)错误目的的应对策略

前面叙述了学生不良行为的四种错误目的,那么怎样辨别出哪种和怎样应对每种错误目的呢?

1.学生错误目的的确认。

首先,可以以教师本人对不良行为的反应进行确认:教师感到烦恼,说明学生是为了寻求归宿感;教师觉得受到了威胁,说明学生是为了寻求权力;教师感到受到了伤害,说明学生是为了寻求报复;教师觉得学生总是无积极反响,说明学生表现出无能倾向。其次,可以观察学生对于纠正其行为的反应作出确认。当学生停止了不良行为而后又反复出现,表明他是为了获得注意和归属感;当学生拒绝停止或增加不良行为时,表明他是为寻求权力;当学生变得凶暴或敌视时,表明他是为了寻求报复;当学生拒绝合作、参与或互动时,表明他已经处于无能状态。这就是前面介绍的目标导向理论的运用。

2.应对错误目的。

对待第一种错误目的,应拒绝给予注意或帮助,而是在学生没有要求注意时给予他注意(特别是他们表现出良好行为时)。当有些行为已经影响了上课时,可以不动声色地客观描述一下学生的行为,如“我看见你在东张西望”,也可以直接当面质询学生的错误目的:“你想在这一节课里要我注意你多少次?10次够吗?”然后学生行为一有偏差时,“某某,第一次,第二次”,等等。平时要鼓励学生以正确的行为获得注意,让学生懂得学习的自我满足功能也是很重要的。

对待第二种错误目的策略有不主动扮演权威人物卷入权力斗争。公开向全班宣布:“我知道有人需要权力,是否要让全班同学停止正常的学习活动来等待捣乱活动的停止呢!?”让违规的学生不仅与教师冲突,而且也与全班同学为敌。还可以想办法让学生的野心改变方向,如老师可把学生叫到一边说:“刚才你的行为表现很没有君子风度,大家都很尊重你的,你认为你能做得更好些吗?”或者让违规学生自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等于暗示他们实际上已经拥有权力了;如果学生提不出建议,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供他们选用。这个策略的关键是教师主动放弃做权威人物,反而会减弱学生的气焰,因为退出争斗的教师会使学生寻求权力的行为无疾而终。

对待第三种错误目的的方法有点难度,因为教师与想寻求报复的学生沟通似乎比较困难,因为这类学生已经伤害了自己,所以觉得伤害别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他们此时最需要的还是了解和接纳。较好的做法是选出一位威信较高的同学和他建立友谊,并协助他发展建设性行为;塑造情景,使想报复的学生有机会展示才华和长处,让舆论变得对他有利;暗示违规学生再这样下去会让所有的人都讨厌他,说服全班同学一起帮助关心这位同学。

对待第四种错误目的,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他们的主要想法,因为这类学生往往心里已有各种想法导致他们“装聋作哑”:是不是野心太大,觉得不能成为最好的,就不再作任何努力了?是不是竞争心太强,觉得无法与别人做得一样好,就想从任何要作比较的情景中退出?是不是处于太大压力之下,无法达成他人的期望,从而拒绝任何想成功的努力?等等。要转变这类学生是较为长期、细致的工作,但教师不应该放弃这些学生。最重要的是他们哪怕能付出的是最微小的努力,教师也应该敏锐地注意到,并给予鼓励和支持。鼓励和支持的重点是他们的努力,而并非仅强调成就。

(二)健康处置技术

这里强调的一点是,无论采取哪一种健康的处置技术,教师的心中都要充分信任每位学生,善于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

1.支持自我控制。

大多数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希望自己行为端正,举止适宜,从而赢得老师的赞许。大多数学生犯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自讨苦吃,而是缘于自我失控。在这种情形下,最佳的处置技术就是帮助学生找回控制自己的能力。支持自我控制的技术就是协助学生帮助自己。当教师发现学生处于自我失控的边缘时是使用这种方法的最好时机。支持自我控制的方式有两种:

