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科技馆:创新发展引领者

广西科技馆:创新发展引领者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科技馆(老馆)是国内建设较早的西部六个少数民族省(区)科技馆之一,也是广西第一座科技馆。广西科技馆作为省级核心场馆,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推进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初步形成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五位一体”的具有广西特点的科技馆科普体系建设。

广西科技馆:创新发展引领者

广西科技馆(老馆)是国内建设较早的西部六个少数民族省(区)科技馆之一,也是广西第一座科技馆。广西科技馆新馆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重点献礼项目,于2008年12月5日正式建成开馆,以“探索·科技·创新”为主题,设有常设科普展厅、临时展厅、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高科技影院、学术交流等主要功能。

广西科技馆作为省级核心场馆,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推进科技馆事业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初步形成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五位一体”的具有广西特点的科技馆科普体系建设。

本土文化是多方面组成的,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以及地域性的特点。在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广西特点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广西科技馆深挖家乡本土文化,善用身边教育资源,将本土文化与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相渗透,结合广西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等因素,先后启动了科普展教服务、展区展品更新改造、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及组织开展科普品牌活动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育活动

广西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为了让本地的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突出科技教育活动的区域性,广西科技馆从苗族文化中的蜡染制作工艺艺术入手,将民族蜡染制作工艺结合我馆的科技教育活动,研发适合青少年体验和推广的科普资源包。

2012年4月,馆研发的《民族蜡染》、《再生纸》等多套资源包被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命名为“科普活动体验箱”,纳入“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回展出的内容,向全国推广[4]

(二)科普剧

巴马世界长寿之乡,对于巴马这一地方特色资源,许多人包括广西本地的不少群众对于巴马的认识较粗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人盲目到当地长年定居、到巴马母亲河盘阳河水源头洗头沐浴等现象。为此,广西科技馆结合巴马当地本土文化资源,不但开发了专题讲解《巴马神话之谜》,从饮食环境、水源、心态等各方面介绍巴马长寿的原因,揭开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更是此基础上,创作出适合青少年观看和参与的科普剧《噢!巴马》,并由广西科技馆小小志愿者来担任剧目演员。(www.daowen.com)

(三)节庆活动

广西科技馆注重将巡展与当地重要活动及民族节庆相结合,打造一个以流动科技馆为平台,以县(市)科技活动和重要节日为辐射点的科学教育活动品牌。如将流动科技馆巡展与田东芒果艺术节、岑溪市青少年科学节、金秀旅游节等结合同步开展,注重融入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既有效节约组织成本,又能产生活动集群效应,很好地聚揽人气,提高流动科技馆的宣传效果。

【注释】

[1]“科技馆体系下科普大篷车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科技馆体系下科普大篷车发展对策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科技馆,2017:292-320.

[2]刘盈.科学传播活动何以创新——以浙江省科技馆科学+活动为例[C].安徽:安徽省科学技术馆,2014:179-184.

[3]冯庆华,张维.科技馆拓展性科普教育活动开发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科技馆“AST Space”为例[J].科普研究,2016,(2):65-71.

[4]韦丹婷.浅析如何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以广西科技馆为例[C].哈尔滨:中国科普研究所,2014:387-3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