·传达信息。方法是让教师表达对学生不赞同的信息。如使用眼神的接触、蹙额皱眉、摇头等。这在纪律问题刚刚发生时最有效。

·接近控制。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就是教师靠近违规行为学生的身边,传达出老师很在意他,很想帮助他的信息。一种让学生察觉他失控的方法是展现教师的幽默,这种幽默必须是善意又温和的,教师要面带微笑。“视而不见”也是一种很有用的支持性技术,尤其是在学生试探或考验教师的反应的时候。不过有的时候其他学生发现老师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也会学其样,其他的不良行为会趁机死灰复燃。故而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对不良行为的忽视是用心良苦,否则会被学生解释成优柔寡断。

支持自我控制技术在学生问题出现的早期使用较好,这些方法避开惩罚,而且让学生有机会去控制自己的行为。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在问题行为轻微时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时效果显著,但如果支持性技术不能将教师的正确信息传达,则要运用其他方法了。

2.提供情景的协助。

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强烈到自己无法控制的程度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回归常轨,就可使用提供情景的协助技术。具体办法有:

·跨越障碍。例如老师布置一项作业,张明同学没听清楚或因注意力不集中没听到,他回头去问别的同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要帮助他跨越障碍就行了,不必因他讲话、不做功课而责备他。

·调整进度。比如课间操休息时间学生刚经历了一场令人兴奋的竞赛活动,这时要让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学数学新内容总是困难的,只需要把进度调整一下,让学生稍稍平静一下再继续学习。当学生的问题是因为坐立不安或开小差,教师必须确认原因在哪里——也许是学生坐得太久,或是短时间内进行了剧烈的活动,教师不妨调整一下进度,休息轻松一会儿,换个活动或教学进度变动都行。

·固定进度。缺乏固定的进度常常会让学生搞不清楚在什么时间学什么东西,进度一旦固定就可以增加教学的稳定性与课堂秩序的可预测性。如果有一个学生突然失去控制,也就乱了其他学生,教师可以考虑处置他。比如小军在座位上乱动,不能安静听课,教师拉着他的手站到教室后面的墙前,告诉他“当你决定好了坐着听讲时,才可以回到你的座位上”。这种技术是用一种非惩处的方式来执行的。教师必须强调只要学生什么时候能自我控制,什么时候就可以结束“放逐状态”。

3.现实评估。

现实评估是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不合宜的,为什么,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以及不这么做的话有哪些替代的权宜措施。使用现实评估需要教师给出评语,一般学生对评语会有积极的反应,教师要尽量地鼓舞士气。评语是用以激励斗志、促使学生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的,而不是用来落井下石、讥讽学生的。教师切忌用评语来攻击学生的人格,羞辱或损伤其形象和自尊心。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攻击性的。评估现实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情况发生的内在原因,反省自己,忖度他人,因而能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

4.“痛—快原则”。

如果以上的处置技术——支持自我控制、提供情境协助、现实评估——都派上用场了,可学生的不良行为仍然存在,则可使用“痛—快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痛苦”的成分要多于“快乐”。但“痛苦”的意思并不等于“粗暴的惩罚”,而是指一种不愉快的结果。反之,“快乐”意思是指“愉快的结果”。在此有必要对“惩罚”与“愉快的结果”再作概念上的区分。惩罚——当学生失去自制力,有时必须诉诸惩罚。惩罚包括有计划的、不愉快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让行为归于正确的方向。惩罚不能是身体上的,也不能是突显教师自我失控的愤懑的行为。惩罚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开倒车,也不能只是为了“煞煞他的威风,给他一点颜色看看”。相反,惩罚是要他们为破坏规则作出补偿,纠正错误的行为。即便施予惩罚,教师也要尽量尝试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真心地喜欢学生而且想要帮助他们。教师有责任让学生认识惩罚是不良行为的一种自然而且可以理解的结果。惩罚必须是教师其他方法都失效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慎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施予惩罚时会产生许多后遗症,例如,惩罚会被视为报复或教师缓解紧张的手段,学生会利用惩罚在同伴之间建立殉生者的地位,惩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不良示范。

对待被惩罚的学生,事后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真切地感到教师是爱他们的,会全力支持他们最棒的行为的。

[1] 唐思群等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14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